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分銷,賣給其他經銷商去賣】的建議


寶肝丸 wrote:
銷量是用來壓低生產或進貨成本用的


丸大好久不見!
請問你Line@經營一年後,覺得效果好嗎?真的能引流到官網嗎?
我去年申請了帳號,結果完全沒在用(因為第三季好像有聽到line要停止Line@,就乾脆不管了)
我覺得官網的導流成本實在是好高,根本賺不了錢...

不過你說的點醒我了
因為台灣市場小,我賣的又是冷門產品
我一個月叫300件,跟叫800件,對工廠來說也沒有太大的差別,也壓不了什麼成本
所以我去分銷衝量,在成本上的確是沒有賺頭

還有,你說沒利潤不賺錢,一切都是假的,我現在也深深這麼認為
可是我會花一些錢,當作是投資,例如開發一點純粹秀技術力的產品(叫好但是零叫座),或是放著臉書廣告每天燒(針對族群打品牌知名度,但是零轉換率)
請問你覺得,做為電商,有哪些事情對我們來說算是[雖然無轉換率,但還算是可以且有價值的投資]呢?
天道酬勤

pyang3 wrote:
請問你Line@經營一年後,覺得效果好嗎?真的能引流到官網嗎?...(恕刪)


我經營 Line@ 不是為了將客戶導流到官網,而是為了留住客戶

之前花了不少廣告行銷費用,Yahoo(現在已停),Google(現在只保留文字搜尋部分),Facebook(近一年沒買廣告)

也有以下管道找我,但我沒去行動
* 某大型食譜網站提合作案
* 出版社提合作案
* 電視媒體廣告

但不管以上是以如何形式執行,其實都是為了將客戶導流到網站
但導流到網站後
1.訂單一定會增加嗎?
2.增加的訂單金額與廣告行銷費用是否合乎成本呢?
3.現在客戶瀏覽人數增加,對以後經營有幫助嗎?

以我的觀察
1.不一定,有時會增加,有時不一定
2.大多數僅是多赚一點而已,常會感到事倍功半
3.幾乎對後續經營沒幫助

為何?我思考後的結論如下
以廣告商 Yahoo、Google、Facebook 為例
他們都是認為要打網路廣告,才能吸引到客戶、增加曝光率,才能增加網站流量,生意才會好
說得很好聽,但他們敢打包票訂單會大量增加嗎?當然不會
當廣告商對我說一堆好處時,的確是很心動
但廣告商只對我說嗎?當然不是,網路上一堆同業、甚至相關產業,他們都會去誘導客戶買廣告
當數十個同業在打廣告時
自己的網站能受到多少好處?效果都被同業瓜分,但自己卻花更多錢
剩下的就是比大家的廣告行銷費用多雄厚而已
這是個陷阱

另外,我後來對網站客戶的經營,有另一層體認
1.新客戶瀏覽到您的網站,那只是一個機會的增加,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意義,廣告商能給您的只是機會,剩下都是自己要做的
2.重點是網站內容能不能刺激購買的慾望,這才能把握住機會,促成交易
3.成功交易後,能不能同時也讓客戶擁有良好的購物體驗,後續如何能保持良好的溝通管道,保住以後交易的機會
否則花大筆的廣告費用,如只能創造一次性交易,那只會陷入惡性循環,花更多的廣告費,創造更多的交易
 但不要忘了,更多的廣告費,和更多的交易,以上並不是等比的關係,成長也會有瓶頸

以上第二、第三點,完全是要靠自己
但創造出來的價值利潤高,且較能持久
總之,講白一點,就是以下流程

創造客流量->刺激購買慾望->良好購物體驗->暢通聯絡管道

而 Line@ 舊址是為了達成 良好購物體驗->暢通聯絡管道 的工具之一

最後,創造客流量僅占以上四分之一比重,那又何必將廣告費用大筆花在廣告商身上
這是我浪費了一堆廣告費後的經驗


pyang3 wrote:
因為第三季好像有聽到line要停止Line@...(恕刪)


據我的了解,不是會消失
而是會整合【Line 官方帳號】的服務
原本【Line 官方帳號】的服務可不是一般小企業花得起錢的
整合後,或許就有機會用到要花數百萬才能有的功能

