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g prince wrote:
那你的手機漏光你怎...(恕刪)

手機早就拍過了,在其他的討論串,自己去翻翻吧。
BTW, 我習慣用黑底綠字畫面看電子書,手機或平板只要有絲毫漏光都是我無法忍受的。

P.S. 沒用過 iPad、iPhone、iPad Pro,他漏不漏光是隔壁討論區的事
wonderlight wrote:
1549這有什麼摻考...(恕刪)


Hello, 好奇想請問一下
請問1549出貨的機器,開機setup的時候 還有需要裝1511更新嗎?

想了解一下微軟會不會幫新出貨的機子灌新的image

謝謝!
諸位大大好
小弟有想要購入surface pro 4
對螢幕翹起的這個問題也很擔心
看了諸位大大的貼文及參考網路上的拆機文
我在猜想會不會是因為這一代在螢幕下方有塊散熱的大銅片

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
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
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
網路找來的拆機圖

會加熱那個區塊,使膠水軟化,
因此螢幕就比較容易凸起

如果是這樣,是設計的問題...就算一開始沒凸以後也是有機會...
如果無關,那就要好好找一間能拆機退換得~(台北有推薦哪間服務很好的嗎?)
P.S.我覺得散熱銅片要放在電池跟螢幕中間很詭異阿!!
您好...您說的沒錯, 這麼薄的LCD要不漏光很難...所以LCD廠會以 ND Filter 來訂規格,業界通規是ND Filter 5%~7%要遮得到漏光及Mura... 我怕我的要求太嚴苛,所以 我用ND Filter確認 ,結果是...遮不到漏光,依以前經驗 這是終端客戶(微x)為業績放貨的結果....

我以前是LCD品質工程....放貨事情能諒解...我不能接受的是後面的客服態度...反正就知道產品品質有問題,反正一直給換不良產品,直到讓你放棄...這是我花快4萬塊買Surface Pro4 的微軟客服給我的態度....
Flis wrote:
P.S.我覺得散熱銅片要放在電池跟螢幕中間很詭異阿!!...(恕刪)

ifixit 的整套 SP4拆機圖在下面連結的網頁
https://www.ifixit.com/Teardown/Microsoft+Surface+Pro+4+Teardown/51568
一起看Step 16 的第1圖(電池正面詳圖)及 Step 9 的第2圖(散熱銅片反面(也就是與電池正面接觸的那面)詳圖),
就可知道SP4被動散熱部分的主要導熱路徑是從熱導管後半段及散熱銅片後半段接觸 2 cell 電池中間的連接鋁框,再由電池中間的連接鋁框導熱到金屬外殼散熱。那個2 cell 電池中間的連接鋁框一半比較低且另一半比較高,是為了配合熱導管後半段及散熱銅片後半段不同的高度。
為了配合薄形化而作的這種設計已經將平板厚度的規格利用到了極限,在厚度的維度上繃得很緊(靠黏膠),所以除了上述的主要導熱路徑之外,熱導管後半段及散熱銅片難免也會接觸到電池,造成某些人對電池壽命的小擔憂。
也因為在厚度的維度上繃得很緊,若是散熱銅片或電池中間的連接鋁框的厚度大於容許公差(那個前半後半厚度有高低差的連接鋁框看起來是沖壓件,要作出精確的尺寸看來不太容易),就會造成製造及出廠這一階段的翹屏。

出廠之後,原來正常的是否會因黏膠受熱變質或散熱銅片熱膨脹而沒事變有事,那就是另外的話題了。理論上,應該要由原廠作可靠性測試來確認。但是我看微軟已經被 SP4 軟硬體的 Bugs 搞得焦頭爛額了,他們應該沒有這種美國時間作可靠性測試。

Flis wrote:
諸位大大好小弟有想...(恕刪)



其實散熱銅片跟膠水黏貼處還是有段距離的




小弟覺得sp4螢幕偏軟,且下緣膠水處因為有接口(鍵盤),以至於膠水面積較小,再加上微軟代工廠的組裝品質堪慮,所以導致良率低。

這也就間接造成sp4翹屏機率過高的原因之一了



juplin wrote:
ifixit 的整套...(恕刪)


