去年拍的,剪接安排上還是有些不完美的地方,各位加減看吧

文章關鍵字
建議剪接時,可以把節奏弄快點,大概的作法如下:
1. 每個 cut 的片段可以裁短一點,對同一主題作遠中近的片段的拍攝,再作結合。
2. 結合不同 Arc 運鏡成一個片段,第一個繞到星巴克的 Arc 拍的不錯,如果有更多的 Arc 運鏡,建議可以結合在一起。
比方一個片段左方0度到90度,是從星巴克左方拍攝,一直拍到星巴克的大門正面,然後接另一個地點的 Arc ,從90度到180度,是碼頭的中間開始拍到碼頭右方,這是舉例啦,合併的目的,是為了節省片段時間,增加緊湊感。
3. 在1:24那一段 Dolly Out 很棒,建議可以作為片尾。
4. 在 1:54 的水平向左的 Arc 也拍的很棒,把老樹走道的那條路的長度給延展出來了,不簡單。
5. 建議剪接時,可以結合軟體的Zoon In/Out來為影片增加一些焦段的豐富感。
6. 如果結合地面上的拍攝畫面,會讓影片增加更多立體感,很多拍攝影片的手法中,都會先遠中近去拍攝,先是空拍,再是陸地的景,這樣結合起來,看起來會很有立體感。
7. 分區介紹也許不錯,再加上一些小字幕作介紹,可以讓影片增加資訊性。
8. 在3:58看到了您拍攝船上的人走出去,這個超棒的,也讓觀賞者對於遊客和老街,有了互動和生命力的感覺。
很多朋友分享都拍很棒,就是剪輯不容易。二樓講解還真是強!!!
每個人看的感覺都不一樣,FB那邊反應是光線太暗無法凸顯老街的樣子,其實是要分好幾天拍同一時段,我起飛的那個時間是最好的時段,但是那段時間很短不超過15分鐘,我想說繼續拍夜景時間上就能完整交代

再來是我個人剪接習慣,我是去年一月底買空拍機才開始剪接影片,我很不習慣去剪突然跳場景又跳回來的影片,覺得很不連貫,因為電影不常用這種手法,很容易造成不連戲的狀況,這也是電影劇組裡面有場記這個人,就是要記錄當日拍的最後一場的幾乎所有狀況,隔天拍才能還原回去

我是都靠直覺剪片,完全沒學過剪接,電影怎麼剪就那樣剪,剪久了就變成反射動作

其實這段剛剪出來覺得OK,但是事後看有個問題,渡輪場景太多了

再來就是空拍的大問題,我是要訓練自己全部都用空拍機用空拍手法拍全部影片,空拍大多是拍景,風景這種題材其實沒太多的藝術價值,就是好看,但是要把單調的景弄出前中後其實不容易,尤其是像我這樣堅持所有片段都是空拍的狀況。老實說我看電影或是廣告那種空拍畫面其實這邊很多人都拍得出來,沒啥了不起的,除非是拍拉力賽那種,但是那種就要限定器材和人員,要inspire那種機型還要兩人操作,不然就等著墜機,用phantom和mavic就不好拍出那種畫面,因為PAN是靠機體,運鏡穩定性差很多,風大一點更難控制,最好的還是直升機上外罩來拍,雲台才不用對抗強風

還是要大家一起討論才好

RAIL wrote:
2. 結合不同 Arc 運鏡成一個片段,第一個繞到星巴克的 Arc 拍的不錯,如果有更多的 Arc 運鏡,建議可以結合在一起。
比方一個片段左方0度到90度,是從星巴克左方拍攝,一直拍到星巴克的大門正面,然後接另一個地點的 Arc ,從90度到180度,是碼頭的中間開始拍到碼頭右方,這是舉例啦,合併的目的,是為了節省片段時間,增加緊湊感。


這個我有另外一支拍蘭陽博物館的,就是類似這樣的安排,我上傳YOUTUBE後再來看看討論一下

空拍畫面要不單調就要拍好幾個CUT,電池是個問題,景太單調附近沒其他可用素材來補充也是個問題
時下愈來愈多人類對空拍機是不友善的。
是我,我就避開靠近人類低空飛。供參考之~

xuguo727 wrote:
時下愈來愈多人類對空拍機是不友善的。
是我,我就避開靠近人類低空飛。供參考之~


這是真的,飛到屋頂正上方20幾公尺高拍照也在哇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