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Y 比3便宜!保時捷Macan、GLC如何夾縫求生!?

fatfellow wrote:
對了迷你人Merce...(恕刪)


迷你人?
是我嗎?那個不是迷你啦~
也罷,您去國日久,中文不好沒關係,我原諒你。

不過,問我家神主牌?
在我家祖祠好好擺著,
肥佬,怎麼了嗎?

您小時候家裏沒教您,
叫錯別人名字還問候別人家的祖宗是一件很不禮貌的事情嗎?

謝謝您告知賓士的發展狀況,在台灣我們翻作「賓士」,明後年換車我會納入考慮的,謝謝🙏。

倒是您領導的那六百人發展十數年,花了數千億的「神自動駕駛技術」,
我們何時才可以買得到呀~?

請原諒咱不時要問問,
沒事看您吹捧得天花亂墜的,
難免心癢癢。
記得要隨時上來跟大夥兒報告一下進度嘿~

不然這些車主都被特斯拉當韭菜割,
真他媽的,到現在還不降價~

歲末年終,預祝您新春愉快!
沒事請別tag我,
手機會通知,工作中會有點煩,
我不是您的敵人啦,愛你喲
mimipa wrote:
迷你人?是我嗎?那個...(恕刪)


不要躲起來嗎

害怕啥?

人家賓士拿到 L3 執照了

妳家神主牌怎樣了?

造成八台車連環車禍

好厲害喔

至少我家你不用花幾百萬買車就可以用了
還不用擔心造成連環車禍

哈哈哈哈
yasuo wrote:
德國柏林製Model...(恕刪)


特區拉大減價
你有被打臉嗎?
現在是?? 誰夾誰??


那個不加錢不能開的??
fatfellow wrote:
賓士拿到 L3 執照


德國汽車管理局(KBA)
梅賽德斯賓士在部分車型上部署L3級自動駕駛系統。
賓士的Drive Pilot獲批有著極其嚴格的上路條件:

僅限德國國內1.3萬公里的高速公路
其他國家只有獲批才能解鎖。

只能在賓士的S系列與EQS系列上實現這一功能。

賓士的操作範圍控制其實更加嚴格
Drive Pilot只能在預先做了精緻地圖繪製、有地理圍欄且封閉的高速公路上啟動
並且只能以最高37英里(約60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駛

德國不限速高速公路
啟動自駕後只能開60km/h的意思嗎.還要你多花20~30萬加購高級自駕?




複習一下何謂符合Level 3標準的自駕系統
據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SAE International)區分的五個自動駕駛等級定義
搭載符合Level 3自駕等級的車輛

可以在多數情況下自動駕駛,但駕駛還是要做好拿回「主導權」的準備
車輛在偵測到需要駕駛情形時會發出要求,駕駛執行接管。


美國汽車評論與分析網站Edmunds評測後表示對系統演示很樂觀
但他們也提醒大眾
所有功能測試均是在封閉賽道的最佳條件下進行的

這就叫L3喔
一定不是個笑話
奧迪A8為何要放棄L3自動駕駛上車時
竟然要為部分零件(譬如晶片)支付50%的利潤率
(當然,賓士也將採用輝達的晶片)
此外,一台雷射雷達的成本也價值不菲。

而特斯拉很早就開始自研自動駕駛系統晶片,這必然付出了極高的成本代價。

反過來看
賓士選配這個
並在到處處使用功能受限
L3等級自駕系統
要花多少錢
M.Benz名為Drive Pilot的系統,由雷射光學雷達、攝影鏡頭、雷達、聲波感應器等組成的感應辨識系統,結合數位化3D導航、即時交通等數據,讓Drive Pilot得以自行控制車速、路線、反應等駕駛行為。

且具備安全管理機制,包含煞車、轉向、電源、感應器等系統與部件,若發生故障,都可以予以排除,在遭遇機制無法自行處理的狀況下,Drive Pilot會先發出警示要求駕駛接管車輛,依狀況不同對於駕駛回應限制的時間各異(最多10秒),如果駕駛未回應,Drive Pilot則會自行計算最安全的停車路徑,並將車輛停下。

當Drive Pilot啟動後,駕駛可以放開手和腳,甚至進行如閱讀、上網、休息等動作,不過畢竟Level 3自駕等級還是屬於「有限制的自動駕駛」,M.Benz的Drive Pilot系統作動還是有條件,目前原廠公布的包含車速低於60km/h、在高速公路上,或系統判定適合的道路等

M.Benz也公布了「責任歸屬」的原則,在Drive Pilot作動時發生的肇責,由原廠承擔;但若Drive Pilot已發出需要駕駛接手的警示,駕駛卻未給予回應,進而肇事,責任則由駕駛承擔。

也就是用了自駕
你還是會出事
lordkon wrote:
奧迪A8為何要放棄L...(恕刪)


不是做這個行業不要出來丟人現眼

EQS/S class 上面那套系統比 HW4 還要先進
也通過 ASIL D 

特斯拉勉強做到 ASIL B

兩者設計一開始就不同

一個按照法規認證做
承擔該有的法律責任

一個造成連環車禍
還被美國司法部立案詐欺

下台鞠躬去吧
lordkon wrote:
奧迪A8為何要放棄L...(恕刪)


還有不懂 arm , fabless 真的不要出來笑話

輝達的 Thor 是 3nm 2000 TOPS 
比特斯拉快量產 HW 4 至少快六倍以上
而且它還是業界第一顆 Zone ECU

VAG 是因為整個集團跳船到高通的 8600/8700
根本不是你講的
因為高通的晶片更貴
而且時間點更慢
(就跟當年騙亞馬遜上船一樣)
很會吹
但軟體根本趕不上
輝達合作態度太差
所以這一年被很多大廠踢出去
但這些大廠 GM/VAG 現在都被高通搞死

什麼都不懂不要亂說話
一顆光達量產已經不到 $300 美金
沒有比特斯拉的高清雷達貴多少

講一句難聽的話
整套 L4 的成本已經遠低特斯拉的 FSD 價錢
但最主要的問題是軟體架構, ML, 跟資料

不過特斯拉因為從來沒有任何 L3 以上的資料
所以是最慢跟無用的

這也是為什麼 Waymo 擴張特別快
是因為它的後面架構強大而且都賺錢
吹硬體有用
一下自駕限制60km速度的...........最大問題嗎
光無限速高速公路
自動跟車速度都不只60km了

自駕啟動比自動跟車還慢?
花大錢買自駕系統?

..............................................................................
賓士警告聲響起
駕駛不握住方向盤控制.責任就是駕駛背鍋
甚至強迫車輛
自動讓你靠邊停車
這是搞笑嗎

美國也正在要實施
不過自駕60km限制+高速公路
又有多少個傻白蠢買單?


Waymo 要把車改裝成這樣
你會買單?


醜嗎?還是蠢?

D1採用台積電7nm製程工藝,在645mm²的面積上塞了500億顆晶體管,BF16、CFP8算力可達362TFLOPS,FP32算力可達22.6TFLOPS,TDP(熱設計功耗)為400W。

相比之下,同樣採用台積電7nm製程工藝、TDP達400W的英偉達旗艦計算卡A100 GPU,面積為826mm²,晶體管數量達542億顆,FP32峰值算力為19.5TFLOPS。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