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第一台掛牌Tesla Model S P85 電車~

mobscape wrote:
當大家都還在坐馬車的時候

會買汽車的人會去管加油站普不普及嗎?

你就好像那些只有馬車的人,對著有汽車的人說:我的馬到處都能吃草,你的車要找到加油站才能開!!!

難道你會認為,汽車的普及,加油站建設是基本條件嗎? 別鬧了(恕刪)


不錯還有點小聰明來舉例,舉的例子還可以。但是,用汽車/馬車來比喻汽車/電動車是我們辯論學常說的 'fallacy', 翻譯就是’似是而非‘的論點。怎麼說呢,馬車被汽車取代是工業革命,但是汽車到電動車是否有等比例的’進步‘還是未知數。單從商業眼光來說,汽車絕對不會像馬車一樣被取代。道理很簡單,automobile 市場是被GM/Ford/Mercedes/VW/Toyota等掌控,再加上阿拉伯的公子們。
請查一下世界前10大企業,除了Apple 之外,還有那一個不是和汽油/汽車工業有關??
你覺得他們會just roll over and die??

再者,純電動車是否就是以後的主流還是未知數。這層樓蓋到現在,大都論述都是所謂的鍵盤車手,沉迷在所謂的新科技和paper spec. 等你真正要花幾百萬買純電動車的時候,第一個考慮的就是, 開到半路沒電怎麼辦!你們知道電動車買主第一擔心的問題是什麼? 不是安全,起火爆炸,是’續航力’? 請問,這和充電站的基礎建設無關嗎?

很多論點也說,買的起tesla的都是有錢人,不是唯一的一部,不擔心充電問題。
試問,真的開的半途沒電了,你的第二台車有用嗎?汽油引擎最起碼還可以找人帶一桶油來,電動車呢?把電池換了?!@#$%

再者,真正汽車工業的大宗是什麼價位的車? 所以,羨慕科技進步是一回事,但不表示未來就是如此。看看所有純電的賣的如何就知道了, Leaf, Rav4 all electric, 大陸的比亞迪,誰有好結果?之前嚴總不是說他們的電動車都做好了,只剩政府’配套措施‘? 請問,所謂的配套措施不是建充電站,是什麼??


BMW 新的I3 會賣的如何還是未知數。但是畢竟是老牌正統,全盤考慮的車廠,I3 有汽油‘輔助引擎‘的選項,就是解決’續航里程‘的問題。

再來,環保。對不起,Telsa 每一台車上的電池對地球環境有比省燒掉的油/和產生的CO2好嗎? 可能像之前用了塑化劑還不知道對身體有多傷。。。

個人認為,可見的未來,絕對是hybrid, 結合兩者的優點,又沒有各自的缺點。我們可以從toyota的成功,和歐洲大廠從之前不屑到現在也不得不加入的趨勢看出端倪。尤其是老牌的Porsche,最新的 918 spyder, 麻煩google 一下就知道最近破了 Nürburgring 幾十年來打不破的7分鐘記錄。而可以維持一公升》30公里的油耗!!

再回到tesla 和 Elon Musk, 典型的炒股類的公司,還一堆粉絲拜他做上帝。
Space X 和 Solar City 也是同樣的,只會吹牛炒作,不能deliver.

最後,不要不懂裝懂。股價永遠是先行指標,百試不爽!台灣我不知道,但是美股是多少分析師/技術專家在看的。真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各位繼續看熱鬧,最好再把TSLA炒上去,我就可以再享受一次從185空到125的爽度。
根據馬達輸出功率去對應汽車的排氣量

Alen Hsu wrote:
電動車幾CC?牌照稅...(恕刪)
哇!原來已經掛牌上路了
車牌真的不是很好看,唉...
不過中控實在太炫了,外型也很好看

nandv wrote:
不錯還有點小聰明來舉例,舉的例子還可以。但是,用汽車/馬車來比喻汽車/電動車是我們辯論學常說的 'fallacy', 翻譯就是’似是而非‘的論點。怎麼說呢,馬車被汽車取代是工業革命,但是汽車到電動車是否有等比例的’進步‘還是未知數。單從商業眼光來說,汽車絕對不會像馬車一樣被取代。道理很簡單,automobile 市場是被GM/Ford/Mercedes/VW/Toyota等掌控,再加上阿拉伯的公子們。
請查一下世界前10大企業,除了Apple 之外,還有那一個不是和汽油/汽車工業有關??
你覺得他們會just roll over and die??


