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理智與客人吵架的一天....開店的你會後悔開店嗎?

su723 wrote:
其實來這邊XXOO敲...(恕刪)


其實樓主的心情我懂,因為真的是很用心在做這份工作,早期我的客戶也是,常常幫他們考慮
到其它事情,結果反而給我自己增加了很多麻煩,同樣銷售一樣產品,硬是要比別人多花一些
心血,有時在想客戶真的分辦得出好與壞的差別嗎?這幾年下來的觀察,的確有人分得清楚好
還是不好,不過只佔所有客戶的一成不到,應該說約只有5%左右,這樣的統計數字,說真的
的確很令人挫折,畢竟服務是無形的,錢是馬上可以省的,更何況現在經濟不景氣,價格導向
的趨勢愈來愈明顯,不然M開頭的速食龍頭何必打價格戰?有人工作是為了對得起自已,有人
則是為了對得起薪水,有人卻是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薪水,我只能用自己的經驗來陳述,你
覺得你這樣的銷售模式目的是什麼?這年頭有人昧著良心也能賺錢,當然也有人不用昧著良心
一樣能賺到錢,就像保險一樣,有人賣保險的方式是聊天,然後避重就輕的講解一下內容,有
人則是重頭到尾清楚的分析給你聽,連未來的風險都一併講了,你覺得那一種的成交率比較高
?我想大家心裏都很明白。自己當老板不就為了能貫徹自己的意志嗎?只是在銷售技巧和對象
選擇上需要多磨練而已,還有自己雖然當老板,但別忘了…消費者才是你的老板,你可以選擇
值得你去多付出心力的顧客,當然也有點到為止的客人,講少了不代表你不負責,因為很多客
人只要價格,其它的都不在考慮之列,價格對了他就買帳,價格不對服務再好都當屁,我出國
幫公司談生意也是如此,很多完全不考慮服務,因為覺得買了你的東西,服務是應該…先砍價
錢再說,個人經驗共勉之…
說的好阿

為何我說ab店
名牌都搞副牌
代理商公司貨水貨都是他家貨
兩家公司同一倉庫
旗艦店有旗鑑店賣法
雜貨店有雜貨店賣法

同一管道進貨也有同業分牌統一進貨再分貨

真的別忘了消費者才是你的老板

danny0814 wrote:
但別忘了…消費者才是你的老板,你可以選擇
值得你去多付出心力的顧客,當然也有點到為止的客人
MP153 wrote:
其實客人會到某一間店消費

最重要的是 奇蒙子 價錢才是其次

還好吧.....
su723 wrote:
不同行業的銷售行為其實有些不同,不知道該怎樣形容,舉幾個例子抬槓一下吧....

1. 路邊攤一碗50元的餛飩麵,你會殺價嗎? 應該不會
2. 知名的麵店一碗180元的牛肉麵,你會殺價嗎? 應該不會
3. 一台60萬的國產車,你會殺價嗎? 應該會
4. 一台200萬的進口車,你會殺價嗎? 應該會
5. 一間2000萬的台北市預售屋,你會殺價嗎? 應該會
6. 全新店面LV名牌包,你會殺價嗎? 老婆說....你去殺看看吧,幫我帶一個回來...



我也舉個親身經驗~以味全特級醬油為例

1.家樂福-3罐包,特價98元,你會殺價嗎?或是拆開只買一罐...??應該不會
2.頂好-定價42元...你會殺價嗎?應該不會
3.雜貨店,定價30元.....
老闆...好貴耶...我用不了那麼多...可以買半罐嗎
danny0814 wrote:
其實樓主的心情我懂,因為真的是很用心在做這份工作,早期我的客戶也是,常常幫他們考慮
到其它事情,結果反而給我自己增加了很多麻煩,同樣銷售一樣產品,硬是要比別人多花一些
心血,有時在想客戶真的分辦得出好與壞的差別嗎?這幾年下來的觀察,的確有人分得清楚好
還是不好,不過只佔所有客戶的一成不到,應該說約只有5%左右,這樣的統計數字,說真的
的確很令人挫折,畢竟服務是無形的,錢是馬上可以省的,更何況現在經濟不景氣,價格導向
的趨勢愈來愈明顯,不然M開頭的速食龍頭何必打價格戰?有人工作是為了對得起自已,有人
則是為了對得起薪水,有人卻是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薪水,我只能用自己的經驗來陳述,你
覺得你這樣的銷售模式目的是什麼?這年頭有人昧著良心也能賺錢,當然也有人不用昧著良心
一樣能賺到錢,就像保險一樣,有人賣保險的方式是聊天,然後避重就輕的講解一下內容,有
人則是重頭到尾清楚的分析給你聽,連未來的風險都一併講了,你覺得那一種的成交率比較高
?我想大家心裏都很明白。自己當老板不就為了能貫徹自己的意志嗎?只是在銷售技巧和對象
選擇上需要多磨練而已,還有自己雖然當老板,但別忘了…消費者才是你的老板,你可以選擇
值得你去多付出心力的顧客,當然也有點到為止的客人,講少了不代表你不負責,因為很多客
人只要價格,其它的都不在考慮之列,價格對了他就買帳,價格不對服務再好都當屁,我出國
幫公司談生意也是如此,很多完全不考慮服務,因為覺得買了你的東西,服務是應該…先砍價
錢再說,個人經驗共勉之…


