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loe ying wrote:
年紀邁入45大關中...(恕刪)
我們年紀相仿
你現在才去中國已經太晚了,中國已經過了黃金期
很多中大型台商、日韓新歐美商都撤退了,
大約在六七年前中國經濟就開始反轉
很多台商逐漸撤退,我覺得這市場快不行了,順勢主動離開中國到歐美唸書
加上政府控管加劇,銀行抽銀根,避免經濟過熱而泡沫
所以不管哪行,已經看不到榮景
要創業,留在台灣!
在01,現在執政者色彩不對,所以對台灣偏悲觀
但!很多創業的,真正創業有BP而不是開店的都覺得台灣這市場還不錯
而且消費者或公司對新品牌、新公司、新服務都有很高的接受度
只是....媒體行銷,在台灣很多媒體行銷都已經非常成熟,且有非常多的經驗
除非你可以有很好的方案,對企業而言有更好的ROI
不然這行已經不太容易..
肯找外包的廣告主,幾乎各種方案都試過了
尤其,除非你鎮守在公司不太用出門,不然45歲在媒體圈真的算老
也很容易跟市場有代溝...
在台灣創業很好,當然有人失敗,但也有很多人成功
就看創業前是否已經做好十足的規劃、風險評估
如果有,對BP有信心、對自己有信心
是不一定要繼續再寄人籬下.....
king of 2nd floor wrote:
我朋友再大陸兩年半,除了薪水,其他沒有什麼值得他繼續留在那邊。
不會吧
我覺得看你有沒有辦法融入那個社會
如果心裡本身就排斥那個環境, 最好就是吃住都在工廠內就好了, 看台灣衛星電視.
像我住廣州
要逛街吃飯, 廣州的天河區逛街吃飯的地方不知道比信義區大上多少倍.
周末想要去郊區玩, 四周圍車子開出去可以到的風景區或者城市, 真的比在台北選擇多太多了...
看電視也有很多台可以看
綜藝節目從10幾年前我們笑他們老土, 到現在一點都不想看台灣的綜藝節目了.
電視劇很多拍的都比台灣好, 而且太多了, 看都看不完
沒帶小孩過來的原因實在因為父母年紀大了加上希望在台灣受教育...
很多人對大陸人有意見
我覺得這種想法其實跟外國人的種族歧視意思差不多.
這麼多年來出門在外
每次有事, 無論是大小事都是大陸朋友幫忙, 甚至大陸本地員工幫忙.
反而台灣人都是出一張嘴, 沒有真正幫上甚麼忙...無論大小事...小到當初剛到廣州的時候, 要問個照相館在哪裡, 一堆台灣人都是講廢話...到處都有阿...到處是哪裡有?我就是找不到...
你老闆找你合股,表示他會大於51%,你...一樣叫員工。
在社會打滾這麼久,應該知道才對。
合夥,表示要出資,出多或少而已。
你出能力,老闆出錢,一樣...你叫員工。
曾聽過2位朋友,都是老闆找他們合夥,最後都是悲慘下場。
認賠脫手其餘股份。
大陸都說薪資高了,表示有拿到手的,如果公司因為你大賺,表示你的薪資會用飆的。
只要記得,要留好幾手,不要被挖光了,您也知道,社會是現實的,你懂的會被偷走。
PS..其實台灣也一樣才是。
家庭,先溝通好,家庭會議先開吧,不論小朋友多小,都要溝通。
如果家庭反對,就表示溝通失敗,有可能會有家庭革命。
其實大哥,應有想法的..
上來PO PO文,是為了舒解一下,順便多看看別人說法。
畢竟別人不是你,無法代替你做決定的。
我會以家庭為重,錢多錢少一回事,家庭和樂,最重要了。
這是來自破碎家庭之小弟的想法,大哥看看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