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3年多的網路品牌想要出售(平均年報酬480

IDEAROCK wrote:
另外跟大家分享一件事(恕刪)


老兄,

市佔率可能很難算,因為可能找不到資料。
營業額的資料就可以拿得出來。

不過,開版樓主身處的行業與競爭態勢倒是一個問題。
這個要作過的人才比較清楚,其實很多行業就算有作過的經驗,也未必都清楚。
因為競爭者的動態不見得容易看得清楚。

最後因為是電商這個行業,新出來的行業變動快,有些事情很難說得準。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DandelionJack wrote:
老兄,市佔率可能很難(恕刪)


樓主說月營業額50-85萬, 淨賺都可以到40萬, 估計都是直接賣零售, 台灣網路的零售多數都是幾百塊的商品賣得才會快. 進貨靠眼光, 銷售也靠拍照, 還要做客服.

如果一個月零售要這麼多, 還要出國進貨, 要拍照, 要銷售, 要客服, 憑二夫妻可能不太夠吧? 我估計3-4個人比較夠
還要租個地方.

出國進貨, 不管是去大陸韓國日本, 周一早上出發, 回來最快都週四晚上了, 一個月飛一趟, 一次就耗掉一個星期了
那剩下一個人又要賣, 又要拍照, 又要客服, 又要寄貨, 不太可能

二夫婦再請1員工, 3個人薪水 3.5+3.5+2.5, 一年13個月, 還有勞健保, 租個地方2萬塊, 其他水電網路電腦耗材加一加, 一個月固定開銷20萬

所以毛利40萬, 扣固定開銷20萬, 每個月淨利20萬 ~ 這是沒有公司行號, 而且不開發票的算法
事實上你一定要有公司行號, 一定要有發票, 沒發票哪天被檢舉更麻煩.
請人記帳再加上稅, 如果營業額50-85萬, 每個月也要幾萬塊的稅

所以投資1000萬, 假設一切順利, 扣掉自己的薪水, 保守估計每個月可以賺15萬左右吧
union0 wrote:
所以投資1000萬, 假設一切順利, 扣掉自己的薪水, 保守估計每個月可以賺15萬左右吧


這個很重要,很多人創業,真的是做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的,常常會忽略一些隱藏的成本。

至於所謂的網路品牌,有官網嗎?有商標嗎?這個可能要說明一下,如兩個都沒有,稱不上品牌。
本生物已配置全天候戰鬥系統~ 手機不通、Skype 離線時,請託夢,或留言!
DandelionJack wrote:
不過,開版樓主身處的行業與競爭態勢倒是一個問題。
這個要作過的人才比較清楚,其實很多行業就算有作過的經驗,也未必都清楚。
因為競爭者的動態不見得容易看得清楚。


本樓案例確實有風險問題
樓主目前還在草創階段,盤據在市場上競爭者各種花樣的競爭,以及還有新加入的競爭者
,如果不每天皮崩緊一點不斷進步,是很有可能萎縮的,他的營業額是無法保證的
(這不是收房租,是每天要補魚)


union0 wrote:
樓主說月營業額50-85...(恕刪)


你loss了1點最嚴重的開銷

你如果是自架官網,沒花廣告費很難有生意,廣告費是比重很大的開銷。
你如果是平台上架,抽成大概30%,且顧客無法累積,顧客永遠是平台的

基本上以我經驗行銷費大概是跟進貨成本差不多,甚至比進貨成本高,你要花的多,廣告商才會對你用心
hr936d wrote:
人是經營一家公司的關...(恕刪)


最近工作比較忙謝謝大家給予的建議還有回覆,竟然還有人在討論我的文章🤣🤣🤣

回hr936d前輩

我們也完全認同人是經營公司的關鍵,所以我們並沒有打算在粉專或是其他方面透露我們換經營人,這也是為什麼我那麼保密行業、我們的粉專...有心人士只要散播謠言對下一任經營者都是很大的傷害

疫情這波我們的生意影響不大,畢竟不是實體通路,最多因為客戶薪水減少或是被辭退少了一些消費力最多影響一成但沒有什麼感覺

至於經營者的價值傳承這也是我希望可以在輔導期多教導的,所以在跟客戶溝通的方法、模式、拍照、文章...這些也都希望可以盡量讓接任者盡快上手,當然新的風格也可能是好的但遵照以前的貼文模板不會有太大的差異😁謝謝建議

回覆IDEAROCK前輩

謝謝你的分享,我真的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所以也想來聽聽看各位前輩的想法,給了我不少的啟發

基本上我們不缺投資者,我們的產業不是可以搞大完全遵照傳統產業的行銷營運模式,我們的生意最重要的是跟客戶的溝通跟協助

關於營收方面我是真的不太了解大公司的模式,但除非上市櫃公司,有廠房或是其他未來價值的公司,不然一般的公司空有營收沒有淨利或是獲利應該不會有投資人有興趣吧?
我的觀念應該是還太淺真的沒辦法完全了解😅

