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girony wrote:
也許你朋友很棒?有大...(恕刪)
當初會去的,都是因為覺得大陸薪資便宜,薪水已經沒像以前一樣便宜了,所以企業不懂得轉型,就等著倒吧,
eggirony wrote:
這倒不是~大陸是人口...(恕刪)
tyyan2 wrote:
分享身邊故事一:
朋友淘寶里賣毛巾,9.9元人民幣一條全國包郵,我們就算它是10元
毛巾批過來成本3元一條,快遞費跟快遞公司談到6元發全國(1公斤以內),
這樣客戶買一條可以賺1元,
如果客戶買2條就是20元,2條毛巾成本6元,快遞費成本還是6元,這樣就可以賺8元
如果客戶買5條就是50元,5條毛巾成本15元,快遞費成本還是6元,這樣就可以賺29元
他一個月銷量1萬多條,夫妻兩個,客服外包,夫妻倆打包發貨,缺貨打電話讓工廠補貨,忙不過來的時候丈母娘老丈人都來幫忙
分享身邊故事二
另外一個朋友淘寶賣酒盃
10元工廠拿貨,10元賣出,
他不包郵,收客戶快遞費,江浙滬皖地區普通人發快遞8元,他收客戶6元,他跟快遞公司談到4.5元(1公斤以內)
杯子本身不賺錢,賺快遞費1.5元,
其他地區譬如北京,兩廣,南湖,兩山等地區,普通人發快遞15元,他收客戶10元,他跟快遞公司談到7元每件(1公斤以內)
杯子本身不賺錢,也是賺快遞費,每單賺3元
再遙遠地區,譬如東三省,海南島,青海,內蒙,普通人發快遞20,他收客戶15,他跟快遞公司談到10元/件,
杯子本身不賺錢,也是賺快遞費,每單賺5元
他一天發300多票件,也是家裡人幫忙,一個月1萬件包裹, 你覺得他能賺多少錢?
包裝幾乎沒成本,都是廢舊盒子,就是點膠帶錢,
分享身邊故事三
還有一個朋友賣雪地靴,80元一雙拿過來的成本,賣60元,一雙虧20元,一個月賣了5000多雙,虧本10萬,
這時候他的雪地靴在淘寶里搜索排名非常靠前,,第二個月調價到120元,一雙鞋毛賺40,因為前面下單的人很多,很多人跟著買,雖然比其他家貴點,但是大家都買肯定不會錯,這就是羊群效應,第二個月賣了8000多雙,獲利32萬,扣除第一個月虧的10萬,還賺22萬, 等再賣一段時間,有些消費者發現他們家雪地靴似乎比其他家貴一些,而且品質也沒比較好,慢慢銷量降低了,再降價促銷,如此反覆,直到有一天淘寶發現你有炒銷量的嫌疑,就是給你的商品降權,但是很多人還是利用時間差,一年賺了一台BMW X6,淘寶里的賣家大部分都是80后,所以你在路上看到很多二三十歲年輕人開百萬豪車其實都是自己白手起家,也就是暴發戶很多,這點跟台灣很不同。
當然第二種比較極端,但是也是很多人這麼干,第一種操作方式的人很多,第三種是2年前淘寶非常常見的操作方式,現在想長時間這麼干有點難!
這就是人多力量大!現在你能明白為何淘寶里有些東西為何這麼便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