網路的無遠弗屆這時又更凸顯出來,如果你抱怨給週邊的朋友,那你只是個訴苦水的朋友,通常會得到安慰,但是網路往往連結不同生活環境的人,danny0814 大這樣的建議在我週邊泡茶聊天的朋友中是看不到的,收獲良多,謝謝

之前使用YAHOO的拍賣,就很氣花了錢卻在網頁找不到一支服務電話可以打(其實他們有的,只是不明列出來),我每天都接到很多詢問專業問題的電話、網路詢問,可惜的是正如danny0814 大大觀察的數據,你熱心的回答之後的成果5%都不到,這是現實的問題,也是我要改變的方向,有了方向就能夠繼續前進了...
~~ 哇系車頂行李架專家 ~~
kenjico_lin wrote:
前兩天你不是還在教育...(恕刪)

為何不敢講..你都說AB店了....有沒有CDE..店嗎

以剛剛舉的例
味全特級醬油賣30元
都已經比頂好的42元~家樂福3罐98元還要便宜了
還殺價喔...還要買半罐喔....

去年在光華商場碰到的
如果你有買WII正版遊戲的經驗

應該知道WII的新超級瑪利現在缺的很...(買過嗎?還是沒買???)
第一批貨當天幾乎是全國賣完

第二批貨到貨量非常的少...少到不是每間店都有
1390元...已經是滿合理的價格
我二話不說買下來...剛好看到一個客人要殺到1300元~店家當然不肯...客人走了
我繼續逛...逛回去..那位客人又回去要買了...
噗...賣完了...

現在好像過了..兩個星期吧..
正版的WII新馬..繼續缺貨中.....

當時看到那位客人買不到的表情....爽

價格合理或是便宜....就不要無理的殺價!!
到最後吃虧的真的只是店家嗎??

在相關討論區看到一堆網友高價收購新馬....爽啊...

su723 wrote:

原本開店想說用專業的態度來服務客戶,所以上門的客人我是有問必答,還弄了網站將專業知識分享出來,但是這專業似乎越來越抵不過沒有店面的網路賣家,大部分上演的就是價格的討論戰,有問必答到最後通常是[你要算我多少?].....或許我的頭腦太直了吧...

看不到你跟客人吵架的話題耶...

通常議價的人一定很多,例如原價3000你少賺一點喊2800『就好』,多少多少『就好』,
聽了感覺似乎有便宜一點,客人也比較容易接受...
不接受就請他找別人,也不用囉唆那麼多,網路那麼多那麼好,他怎麼不去找網路買...

經常在修車,很多地方跑,聽到的價錢都不一樣,但是說法就差很多,
估個價,技術層面都一樣來講,
A說4~5千左右(左右到哪不確定,心裡一定覺得超過5千)
B說4千多(有點肯定的感覺,心裡想可能要4千7~4千6)
C說4千5上下(感覺又比較專業,心裡想就給你修了)
最後我修車店家報多少就多少,客人問多少阿莎莉一點,店家多半價錢也很阿莎莉...
李準基 wrote:
像我朋友做服裝的

最肚爛就是客人不問價錢先試穿
結果一聽到價錢就跑掉

店家這麼說就不對了,做生意本來就有風險,本來就沒有保證賺錢的,
消費者有試用和選擇的權力,難道每個來試穿的客人都得要買才可以嗎?
不願意做服務的工作就不要出來開服務業,這種老闆就是懶,
只想要投入一點點就希望能得到回饋,沒有站在消費者的立場著想,
如果是我,我絕不敢在這種店買衣服。
說實話現在你賣的只要是普遍性的商品
開店真的很辛苦...

很多人真的是去實體店家看東西.試用或試穿完後.再上網比價
開店的人不可能完全不讓客人碰.人家說要買所以要試一下.你能說不嗎?
試玩明明就OK.我就丟一句"我覺得不適合我"...走人
回家上網慢慢比價.....
以我之前買單車零件為例.如果在店家買至少多2~5成
所以我只有對商品實體有疑問時去店家看看.回家在上網比價...

由於成本的不同.網購的價格跟實體價格往往差一截
經濟不景氣的時代.誰願意沒事多花錢??

不如想想實體店面能提供什麼是網路店面作不到的?
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有必要吵架嗎


大不了就是不買或不賣
要怎麼樣讓客人掏錢才是王道
當然不是靠詐騙
上個月有網友要買創見ddr400 512兩條
我說700
他說600
而且還說誠心購買
二話不說馬上加黑名單
根本就不需要說一堆難聽話
還有一個買機殼的
說好400面交
見面後馬上說300要賣嗎?
連回答都懶得回答
轉身就走
和氣生財
買與賣各取所需
根本不需動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