你講的只是10年、20年最多30年的未來

石油最多再過50年就用完

你口中所謂的那些前十大企業跟石油爆發戶他們再有錢也沒有辦法憑空生出石油來

一但石油沒了

我想請問你,他們能怎麼辦?

況且

這世界變化越來越快

十年前誰能想到黑莓今天會被收購?

Apple從谷底翻身到現在成為全世界最值錢、最會賺錢的公司也才短短幾年的時間而已

說市場是被那些大汽車公司掌握,

所以電動車不可能像馬車被汽車取代一樣來取代汽車根本是邏輯不通的

如果那些汽車大廠真的抱持著你說的這種思維

那很快的他們就會變成手機市場中的Nokia

不想等著死?那就必須改變

而不是像你說的繼續擁抱石油


nandv wrote:
再者,純電動車是否就是以後的主流還是未知數。這層樓蓋到現在,大都論述都是所謂的鍵盤車手,沉迷在所謂的新科技和paper spec. 等你真正要花幾百萬買純電動車的時候,第一個考慮的就是, 開到半路沒電怎麼辦!你們知道電動車買主第一擔心的問題是什麼? 不是安全,起火爆炸,是’續航力’? 請問,這和充電站的基礎建設無關嗎?

很多論點也說,買的起tesla的都是有錢人,不是唯一的一部,不擔心充電問題。
試問,真的開的半途沒電了,你的第二台車有用嗎?汽油引擎最起碼還可以找人帶一桶油來,電動車呢?把電池換了?!@#$%


會把車開到沒電顧路根本就是很少發生的情況

試問一下,有汽油車的人會把車開到沒油嗎?

就算有,頻率也是非常低,兩三年也不見得會有一次!!!

就像我前面說的

電動車在家裡就能充電了

汽油車能在家裡加滿油再出門嗎?

每天都在家充飽飽的電再出門還要去擔心半路沒電怎麼辦?

難道你每天都要開個3.4百公里的車嗎?

再者

在Tesla的計畫裡面,等他3-4年後推平價車款時,它的充電站在全美覆蓋率已經達到98%了

這樣還要去擔心充電站不普及的問題?

台灣就不說了,市場小 人家不見得願意來 就看政府要怎麼做

nandv wrote:
BMW 新的I3 會賣的如何還是未知數。但是畢竟是老牌正統,全盤考慮的車廠,I3 有汽油‘輔助引擎‘的選項,就是解決’續航里程‘的問題。

再來,環保。對不起,Telsa 每一台車上的電池對地球環境有比省燒掉的油/和產生的CO2好嗎? 可能像之前用了塑化劑還不知道對身體有多傷。。。

個人認為,可見的未來,絕對是hybrid, 結合兩者的優點,又沒有各自的缺點。我們可以從toyota的成功,和歐洲大廠從之前不屑到現在也不得不加入的趨勢看出端倪。尤其是老牌的Porsche,最新的 918 spyder, 麻煩google 一下就知道最近破了 Nürburgring 幾十年來打不破的7分鐘記錄。而可以維持一公升》30公里的油耗!!

再回到tesla 和 Elon Musk, 典型的炒股類的公司,還一堆粉絲拜他做上帝。
Space X 和 Solar City 也是同樣的,只會吹牛炒作,不能deliver.

最後,不要不懂裝懂。股價永遠是先行指標,百試不爽!台灣我不知道,但是美股是多少分析師/技術專家在看的。真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各位繼續看熱鬧,最好再把TSLA炒上去,我就可以再享受一次從185空到125的爽度。


說電動車不比汽油車環保,有任何研究報告嗎? 還是只是你個人的憑空臆測?

要質疑別人自己就該拿出證據來

而不是質疑了之後叫別人拿證據出來反駁你

請問,你的電動車不比汽油車環保的證據在哪裡?

然後,你大力推崇的油電車上,就沒有你口中不環保的電池嗎?

油電車可是燒汽油又裝了你口中不環保的電池

而且兩套系統在車上

製造難度跟成本一定比較高就不說了

不僅壓縮了車內空間

而且結構複雜,保養維修難度跟費用也會跟著上升

會質疑電動車電池會起火燃燒,怎麼不質疑油電車的電池也會起火燃燒?

更別說油電車內還有汽油,汽油遇到燃燒可是會爆炸的!!!

