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對Tesla Model S課徵高排廢污染稅


blhsing wrote:
總算有個政府明白大...(恕刪)


問題出在電池~

發電時產生的電力過程中,就有轉成電能外的能量。

在充進車子電池時,又損失3~4成~

在從電池取出時,又損失了一些~~


最近新加坡在建構全國GPS系統,要用來收取"行車里程費",每天從出門到進門計算里程收費,
要算里程費就直接隨油徵收就好了,為了收純電車的錢去建構行車GPS紀錄資料? 想也知道它政府想幹啥




個人認為不合理
發電會產生碳排放沒錯 但是相同的煉油也會產生碳排放
可是電動車在行駛時 不會再像燃油車一樣再排放一次廢氣
相較之下,電動車還是相對環保的


沒錯,而且應該擴大解釋:只要用到能源,就沒資格說自己環保

siwjo wrote:
照這邏輯,
只要用到電,
都沒資格說自己環保。
喵~~滑鼠不能當飯吃,但可以混飯吃
終於有人也提到我的疑慮了...
車輛行駛過程中無汙染,但供給車輛行駛的能源來源可能會有污染吧?
不過這個還是有待驗證,畢竟發電廠的類型不同,碳排量應該也不同
㊣貓老大 wrote:
沒錯,而且應該擴大解釋:只要用到能源,就沒資格說自己環保

這個就要牽涉到相對跟絕對的概念了
例如大量生產製造的3c商品
這個絕對不環保
但是如果能統一規格,例如連接器或充電器規格統一
不再一商品就搭配一組相關配件
這樣相對上來說也能比較環保一些
各國政府努力的方向應該是在這邊
在無法排除對環保傷害的前提下,如何去控制傷害程度的大小

紙碗紙杯跟塑膠杯保利龍杯也是這個概念
一樣都是不環保的產物
但前者對環境的傷害程度可能較小
如果要更環保的作法則是自備容器
但這樣就完全環保嗎?
也不一定,因為還要浪費水資源去清洗,加上清潔劑的污染
但是整體環保程度又更好一些

個人在對岸論壇看到電動機車的時速與里程對照表

同一度電下 時速 40跟 時速70 里程可以差1/3~1/4里程

也許這就是 Tesla 這種大馬力車被判定高排污的原因
難怪人家會成功,踏實地在思考嘛,政府該學一學,不要跟廠商一起騙民眾
blhsing wrote:
總算有個政府明白大...(恕刪)
用電的本來就沒有資格說多環保,
申購綠電的比較有資格
電動車其實是好的產品, 只是你的電源是哪來的,
如果充電的電力來源都是風力跟太陽能, 其實污染會是最少的,
如果是火力發電其實就跟汽車沒兩樣了, 汙染物只是被風吹到別地方啦,
醬說起來電動車在台灣其實也應該繳燃料稅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