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scape wrote:
當大家都還在坐馬車的時候
會買汽車的人會去管加油站普不普及嗎?
你就好像那些只有馬車的人,對著有汽車的人說:我的馬到處都能吃草,你的車要找到加油站才能開!!!
難道你會認為,汽車的普及,加油站建設是基本條件嗎? 別鬧了(恕刪)
不錯還有點小聰明來舉例,舉的例子還可以。但是,用汽車/馬車來比喻汽車/電動車是我們辯論學常說的 'fallacy', 翻譯就是’似是而非‘的論點。怎麼說呢,馬車被汽車取代是工業革命,但是汽車到電動車是否有等比例的’進步‘還是未知數。單從商業眼光來說,汽車絕對不會像馬車一樣被取代。道理很簡單,automobile 市場是被GM/Ford/Mercedes/VW/Toyota等掌控,再加上阿拉伯的公子們。
請查一下世界前10大企業,除了Apple 之外,還有那一個不是和汽油/汽車工業有關??
你覺得他們會just roll over and die??
再者,純電動車是否就是以後的主流還是未知數。這層樓蓋到現在,大都論述都是所謂的鍵盤車手,沉迷在所謂的新科技和paper spec. 等你真正要花幾百萬買純電動車的時候,第一個考慮的就是, 開到半路沒電怎麼辦!你們知道電動車買主第一擔心的問題是什麼? 不是安全,起火爆炸,是’續航力’? 請問,這和充電站的基礎建設無關嗎?
很多論點也說,買的起tesla的都是有錢人,不是唯一的一部,不擔心充電問題。
試問,真的開的半途沒電了,你的第二台車有用嗎?汽油引擎最起碼還可以找人帶一桶油來,電動車呢?把電池換了?!@#$%
再者,真正汽車工業的大宗是什麼價位的車? 所以,羨慕科技進步是一回事,但不表示未來就是如此。看看所有純電的賣的如何就知道了, Leaf, Rav4 all electric, 大陸的比亞迪,誰有好結果?之前嚴總不是說他們的電動車都做好了,只剩政府’配套措施‘? 請問,所謂的配套措施不是建充電站,是什麼??
BMW 新的I3 會賣的如何還是未知數。但是畢竟是老牌正統,全盤考慮的車廠,I3 有汽油‘輔助引擎‘的選項,就是解決’續航里程‘的問題。
再來,環保。對不起,Telsa 每一台車上的電池對地球環境有比省燒掉的油/和產生的CO2好嗎? 可能像之前用了塑化劑還不知道對身體有多傷。。。
個人認為,可見的未來,絕對是hybrid, 結合兩者的優點,又沒有各自的缺點。我們可以從toyota的成功,和歐洲大廠從之前不屑到現在也不得不加入的趨勢看出端倪。尤其是老牌的Porsche,最新的 918 spyder, 麻煩google 一下就知道最近破了 Nürburgring 幾十年來打不破的7分鐘記錄。而可以維持一公升》30公里的油耗!!
再回到tesla 和 Elon Musk, 典型的炒股類的公司,還一堆粉絲拜他做上帝。
Space X 和 Solar City 也是同樣的,只會吹牛炒作,不能deliver.
最後,不要不懂裝懂。股價永遠是先行指標,百試不爽!台灣我不知道,但是美股是多少分析師/技術專家在看的。真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各位繼續看熱鬧,最好再把TSLA炒上去,我就可以再享受一次從185空到125的爽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