最後

按照你的"股價是先行指標"的邏輯,還有你說的油電車才是未來的論點

那所以發展販賣油電車的車場應該股價都要大漲才對

怎麼都沒有?

你兩個說法放在一起就可以發現你根本是在自打嘴吧

還有呀

建議你去補充一下知識

紐柏林賽道何來的"幾十年"不破的7分鐘記錄?

可以跑進7分內的車918又不是第一台,而且根本不到十年的事情也要說成幾十年...
mobscape wrote:
你講的只是10年、20年最多30年的未來

石油最多再過50年就用完

你口中所謂的那些前十大企業跟石油爆發戶他們再有錢也沒有辦法憑空生出石油來(恕刪)


原來您這麼高瞻遠矚,失敬失敬。我們只能看到未來兩三年。真是不是一個層次的。。。
看來對牛彈琴還真不容易。簡單rebuttal 幾個重點,看看是否能進化些:

1. tesla 計劃3-4年平價車款和98% 充電站的覆蓋率,好像你才自己打了嘴巴,不是說充電站不重要嗎,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蓋呢? 台灣看政府? 不是也強調了充電站的必要性嗎? !@#¥%?

2. 3-4年tesla 還在不在都不知道,我的估計是不會在。而且我是用實際的動作來‘賭’。你呢?

3. 油電車複雜,維修費高? 小朋友還是多增長一見聞再發言。你知道Toyota hybrid的 M1 和 M2 motors 原理嗎? 在這種運作下,連傳統的gear box 都不要,還複雜? 維修費高? 找油電車一年開10萬公里的運將,問問維修費是多還是少。

4. 看過toyota 和 BMW 的股價了嗎? 也許沒有像TSLA的炒作飄高(當然也沒有過去兩個月的自由落體..),但是這些都是老實人的公司,有企業形象要維護的。先找找如何看它們的股價再回來發言。

5. 最後,Nürburgring 的7分記錄,我猜你這位外行人也是才google 看了一下, 一看,哇。 不是有其他也在7分內嗎? 所以啦,我說外行人真是看熱鬧。。。

本來想說留點功課說,但是想想可能做不出來。還是就直接公佈答案。7分極限,是全世界所有車廠,在過去Nürburgring 自1940 年不再公開賽事而專注做車廠測試用途以來,production car 的突破極限。也就是說,1940 年以來,到 9月4號 2013,第一輛,也是唯一的一輛,就是 porsche 918, HYBIRD。.

今年超跑界三大亮點,麻煩查一下, P1, LaFerrari, 918, 都是什麼?? HYBRID! P1 才偷偷的跑過,結果沒有低於7分。LaFerrari 去都沒去。你的 Tesla S 這麼吊,敢去測一下嗎??

至於production car 是什麼,就真的留得做作業了。要用功哦。。。

車牌真的是很失敗...

台灣的車牌真的是有夠難看的難看...

設計這車牌的人真想看他頭殼長什麼樣?不知道會不會長的跟車牌一樣...

拜託台灣設計車牌的團隊可以有一點點美感好嗎...
nandv wrote:
2. 沒錯,是有mobile charger. 你知道它多重嗎? 而且,對不起,是’選配‘。這也是為什麼,在加州平均Tesla S 的銷售價是12萬美金,而不是號稱的7萬美金牌價。所以我每次出遊到高雄或是花蓮還要扛著這個mobile charger 搬上搬下的。哦,對了,到了酒店或是高速公路休息站,充個電,順便吃碗牛肉麵。回來一看,哇塞,mobile charger 不見了。那就真的哭不完了。。。


這一段完全不正確.

不管哪一個牌子的電動車,charger都是直接裝在車子上的. 根本沒有所謂的mobile charger這種東西.

你要說的應該是 charger connector. 標準的非快充connector 是 SAE J1772. 這玩意很輕也很便宜.

如果是快充的connector, 都是連在快充設備上, 個人車主車上不需要準備,自然也沒失竊的問題.

nandv wrote:
1. tesla 計劃3-4年平價車款和98% 充電站的覆蓋率,好像你才自己打了嘴巴,不是說充電站不重要嗎,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蓋呢? 台灣看政府? 不是也強調了充電站的必要性嗎? !@#¥%?


請問我哪時說過充電站不重要的話來了?

