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人都在談 AI,但對大多數中小企業而言,可能連數位化都還沒達到,就想直接跳到 AI,這是不大可能的。
我們在軟體工程界有個名詞,叫做「技術債」。 這是指開發團隊為了趕上開發進度,在軟體開發過程中選擇了較快但非最佳的解決方案。這就像一筆債務,未來需要額外的時間與資源來償還和修復問題。
在協助中小企業數位化的過程中,我們同樣發現類似的問題,我就稱之為「數位債」。企業在新創階段,常常會選擇可以最快開始營運的方式,而忽略許多基本的管理工作。這些同樣都是在未來需要額外的時間、資源來償還和修復問題。
以下是我們在協助企業數位化時,最常發現的三項「數位債」。
1️⃣ 未及時導入 ERP 系統
很多企業創業初期選擇紙本作業,或是使用 Excel 等表單式的管理。當營運成長之後,想要重新作帳,散布各處的營業資料就成了數位化最大的門檻。
其實,入門等級的進銷存系統幾千塊就有了,很多客戶倒不是不捨得花錢,而是認為還不需要,結果錯失了最佳導入的黃金時刻。
曾有個做五金行的客戶,他父親的觀念就是沒東西賣了就進貨。每個月收入扣掉支出還有錢花就可以了。等到他接手,真的快瘋了。
2️⃣ 商標與品牌網址
許多客戶為產品取了很響亮的名字,但沒有註冊商標。 他們常常說:「誰會想要模仿我們啊?」 等到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想要去註冊,才發覺商標早被其他人,甚至同業註冊走了。
有些客戶,尤其是年輕的創業者,喜歡在中文品牌名稱之外,另外加上英文品牌,並且利用英文名稱設計商標。 但卻不知道要去註冊網址,或是確認這個品牌的網址是否有人在使用。 當他們廣告打得越大,競爭對手獲得的流量就越高,等於幫別人打廣告。
3️⃣ 官網問題
除了品牌網址以外,許多中小企業根本沒有網址觀念。 我常常問他們:「你們的官網呢?」結果給的是網購平台的賣場網址,也有的拿 FB 粉絲專頁當官網。
還有一種也是小企業常見的,雖然架站了,但是使用的是智邦提供的二級網址,例如 example .url .tw。也就是智邦註冊了 url .tw ,然後提供二級域名給其他企業使用。
嚴格來說,TWNIC 有規定不可以販售次級域名,但智邦走的是灰色地帶,沒有販售,只是免費提供。 問題是客戶並不知道這個差別,很多人以為自己擁有 example .url .tw 這樣網址。
當有一天企業想換成自己專屬的網址時,之前所做的廣告與搜尋流量全都白費了。
💥 數位債不是看不見,而是被忽略。
數位債不會自己消失,只會在企業成長過程中不斷累積,直到有一天成為最大的瓶頸。
欠的,總歸是要還的,越早看清,越有機會把損失降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