但我認為,相反的,原本只要花一點錢的 Line@
以後的花費也可能會有變動



pyang3 wrote:
可是我會花一些錢,當作是投資,例如開發一點純粹秀技術力的產品(叫好但是零叫座)...(恕刪)


我也會進一些特殊商品,一開始就不是為了赚錢
只是為了展現網站的特別性、專業性、進貨能力等
當然有些運氣好,經過一陣子的經營,有些商品開始銷量增加的也有

pyang3 wrote:
請問你覺得,做為電商,有哪些事情對我們來說算是[雖然無轉換率,但還算是可以且有價值的投資]呢?...(恕刪)


去年我做了一個決定
將 Google 廣告只保留文字搜尋,但省下的廣告費用,原本是每月就有的預算
把這錢轉作其他用途
強化商品的折扣、增加贈品、針對會員增加優惠與福利

結果,營業額反而明顯提升
我的想法是,大筆無效率的廣告費用,不如轉送給客戶
一是能刺激消費,二也能保持住老客戶

總之,不要陷入廣告商的陷阱
寧願多花錢經營對自己有益的執行上,也不要讓廣告商爽爽赚

寶肝丸 wrote:
我經營 Line@...(恕刪)


所以就是打價格戰或贈品戰最有用

蝦皮露天也是,廣告費超貴的,賺的都還不夠付廣告費,變成賠錢

寶肝丸 wrote:
1.新客戶瀏覽到您的網站,那只是一個機會的增加,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意義,廣告商能給您的只是機會,剩下都是自己要做的
2.重點是網站內容能不能刺激購買的慾望,這才能把握住機會,促成交易
3.成功交易後,能不能同時也讓客戶擁有良好的購物體驗,後續如何能保持良好的溝通管道,保住以後交易的機會
否則花大筆的廣告費用,如只能創造一次性交易,那只會陷入惡性循環,花更多的廣告費,創造更多的交易
 但不要忘了,更多的廣告費,和更多的交易,以上並不是等比的關係,成長也會有瓶頸


丸大
我去年Q4就是這樣子的情況
蝦皮平台上一個月要燒12萬的廣告費,再加上其他平台的廣告費,雖然生意看起來滿好的
但我覺得我這麼小的公司,花這樣子的廣告費用實在是不合理,這些錢不如拿來多養一個員工可能比較有幫助
後來一個同行說他Google一個月花16萬導到自己的官網,效果看起來也滿好的,我覺得這樣比較有意義

現在我降低在拍賣平台上面的廣告費,把預算轉到Google這邊來導流到自己官網
但我也是剛開始操作不久,Google Ads裡面的東西我還在摸索,目前看不太出來效果
不過我是今年一月才開始下Google關鍵字,去年都沒有下,但也是有人會到官網這邊買東西,所以我覺得在各大平台上面露出還是有點幫助

請問丸大
經過這樣子的長時間主攻官網,請問你還是覺得那些B2C,C2C的拍賣平台可以放棄了嗎?
還是要維持官網與平台並行比較好呢?
天道酬勤

pyang3 wrote:
請問丸大
經過這樣子的長時間主攻官網,請問你還是覺得那些B2C,C2C的拍賣平台可以放棄了嗎?...(恕刪)


基本上是可以放棄了
因為在拍賣,我也不更新商品了,只賣舊產品,不做活動,也無優惠
現在各拍賣每個月也只剩一兩萬的營業額而已

舊客戶也都往官網去訂購
失聯兩三年以上的客戶,不少是靠 Google 的關鍵字廣告回籠

現在還未完全撤出拍賣
只是單純為了增加曝光率而已
將拍賣訂購的新客戶,往後交易導流到官網





寶肝丸 wrote:
現在還未完全撤出拍賣
只是單純為了增加曝光率而已
將拍賣訂購的新客戶,往後交易導流到官網



大樹底下好乘涼,坐久還是人家的。

如果要永續經營,還是要有自己的官網。
我們即使有很多的經銷商,加上官網都是以原價銷售,但還是很多客戶選擇到官網下單。
本生物已配置全天候戰鬥系統~ 手機不通、Skype 離線時,請託夢,或留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