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occ wrote:
現在的車是2017的LEXUS...(恕刪)
得要看您是從哪個角度去預期自己要的車款產品。
* 內、外觀組立公差-
姑且不論內外觀造型優劣。
單從車體組裝細膩度,如果您是原本開Lexus的車主,很在意車體內裝、外觀組立品質的精密性,那肯定你會很難接受老美的Tesla大喇喇、不講究組立一致性,原本做電子轉來造車的組裝水平。
說句嚴格點的,國產車廠隨便拿個GAP+段入段出公差查核表去檢Tesla,Tesla單車身水切、電鍍條到底要用車窗玻璃下緣當基準來對仗組立還是要以車窗上緣對仗、還是要以車身電鍍是條或鈑金特徵線來對仗組立。
Tesla其實沒有這些標準,去展間看車,你會發現每台都不會是一致的。
買Tesla,就要有這些心理準備,原廠的業務心態好的,都會提前跟客人溝通這個。
避免客人用Lexus日本凌志產線較龜毛的組立條件來要求,怎麼看、就怎麼NG,穩死的。
Tesla造的是3C,車殼是附加的,把它當造車來要求,對它而言會很嚴苛。
* 電車如同殺魚吃-
所謂的殺魚,就是去頭去尾,只剩身體可以吃。
電車電的部分使用,道理是相同的。
Tesla原廠會給車主建議,滿電不要超過80%、低電不要低於20%,去頭去尾-40%,實際可使用=60%。
假設一款車滿電可以跑100KM,實際可行駛就是60KM,其餘自行換算嚕。
但這不是Tesla的問題,是電池的維運正確的做法。
只要是電車,電池要用得長久,就是得這樣保養維護運作。
* Tesla油門緊-
Tesla的駕車模式跟一般油車也不太相同,正確來說,它其實不太需要正常的方向盤來造車,它要用的應該是電玩遊戲機的手搖桿才對(純粹個人看法)。
因為電車的瞬間扭力超大,所以起步的油門設定很緊,對踩油門的右腳來說負載挺大。
它主要是要設定讓電腦開,並不是要給人去當油車開,如果不用智駕去設定,當油車去踩踏,對老人家右腳應該會受不了。
用搖桿控制操駕應該更好駕馭它。

其他的,也就沒太大差異。
買了Tesla,就好好享受每個月支出費用比油車相對爆低可以自嗨下。
例如開公司,原本油車每個月得噴一萬多,開特斯拉,以用油+保養來說,真的省。
如果您原本油車一年開不到1萬公里,就很難體驗那種每個月支出相較油車跳水式下降的差異嚕!
就看自己要啥密車。
但這兩個品牌造車,說真格,就不是同一個次元的產物。
如果原本油車里程使用就不高,Lexus 油電個人覺得就很實用。
買Tesla,家裡加掛充電裝,如果不是獨棟透天,住大樓的,還要跟管委會廢話一堆,也只是跟鄰居歹臉相向。
Tesla比較適合有獨棟透天,不用繳管理費看社區臉色的持有人,或自己有開廠辦,車子可以丟在公司,愛擺多久充多久皆可,相對會很自由使用它。
如果住公寓大樓,還要跟管委跟鄰居對著幹,實在養得心累嚕! 先換房咖實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