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Y 上市後,台灣市售純電休旅規格大對決

轉載Technews


Model Y 上市後,台灣市售純電休旅規格大對決
台灣特斯拉上週正式開賣純電休旅 Model Y 之後,巨幅衝擊了台灣電動車市場,以目前台灣市售純電休旅車來說,Model Y 的定位在哪?為何引起眾人瘋狂下單呢?透過這個比較表,讓你一眼看出差異。

相較於全世界電動車市場,台灣能夠選擇的純電車款還是稍微少了一些,但以目前市售車款來看,已經足夠讓車主陷入選擇障礙。如果你正打算購入電動休旅車,不妨先看看我們的綜合比較。廢話不多說,上表格:


Model Y 上市後,台灣市售純電休旅規格大對決

為了讓表格簡單易理解,我們並未列上所有市售車型與車款,而是以銷量和討論度為基礎選擇了以上六款車型進行比較。未入列的車款和原因包含 Subaru Solterra(bZ4X 雙生車)、Jaguar I-pace(原廠未設置快充)、Volvo XC40 Recharge(軸距與行李箱偏小)、Audi e-tron(與 BMW iX 規格相近)、Peugeot e-2008(車型偏小、續航太低)。如果這些未入選的原因,都不在你購車的考量內,或許這些車款也可以納入你的選項。

如果有意選購「性能版」的車主,基本上就是把售價增加 10~15%,續航縮短 20 公里左右,零百加速減少 1.5 秒左右,就差不多了。

關於所謂「真實續航力」,其實是針對車輛在不同溫度、不同車速下的綜合測試結果,以我們目前的經驗來看,這個數據非常貼近車主在台灣的使用狀況。但車輛的續航,依然會受到當下的天氣,以及車主的駕駛習慣而變化。

舉一個極端的例子,續航表現最好的 Model Y,如果車主是一位天選之人,能夠以全程均速每小時 120 公里以上行進,那實際可以跑的里程肯定會低於 435 公里,因為標準的高速公路測試速度,只有每小時 110 公里。

行李箱容量我們選用的是「後座無傾倒」的容量,也就是最常見的情境,而且是前後行李箱分開計算,讓車主可以更仔細的評估車室內空間運用方式。

另外要注意,Hyundai IONIQ 5 是從 2023 年式開始,才提供 V2L 車內供電,2022 年式沒有這個超方便功能。V2L 就是 110V 插座,這兩款車在後座中央,以及車輛充電孔旁,都各提供了一個插座,車主可以使用吹風機、電磁爐等各種家用電器,非常方便。

表列的所有車輛都具備 Level 2 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各家軟體的表現則各有千秋,但特斯拉無庸置疑具備最好的輔助駕駛功能和車上娛樂。

可能是全世界銷量最好的車
最後提供一些編輯個人的乘車體驗,Model Y 在車室空間、動力性能以及車載軟體部分,可以說是碾壓其他對手,在台灣也具備最普及的超級充電站,加上這個價格,難怪會吸引大批訂單。但是以乘坐舒適度來說,BMW iX 的內裝極為細膩,Benz EQB 則小輸 iX 一些。

現代與起亞的電動 SUV,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到位,雖然都不是最佳,卻是最全能,加上 V2L 這個超方便配備,也不難理解為何銷售如此火熱。

如果你只是想要換電動車,卻又不想要適應電動車的駕駛感,那 Toyota bZ4X 和賓士 EQB 可能更適合你。bZ4X 基本上就跟 RAV4 相同,EQB 則是 GLB 的雙胞胎,在驅動設定上,也更讓你感受不到電動車的特性,而是可以無痛轉換。當然,從規格上就看得出來,這種「油改電」的設計,必然有所犧牲。

最後,目前在全世界需求很高,但尚未登陸台灣的純電休旅,除去中國車廠以外,還有福斯 ID.4、福特 Mustang Mach-E、Rivian R1S、Skoda Enyaq,未來如果這些車款也引進,那麼車主選擇就更多更燒腦了。


轉載Technews
原來Y的前+後行李箱大這麼多

這才是休旅該有的空間表現麻

隱藏版優點好像很少被提到
model Y LR馬力514匹?
RMAN wrote:
model Y LR馬力514匹?


根據EV database,的確是514ps


別大對決了,都沒幾台車能選還大對決。

就算把韓系跨界兩兄弟算上,台灣產品力正常的「休旅車」就4台,bZ4X跟EQB,產品力落後4年。

如果把層峰消費者才會買的iX,以及嚴格來說不算SUV的2台韓系去掉,台灣能買的正經SUV純電其實只有Model Y。

如果不限車身形狀,只看產品力買,能選的就是2台韓系+2台特斯拉。
howardhou
howardhou
ABclub wrote:
根據EV database...(恕刪)


應該不太可能吧
MODEL 3 Performance 450匹
0-100 就已經3.3秒
就算Y車重重一點
也不會540匹才5秒吧...
Barat
誰和你說5s的是performance了?
chenchu0322
自己看一下樓主5F貼的表格吧!0-100 5s,540匹,我也沒MY Performance 5S好嗎?我是說540匹不可能才5秒..
說好不提BZ4X的,怎麼又cue出來了呢
特點真是一絕,別再說啦
howardhou
cue出來好襯托出MY的優啊~[大笑][大笑][大笑]
Y的對手只有RAV4,其他人爭甚麼呢?
錯誤資料表
bz4x 續航是626喔 ....
hbh608
實際當然是不含頭[大笑]
cyberforce
T牌無敵,永遠的626 ....
tim2580 wrote:
Y的對手只有RAV4(恕刪)


我倒覺得韓國的IONIQ 5比Model Y更像SUV。
比如超長的3公尺軸距,車內及車外的V2L,
十二向可加熱可通風的全躺式無重力附小腿墊的雙前座椅,
可後退的中島,
可後退後躺的後排座椅,可前推加大後行李箱的後排座椅,正經八百的B柱後出風口。
輪框20吋, 配備米奇林頂級電車專用胎,
有自動遮陽簾的全景天窗,64色氣氛燈,環景影像,電動自彈門把,BOSS音響,擾流尾翼, 族繁不及備載。
重點是P版也比MY LR便宜20萬,選色不用加錢。

20萬代表什麼? 代表IONIQ5 P與MY相比,可以免費跑20萬公里。

當然,馬力與軟體比不過MY LR。雖然馬力不如,但也有325匹, 足夠用了, 稅金又低。
當然,該死的英文介面是一大敗筆,不過,對我來說,看起來反更直覺些。
哈~我是有點老王買瓜,自買自誇,得罪了。
MY的對手的確只有RAV4,IONIQ 5 不把MY視為對手,也可解釋成IONIQ 5不是MY的對手。

一定會有特粉說,你為何不滾回現代版,
原因是現代版的人都太溫順,幾巴掌打不出個屁,激不起漣漪,
但特版就不同了,到處殺氣騰騰,活力十足,只要手抬起來,就有一堆人湊過,有意思多了。

還有一件事想起來就很好笑,
以後大街上跑的MY非黑即白, MY組成一個無彩色的世界。
這個笑話好不好笑?
pachiinko224
如果現代沒把IONIQ5閹割,我不會選Y,只能說好車遇到爛代理,第一批拔V2L,第2批裝回去要加價但還是沒HUD和中文介面,第三批會不會再裝回一些東西或加價就只能等著看了。
AS99999
怎不說,組裝品質,後座那個可悲程度..特斯拉 後座 根本做小板凳之前去看 3的時候,簡直可悲組裝品質,質感 連 國產車 都不如德國進來不知道會不會好一點3直接 我秒打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