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心得—120萬國產油車對上Model 3

CChun4346 wrote:
實因今年預定換購新式Kuga 250
120萬的車價加上油稅保修等負擔
稍微試算後發現竟已逼近Model 3

懂福特的都知道......大改款的福特 不能買 完全賭人品的 若不急還是等小改吧!
看一些非特斯拉車主高談闊論蠻有趣的,前年我也是這樣的人。

其中最好笑的是電動車當第二台車⋯
我有油車也有特斯拉,有什麼理由要開油車的?錢多沒地方花嗎XD
感謝本篇有各種不同的理性建議及回復!
或許Model 3的比較對象同為轎車而不是SUV的話
我可能會願意在家裡無法充電的條件下 依然選擇Model 3
小弟周一到周五幾乎不開車
每月都是周末北花、北雲來回固定各一次 再加上出遊或其他目的用車
月均里程1,250公里
橫跨台灣兩邊都可家中充電,旅途中充電的方式小弟也已作足功課
按目前超充站的布設及小弟"固定用車"模式來說,是絕對沒問題的
真正影響的是,恐怕無法隨時保證里程數永遠都能滿足完成那些"臨時起意"的要求
尤其誠如小弟本文所說 作為唯一的一台代步交通工具
比如說 行程安排受到小孩因素的影響而改變路線或目的地
或者 到了某景點發現不如我們預期而想再去其他地點
諸如此類的不確定因素 存在於小弟的用車環境中
當愛車的剩餘里程數不足以應付突如其來的用車需求
例如:我們先繞去OOO充一下 再去OOO
等於是增加了一些時間管理的風險
沒錯,麻煩的點還是回到源頭--不能在家或者工作地點充電QQ
(請不要認為小弟是來亂的~真的有興趣才會去研究)

每個人對於移動的觀點也都不同
但就某種意義上來說,它現階段依然是一個行駛範圍受限的交通工具
不可否認,經過10年開下來,Model 3實際付出的成本確實可比擬120萬油車
我相信現在願意讓純電車充電的商家也逐漸多了
透過精準的安排及預測,一樣可以勝任移動的任務
再說一次~小弟真的不是要來反推Model 3
我相信車主們可以講出自己當初願意駕駛純電車的一套邏輯
也一定是很合理的
而反對的人也一定有辦法講出各種理由說法來抨擊

還是那句話 誠如小弟本文所說
120萬國產油車對上Model 3
以現階段小弟用車條件來說,靈活性、可靠度及空間
相形之下就比起其他特質來的更為重要
(更不用說這本來就是一個不對等的比較--SUV對上轎車)

或許可以用一種方式問問自己
是否願意多付一點點,來換取零排放、屬於未來的駕駛樂趣,以及可以聰明安排的用車過程
或是暫時節省一些,等小孩大了、經濟更寬裕或者更直白地說--沒人需要你載的時候XD
再來怒飆一波也不遲呢?
反正接下來的日子純電車只會越來越多~

以上思辯過程分享
感謝
dsrex wrote:
Hansjörg E...(恕刪)

台灣豪華車車價不是關稅問題喔!
關稅現在是17.5%,貨物稅是國產進口都得繳,何況進口車不可能用歐洲當地市價來進口,那價錢是已經讓當地相關產業鏈的人賺一波了,尤其是那種原廠直營在台銷售的絕對不可能。

另外可以用奢侈稅來看,進口完稅後價格超過300萬(簡單的說就是成本價)才要課徵奢侈稅,台灣剛開始課徵奢侈稅的時候,有幾台熱門的,台幣價格破500萬甚至逼近600萬的還不用繳奢侈稅喔,當時車商還急得直跳腳,因為這樣一下就反推出他們的毛利。

然後你可以自己比較一下不同車廠在歐洲牌價同樣的車,大家同樣都得付貨物稅跟關稅,同樣的歐洲牌價,過個海價差可以幾十萬甚至百萬。關稅就定在那17.5%,政府不會少拿也不會多拿。
半年開了23500公里,北高來回15趟,沒有哩程焦慮過.....

也沒有在家充電過,只有裝好14-50R接頭時試一下而已.....
開特斯拉不用怕沒電全台超充很方便的,就看你如何規劃旅程使用,還有要懂得避開人多的地方....
像竹科.台茂.高雄台鋁就得看時間去充,連假或特殊節日就挑半夜去,不然像偶回高雄去立體停車場也能免費停車充飽飽

目前除了換二顆後胎外,沒花半毛保養費
以這部車的動力來說,相當是3.0 V6雙渦輪的實力,一公升十公里來估算至少省下2300公升的油錢,大概也有5萬了.

還有1000.5000.10000......至少五次保養費
一次保養算5000...6瓶機油,油芯及工資,
這至少也3萬了
再加上免稅,超充還沒收錢,部份縣市免費停車,今年省十萬應該沒問題XD
CChun4346 wrote:
感謝本篇有各種不同的(恕刪)



Model 3 是我唯一用來跑長途的車,以LR來說,應付臨時起意的旅程,至少我沒遇過問題。200公里就夠跑1/3個台灣了。
要臨時起意到放完電還沒有超充,真的不容易。
當然,硬要和油車比,一定是有所妥協,但不會到山窮水盡這種程度。
alphaelf wrote:
(恕刪)哩程焦慮是非車主比較會有的煩惱的。


這句話真的很經典
目前還沒看過車主抱怨里程不夠
而賞車試車的一直在講里程焦慮

很想知道里程剩下200公里,還在擔心什麼
台北到宜蘭也才60幾公里

我從中壢回娘家羅東
充90%之後過去回來,還在當地到處跑兩天
回到家都還有150公里以上的電
CChun4346 wrote:
反正接下來的日子純電車只會越來越多~


其實這句話帶來的是
充電佈設 行程規劃 電力準備
這三大重要性

反正總有一天會被改變的
提早去迎接享受這個改變
真的不難

是心得, 不是勸敗 XD

我自己是認同特斯拉目前的充電佈設進度
每天也習慣充電到80~85% (不管前一天用了多少)
最近報復性出遊也是找有充電的飯店,這類願意開始改變的飯店,品質都還不錯
走長途就規劃一下路途中的超級充電站
暑假前跑了一趟墾丁,真的沒遇到任何電不夠的問題
(再強調一次,是心得不是勸敗)
開電動車如果能做到「把車停好時充電」,而不是「沒電時去找充電」
那你使用起來會很舒服完全無礙,不然真的開久用久時會有點麻煩
如果開去公司的停車位、家裡晚上睡覺時的停車位都不能充電
那真的不是很建議去買
開去超充,等待充電,開回家.......剛交車很興奮會做這種事,久了就覺得很累的
去台東玩的時候,只有在一個些悶看到電
飯店也沒有
BLOG http://mpsevo.blogspot.tw/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