我的原意是指電動車要普及,充電站先普及並不是必要條件

一定是有些人先有電動車,之後充電站才會慢慢普及

曲解別人的話語是非常不好的行為~


nandv wrote:
2. 3-4年tesla 還在不在都不知道,我的估計是不會在。而且我是用實際的動作來‘賭’。你呢?


那就等著看呀

你大爺有錢玩股票,小弟我玩不起呀

不過不要嘴巴上說放空,3-4年後卻又大舉買進才好


nandv wrote:
3. 油電車複雜,維修費高? 小朋友還是多增長一見聞再發言。你知道Toyota hybrid的 M1 和 M2 motors 原理嗎? 在這種運作下,連傳統的gear box 都不要,還複雜? 維修費高? 找油電車一年開10萬公里的運將,問問維修費是多還是少。


維修費高又不是新聞,引擎附近撞一下幾十萬跑不掉,你能否認這點嗎?

而且油電車製造成本高過一般汽車本來就是事實

系統結構比起一般汽油車要複雜也是事實

維修本來就比一般車要難

我實在不曉得你怎麼去否認這點的

更別說相對於結構簡單的電動車了

開計程車的,我還沒見過哪個是買油電車來開

除了一般汽油車

不是改天然氣,就是買柴油車

油電車?

現在還不是一樣是有錢人的玩具


nandv wrote:
4. 看過toyota 和 BMW 的股價了嗎? 也許沒有像TSLA的炒作飄高(當然也沒有過去兩個月的自由落體..),但是這些都是老實人的公司,有企業形象要維護的。先找找如何看它們的股價再回來發言。


各大車廠的股價一向就是這樣平穩

開始發展油電車後有像你的理論一樣大漲嗎?根本沒有

你說的股價是先行指標,又說油電車才是未來

可是現況是發展油電車的車廠並沒有因為發展油電車而股價大漲

你的說法很顯然的有一個是不對的,這不是自打嘴巴是什麼?


nandv wrote:
5. 最後,Nürburgring 的7分記錄,我猜你這位外行人也是才google 看了一下, 一看,哇。 不是有其他也在7分內嗎? 所以啦,我說外行人真是看熱鬧。。。

本來想說留點功課說,但是想想可能做不出來。還是就直接公佈答案。7分極限,是全世界所有車廠,在過去Nürburgring 自1940 年不再公開賽事而專注做車廠測試用途以來,production car 的突破極限。也就是說,1940 年以來,到 9月4號 2013,第一輛,也是唯一的一輛,就是 porsche 918, HYBIRD。.

今年超跑界三大亮點,麻煩查一下, P1, LaFerrari, 918, 都是什麼?? HYBRID! P1 才偷偷的跑過,結果沒有低於7分。LaFerrari 去都沒去。你的 Tesla S 這麼吊,敢去測一下嗎??

至於production car 是什麼,就真的留得做作業了。要用功哦。。。


還作業咧

是你自己功課做的不足吧

你把Radical SR8放哪去了?

人家早就在好幾年前就跑進7分內了

還大言不慚的說918是第一輛

還是你要說他不是量產車?

SR8可以合法上路,有錢也買的到,而且還不貴

你要憑哪一點說他不是量產車?

外型嗎?


mobscape wrote:
開計程車的,我還沒見過哪個是買油電車來開
(恕刪)

你…………你住台灣嗎?
Tesla model s 只有一個差速器,沒有變速箱,構造比汽油車或油電車簡單太多,沒有機油箱,不用換機油,比較常換的大概就是4條輪胎和雨刷,其實這也會嚴重衝擊未來的汽車保修產業。電池的製造污染問題在油電車剛出來就被拿出來討論過,事後證明汽車生命週期的碳排遠超過生產製造的碳排,更何況透過適當的電池回收機制,更可以有效回收利用製造再生產品。

Tesla 的充電站策略本來就不依靠政府,所以目前上市的歐美區域都開始在佈建快充站,所以基本上只要是他開賣的區域,基本上他都會建置利於長途旅行的充電站,根本不用擔心政府做不做。

Elon Musk 手上還有一個大公司叫Solar City,是專作太陽能發電的,未來他會慢慢讓所有的快充站都是由太陽能供電,真正達到零碳排的目標。

股票曾經被炒高,有人抓住了機會賺了一票,但我認為被套牢的也不太需要擔心,以他目前穩扎穩打的進度和其它汽油車大廠消極的態度走下去,股價一定會再超越之前的高點的,尤其是下一部較便宜的車款發表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