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對Tesla Model S課徵高排廢污染稅


Han-Tung Li wrote:
油電車的問題不在於行駛中,而在於製造過程的碳排超過傳統車,所以根據這篇文章油電車只要開的里程夠長(例如25萬公里),
應該就會比傳統汽車碳排量低很多了。
http://science.howstuffworks.com/science-vs-myth/everyday-myths/does-hybrid-car-production-waste-offset-hybrid-benefits.htm


很多油電車擁護者一直避談這件事情,甚至根本不知道,他們通常會說開起來比較省油,就是碳足跡比較低,或是製造的時候已經使用環保製程,所以比燃油車環保,但其實燃油車也可能使用同樣的環保製程。目前不管電能車或是油電車都有電池製造不夠環保的問題,可能真的要等到氫能車,而且是使用環保製程製造的氫儲存設備車款才是真正低污染。

mega wrote:
思考一下,丟一樣噸位的垃圾
一種是隨意亂丟
一種是集中處理
那一種比較環保


排出的是氣體,最後都是到處飄

blhsing wrote:
總算有個政府明白大...(恕刪)


這符合我先前推測的理論 !!

一些人在說 hybrid 多環保 ,可是以 " 總生產過程中的耗能 & CO2 " 計算 ,那顆大電池生產所帶來的耗能及後續材料

處理/報廢 的污染 ,我想遠大於一般人的想像 !!!

哪裡環保 ???

壓力鍋 wrote:
現在電廠的二氧化碳有經過處理嗎?

好幾年前就有人在研究把發電廠的二氧化碳埋入地底,看是直接打到地下水層、油氣田、海底,還是用化學反應礦化封存。

台電的話預計2017年開始在苗栗試存一萬頓,不過我想地方應該會很反彈,或是想趁機凹一堆補助吧。
看到這文章,想到前陣子的咖啡膠囊事件。
不要以為看不到,就沒有發生!

能量,是守衡的。
除非來自太陽能或風力之類的,
不然電能本來就是有汙染問題的。

即便是太陽,風力,都不敢說很大聲完全沒問題。
光是製作其設備,就很有的研究了!
新加坡政府的邏輯思考相當縝密阿~不知道哪一天我們的政府或立法人員可以有這種腦袋,而不是只被財團綁架...
這個案子根本只是想課稅而已。

首先 針對大耗電商品 課稅
先不說他用的是火力發電的碳足跡標準、而非核電
更不用說發電還在進步,綠能或是日本有新的火力發電碳足跡趨近於零,碳足跡一樣?

通常燃油車碳足跡也都沒算到煉油
氫能車最環保也有趣,用氫產電(電池汙染),產氫氣要大量排碳

三樣比較:燃油車、氫能車、電動車
能量產生過程:
汽油(煉油排碳,大概不會再大幅進步)
氫氣(工業生產排碳,有改進製造可能,但是運輸燃料成本相對高。)
電(發電依方式不同排碳,綠能與核能可大量降低排碳)

行走過程
汽油(排碳,依環保科技減少)
氫氣(電池汙染、無排碳,但是水是溫室氣體,詳細問環工我不懂)
電(電池汙染、無牌碳)

--
所以開冷氣太久應該也要課排碳懲罰稅?
blhsing wrote:
總算有個政府明白大馬力的電動車所帶來的排廢污染並不小於大馬力汽油車的事實了。...(恕刪)


Tesla「Model S」因嚴重汙染被「新加坡」開罰新台幣「36萬」元,最終驚傳可能是「烏龍」一場!?

被冠上「不環保」名號的Tesla(特斯拉),在得知此消息後,也立即發佈聲明回應,最初2014年當Model S在新加坡進行檢測時,所測得的碳排放數據僅為「90g/km」,甚至不到此次檢測結果「222g/km」的一半;至於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的說法則是,此次Model S的檢測,全程都是在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的 「R101」標準下完成,不過卻沒詳細交代是如何得到「222g/km」的最終數據


個人認為特斯拉沒那個膽也沒那個必要說謊
至於為什麼兩次測試的數據不同,這就得看新加坡政府怎麼解釋了

這點還滿有趣的,一堆人說新加坡政府好棒棒
但如果真的是政府搞笑烏龍一場的話.... XD

blhsing wrote:
總算有個政府明白大...(恕刪)


發電過程仍是對環境造成傷害
雖然電動車沒有空氣汙染
但電力如何取得是關鍵
華人的世界,

該屬新加坡政府最不顢頇, 以及最有效率且自主性高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