其實燒機時,散熱銅片最明顯的熱源在螢幕而非背部。

雖然大面積銅片真的能夠有效散熱,但因為熱源在螢幕處,也使得手寫時會覺得有溫度...
janian wrote:
其實燒機時,散熱銅片最明顯的熱源在螢幕而非背部。...(恕刪)

散熱銅片那區溫度高是一定的,如果沒有接續不斷將散熱銅片的熱導入金屬外殼散熱,散熱銅片那區溫度肯定會更高。
至於散熱銅片上方的螢幕溫度高散熱銅片下方的金屬外殼,原因比較複雜,可能是散熱銅片至上方螢幕的距離小於至下方外殼的距離,螢幕的導熱能力不如金屬外殼(溫度高的部分集中在與散熱銅片及熱導管接觸的螢幕區),螢幕有額外的背光 LED熱源,這些都是可能的原因。

另外,如果散熱銅片上下方的螢幕面與背殼面的溫度如果差距太大,也不正常。
可參考 Notebookcheck 評測 SP4 i5 版的 Temperature 一節
http://www.notebookcheck.net/Microsoft-Surface-Pro-4-Core-i5-128-GB-Tablet-Review.154419.0.html
單純被動散熱的 m3版,Max Load 溫度分佈九宮格的正面(螢幕面)中中、中下的溫度分別是41.4 °C、36.8 °C,背面(背殼面)中中、中下的溫度分別是39.4 °C、34.6 °C。散熱銅片上下方的螢幕面與背殼面的溫度差距正常應該是 2°C左右。

同時有被動散熱及風扇散熱的 i5版,Max Load 溫度分佈九宮格的正面(螢幕面)中中、中下的溫度分別是48.4 °C、52.3 °C,背面(背殼面)中中、中下的溫度分別是50.2 °C(比螢幕面高1.8 °C)、46.5 °C。

i5版如果背殼面九宮格的中中區溫度如果沒有略高於螢幕面的中中區,反而溫度明顯低於螢幕面的中中區,就不正常。
可能的原因是散熱銅片與下方電池的連接鋁框接觸不緊密,散熱銅片的熱不能順利經由連接鋁框導熱到金屬背殼。

翹屏這事在 SP4 很詭異,完全沒翹屏,最好的結果是散熱銅片及電池連接鋁框的厚度尺寸非常精確,緊繃的力道恰到好處,既不會翹屏,也讓散熱銅片與連接鋁框緊密接觸。
完全沒翹屏怕的是散熱銅片及電池連接鋁框的厚度小於規格,緊繃的力道不足,雖然完全沒翹屏,但是也讓散熱銅片與連接鋁框接觸不緊密。
小弟覺得這件事不能這樣就算了,
憑什麼你微軟商品製造不良要消費者承擔
小弟在去年購買1台pro4
有相同問題,7天內拿回燦坤說只能回微軟換良品
本來想說算了
結果昨天收到更換品還是一樣
我火了
就到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線上申訴系統
對燦坤及微軟提起申訴,要求退費
希望有好結果
小弟覺得至少要讓微軟知道不是你一直換貨就可以打發我

lush93 wrote:
Hello, 好奇...(恕刪)


我的是1549的機器,原廠仍是10240需自行升級
可參考這篇

juplin wrote:
散熱銅片那區溫度高...(恕刪)



不知大大使用sp4的經驗是如何?


小弟猜想網站的測量溫度應該不是機子的表面溫度而是內部溫度(如相同溫度下,塑膠機殼摸起來會比鋁殼還不燙)


小弟實際感受是螢幕溫度比機背溫度來的高也容易感受到,猜測主要原因是散熱片在螢幕下方而非機背造成的。也可能小弟燒機時間不夠久溫度也沒升到50度這麼高的關係


總結來說,螢幕比機背容易感受到溫度的上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