IDEAROCK大應該是好幾間公司的顧問或是老闆
基本小公司沒有規模很難去評估市佔率這個數字,通常也沒有這個資源或是負擔這份開銷,很多公司營業額很高好像扣除廣告、營運成本稅後淨利好像也是負的,當然像特斯拉這種大公司前期也是燒很多錢,但我想大部分的小公司通常會聚焦在利潤上,營業額可能一樣會注意,但投資者多半還是希望投資會獲利的公司或是未來會獲益的公司,所以應該還是會以獲利為主吧?
但這方面我真的不懂,有機會可以請教IDEAROCK大,希望您願意給予後輩一些指導跟建議謝謝

回覆DandellionJack前輩

謝謝您那麼友善的提醒,的確找親朋好友或是舊員工接手成功率更好,不過就像IDEAROCK大提到的我們還沒有那麼有規模,我們的員工基本上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家人下班或是休假偶而會幫忙這樣而已😂比較難找到接手人,至於朋友方面我認識的朋友圈沒有那麼廣,大部分都還是比較底層的受薪階級,不過也會嘗試認識一些新朋友或是接觸比較有能力的人,看有沒有人有興趣謝謝您的建議

關於競爭的狀況我是可以明確的列出幾位我知道的對手,給有興趣的接手人了解狀況

但我們這行講小範圍的競爭者就那幾位,大範圍的應該是數不清,不過也因為行業別比較特別一點沒事不會刻意去搶生意,重點還是客戶對我們的信任感,跟一般電商的削價競爭或是產品優勢便利度不同,就我的了解幾位同業的售價是比我們家低的甚至高達2000台幣以上,不過我們認為我們這行有價值的商品沒辦法以價衡量,不然就以單價衡量我們就流失掉大部分的客戶了,但獲利到目前為止都還是穩定也代表我們的價值一直有客戶在買單,客戶也常問為何我們比較貴,我們回答後有6-8成左右的客戶還是願意付款買單

回覆Union0前輩

我們絕大多數的獲利來自單一商品,部分獲利是向您說的一樣靠眼光還有拍照、進貨價來增加收入,但因為不是絕大部分收入所以還是以主要商品為主
補貨方面我們習慣3-6個月補貨一次,像這波疫情影響蠻大的部分就是貨,但我們的主要商品平常的貨量時分充足從去年11月左右至今沒有補貨也都還可以供應銷售的狀況(當然不能出國是出乎意料,還好習慣有一定的庫存)

至於回覆、拍照、發文....這些繁瑣的事情的確是要靠家人幫忙(就像我前面第一頁提醒的)不然真的很難有足夠的時間,所以才會建議3個人更好

我的確不是以一間公司行號經營的模式來計算薪水、勞健保、租房開銷,一個月花請人的薪水大概都是4w-5w、房租2w、雜支的開銷扣除後我們兩個直接對半分來計算淨利平均(跟一般公司行號算法的確不同所以會有一些出入),當然我們不是每個月都40w淨利(就我們的算法跟IDEAROCK大較專業的不同)有時候會出國補貨或是放假休息,有時候兩三個月沒有休息超過40w每月,最後月40w是整年平均12個月下來的

但我們確實有一些隱藏成本漏算像是壓貨的錢,多少錢週轉、行銷費用...
Joshbor wrote:
最近工作比較忙謝謝大(恕刪)



Mobile01 熱心的人很多,有本事的人也很多。
所以我常來 Mobile01 找人交流交流。

你來這邊發文是發對了。

感覺上你的網路品牌所經營的項目在行銷技巧上很多地方要親力親為。
搞不好,還需要點美學觀念作為支撐。
這些好像不是學一年就可以學會。

我講我自己的例子,我去學素描,光打一個色階要打好就要三個月。
然後劃一些基本的構造物的形狀,又要三個月的學習。
成果呢? 有些東西只是畫得像樣而已,形狀還不能太複雜。
太複雜的會劃不出來,要不然就是在圖紙上怪怪的,反正那個比例一看就是不對。

講這個幹什麼?

