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500萬特斯拉「方向盤鎖死、車門關不上」…交車17天修了3次

特斯拉由於不賺錢,一直需要籌資,所以必須不斷產出夢想與噱頭,所以車輛的設計向來不是以可靠度為主要考量,驗證週期在夢想roadmap驅動下,根本不足。像鷗翼車門,內縮的車門把手,這些活動零件其實是完全沒有必要,與車輛本質無關的;裝了一堆感應器去滿足噱頭,卻忘了車子是要拿來開的。

電動車對於傳統車廠來說並不困難,只是時機未到,都在等著看好戲而已。
aronyang wrote:
特斯拉由於不賺錢,一...(恕刪)


結這位大大講的跟Model 3出入很大,Model 3已經簡化到讓我覺得比TOYOTA還陽春....很明顯特斯拉是有朝可靠性方向前進的吧,至少3沒有儀表板跟中控台還有一堆零件按鍵可以壞。
3發表會末段Elon表示感謝S.X車主的付出造就了3,表示設計3時應該有全面考量S.X用戶回報的已知問題。雖然3連半年都還不到,但已經有外國車媒仔細審視車體一番,過往S.X的偏差組裝品質在3已明顯改善許多,包刮公差以及行進間會有零件晃動聲等細節。

爆料那篇我有看到,坦白說完全無感,繼續坐等Model 3到港,因為我不認為Elon是一個打死不改進產品的庸人。
發文者很理性,倒是回文的一卡車腦民,一竿子打翻特斯拉,我想沒必要說太多。

另外,如果特斯拉只賣夢想,那他根本不必大費周章推出Model 3以及semi。Model 3現在帶來的負面影響完全不亞於當初帶給特斯拉的正面影響,但特斯拉沒有喊卡,松下更是增資擴張產能。難道你們也要說松下頭殼壞掉了這樣?
夢想論就別再提了,這叫陰謀論。按照夢想論的詭異論述,那特斯拉一定是趕緊拋棄Model 3先,何必搞的自己滿頭包。
j00164168 wrote:
結這位大大講的跟Model...(恕刪)


我覺得無須多言,喜歡的話,買就對了!
這世界剛開始出現能夠超越傳統油車的電動車,而且都是新創公司,
所以幾乎全世界都是他們的敵人,不只TESLA,gogoro也是如此的處境。
如果產品不夠好、完全沒有競爭力,會有人想要浪費時間、口水去刻意攻擊抹黑他們嗎?
當然創新的產品初期一定會有或多或少的問題,這點是毫無疑問的,
但隨著時間過去,終究會修正得更穩定更可靠,但這也不是一蹴可及的事情。

我個人認為,喜歡、認同它的設計理念,負擔得起,我就會買。
網路上的言論很多真真假假,參雜了太多相當具有目的性的發言,其實不用太在意...
唯有自己體驗過了才是真的,才可以說它是好或是壞,所以我會去親自體驗。
本來就不可能有一台車是適合每個人或讓每個人都喜歡的,
TOYOTA市占這麼高也才30%,那代表還有70%的人不喜歡他啊!
所以也不用去跟那70%的人爭論什麼了,自己喜歡比較重要~~

話說TESLA目前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希望Model 3的量產產能快點提升上來啊~~
不然真的要等到天荒地老了...

一堆人在看笑話

更多人在落井下石說著似是而非的話語

很多事情 如公差大 早期問題多 都是沒有人否認的事情

也說了特斯拉當車廠還非常年輕

現在車子也一直在改進,是隨時都在進步、改版

還有車主發抱怨文~沒拿到最"新"款的改版

然後又要扯環保議題、卻連一篇文章都生不出來

每一家都有檸蒙車

但此事件車子是有很嚴重的問題,也希望特斯拉好好面對

事後的態度車主也說很良好、這樣子也要一直說些543

要不要看看其他車廠~連鳥都不會鳥你的

j00164168 wrote:
結這位大大講的跟Model...(恕刪)


中控台極簡化不一定是好事,
絕大部份動作都僅能透過觸控螢幕來開啟操作,當其一旦故障,麻煩程度可能不亞於您講的一堆零件按鍵,
以下是國外車主實拍螢幕當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WYVCwNatyc


前2天看到有篇文章標題蠻聳動: 通用前高管Bob Lutz:特斯拉是「失敗企業」,活不到2019年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NyJDekJ.html

希望特斯拉可以活得比上述年份久一點...

會泡沫化嗎? 外媒警聲四起: https://ppt.cc/fQmzKx
對一個新創品牌而言,這事件的後續處理對於消費者信心有很大的影響!

尤其是最近特斯拉面臨嚴重的虧損與產能延宕的問題,雖有新品的發表然而也不免令人懷疑是否為募資手段...

beear wrote:
對一個新創品牌而言...(恕刪)


若Tesla 生在台灣,面對這樣的事,那肯定很難活下去。但生長在美國,別擔心會沒錢; 只要有技術及前景,一堆人投資機構拿著錢等著進入。
Geoffgmail365 wrote:
若Tesla 生在...(恕刪)



《彭博社》數據顯示,特斯拉過去12個月的燒錢速度約是每分鐘8000美元(=每小時1440萬新台幣)。

按此步伐,該公司於2018年8月6日耗盡目前現金量。
更準確的時間點,將是2018年美東時間8月6日上午2點17分。


燒了這麼久的錢,一台車連最基本的產能都依然沒解決,連才剛新發表的Semi重卡,"又"宣布要延後!!


假如夢想家馬斯克不先回到地球,先處理好生產地獄的問題,
不斷燒錢,不斷爽約-> 已成投資人對其既有印象,
相信潘啊也會轉投資到真正有扎實製車根基、並且也投入電動車的其他"車"廠,

不然特斯拉可能會成為電動車始祖,但真正豐收果實的不是它...
喜歡就買,有疑慮就退訂...越多人退,當然我就可以更早排到車囉~我甘願當白老鼠啦!!

Van116 wrote:
《彭博社》數據顯示...(恕刪)


嚴格來說,Tesle 是能源公司 ( 不只是 汽車公司 ) 。 昨日才剛啟用的 新竹 超級充電站,不需要 錢來建設嗎?

你有沒有想過 為什麼 他"敢" 如此燒錢 ? 看看 美國的 Amazon財報,它虧了幾年? 投資者 還是源源不絕... 除非 Musk 不想玩,要不然在美國 還真不用 特別擔心 資金的 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