因為這個牽涉到視覺傳達藝術,簡單講來就是攝影。
很奇怪,學過素描還有看看素描的書籍以後,我擺放物品跟拍照片的技術也跟著好起來。
至少比我沒學過以前,好很多。

所以這也表示光跟您作學徒,學個一年有沒有辦法接手這事業,我是有點疑慮的。

因此,我才會講先找找親朋好友或幫忙過你的 ( part time? ) 員工接手這件事情。
比較容易找到人跟成功地經營下去。
時間上也節省。

目前您的這份事業其實算很不錯的,只是接手的人一下可能不是那麼好找。
按照我的觀察,有能力出一千萬盤下您的事業的人,家底好像也不差。
家底不差的人出一千萬買個事業,但是又要親力親為? 甚至一天可能搞 12 個小時?
然後這個人要跟您學一年? 生意的精華才能學全。
而且這個人也要投入一定的資本(營運資金)下去 (要多少,好像也還不清楚? 上面有先進說到的 "開銷" 。)
感覺上台灣目前有足夠資金但是又這麼勤勞能幹,且有意願或說時間來接手您事業的人好像不好找。

講得好像不太合您的意思,有點抱歉。
但是希望您還是能找到理想的候選人,心想事成。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hr936d wrote:
人是經營一家公司的關鍵,當人都走了,這家公司還剩多少價值?


這句話說得很好......樓主可能需要想想此一個問題......
要評價一間公司值不值得買或投資......經營方式很重要
如果此公司或品牌所有價值來自於一二個管理者, 賣出後這些key-man會離開公司, 此公司的賣價只剩下品牌評估價錢而已......不是用之前創造的利潤來估價
有時可以看到被併購的企業會有一條合約, 原有經營者三年內不能離職.....要繼續在此公司經營/交接/訓練接班人....我想樓主這點應該做不到, 你可能三個月就想走人了, 之後就是有問題Line聯絡這樣
這對於接手者風險是很大的
Joshbor wrote:
然一般的公司空有營收沒有淨利或是獲利應該不會有投資人有興趣吧?



你當然可以告訴對你公司有興趣的人說你的淨利是由於你們男女2人每天非常勤奮長時間工作所擠出來的,或是營業模式架構上可以生出這麼多淨利

但由於這些人並不了解你們實際執行狀況

(講白一點就是,跟你又不認識,也從未參與公司經營,表面的描述可信度為幾何?有多少實情是你為了順利賣出而沒說的?請見諒啊,不是針對你,只是客觀把買賣雙方心態說出,你要順利賣出,你就是要光明磊落、不怕懷疑跟檢驗),

所以這種資訊不對乘的話他們只會左耳進右耳出,所以大多數是看營業額,在依一些經驗抓出合理的營餘,

不就有其他的大大抓出了你大概不包含薪資的營餘是15萬。

另外簡單說說經營模式,
在營業額愈高,可能留下的淨利也會愈高的情況下,投資者當然希望你的營業額節節高升不要停滯,他們日後才能分的更多,可依財報去說服他們目前沒賺錢的原因,所以能省則省領頭羊什麼都靠自已狂幹不一定是他們所樂見的,因為照這種模式,他們很難分到更多~~

你說你從不缺投資者,我也知道你的心態:都是我們2人幹的,你們這些人拿著點錢來就想來躺者分錢???

畢竟你是覺的累,想整個賣掉要下車,改去從事一些比較輕鬆的事業,講到投資者有點離題了。

看到其他大大的留言你也大概都知道,其實大家認為的遠沒你自己覺的的樂觀

上手要多久?1年學不會怎辦?原經營者離開了很難搞吧??高強度的工作很累吧,看似很難賺??電商競爭激烈下萎縮了怎麼辦?有值1000萬嗎、怎麼算的??能保證不賠錢嗎?要如何保證??

沒有解決別人內心的疑慮,幾乎是不可能賣掉的

我是覺的你再努力幾年,別急著想下車,等公司再上軌道一點,你也不會覺的那麼累了、目前是正常現象。
你有辦營業登記嗎? 有足額申報營業稅 營所稅 跟綜所稅嗎? 足額繳稅一年至少快兩百萬稅金, 被逮到漏報再罰至少一倍. 如果你都沒繳稅, 趕快去補繳, 很多人是做了幾年才收到稅局通知, 結果事情大條, 你(應該說每個人)銀行多少錢進來出去, 買房買車買股票國稅局都查的到, 追稅可以追過去五年, 到時候可能你這幾年賺的大部分都要繳庫了
基本上你的狀況要賣1000,只能說機會不高,有也是認識知道你情況的人

然後1000其實有點高估了,月收40這大概是沒開發票的獲利,以及沒算入自己甚至家人的薪水

公司化後的收入大概在20-30差不多,另外電商公司在賣通常是含團隊一起賣,不過大多都是願意用入股的,

然後安排自己的人進來,在把人事費用拉高,或是換供應商,讓你受不了便宜賣掉剩下股份

就是下一手接手能繼續運作,而你的情況是KNOW-HOW都在自己身上,不是交給員工那對收購來說都是行不通的

另外就是這個獲利對於收購來說其實有點太低了,去投資一個一年約300獲利的生意比較少人願意投資,

不過也是要看類型,如果有規模化或是複製的可行性倒是可以,你的買家大概只能找想自己做生意的

但這類型的拿得出1000的基本沒有,而且他們寧願拿300萬去加盟一間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