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LPOWER wrote:
既然你要回別人文章...(恕刪)


你知道你講的、你認知的天使計劃多半是錯的嗎?
為何要來誤導別人?
------------------------------------------
我根本沒提到天使計劃的內容,一次也沒提過,只"提供了官網",有興趣的人自然會上去看詳細資料,我向來不多事,直接給網址.....只是一直告知大家有這基金(因為很多人不知道),我一直強調的便是"有創新想創業就去跟政府申請,別借錢去創業,以免負債累累".......這是誤導別人那裡了????


*既然你要回別人文章
你就有義務去看清楚別人的文
不然真的鬧笑話以及讓別人知道你的程度*-------這句話我要還給你,你既然要回我的文,就要看清楚我說了些什麼,不要鬧笑話,以為你像個既得利益者,害怕別人也去申請.造成僧多粥少的效應

jinlin wrote:
你知道你講的、你認...(恕刪)


我也覺得你只是說可以去申請

不知道他幹嘛一直嗆你有多難申請

恭喜他申請成功 但是也多分享成功的要點


不用分享太多"有多難"這種內容 XD
jinlin wrote:
你知道你講的、你認知...(恕刪)

你誤導別人的
1. 說不用還,錯!
2. 申請簡單,你還說老師也說簡單、有顧問就會過,錯!
3. 有顧問輔導通過,錯!


我會告訴朋友,如果沒有人力,沒有寫過專業的Business plan,不會能言善道,不願意接受(某些)評審屈辱般的詢問,沒有很漂亮的資歷,拿不出專案總額的另外40%金額
千萬千萬不要浪費寶貴的創業初期時間去申請這個看得到很難吃到的專案

REALPOWER wrote:
你誤導別人的1. ...(恕刪)

1. 說不用還,錯!--------------------我說是創業失敗不用還,以免負債累累,但成功了請摸著良心回饋社會(我強調N次了好嗎)
2. 申請簡單,你還說老師也說簡單、有顧問就會過,錯!-------我並沒有說申請簡單,我是鼓勵有心創業的人去申請,是老師說很簡單(以他的專業來講當然很簡單,數學專家也會說微積分很簡單啊,我倒覺得微積很困難),我認為不要因為害怕困難而不去申請,請看清楚發言,我並沒有說有顧問就一定會過,而是老師說他輔導的學生大部份都能過,我鼓勵去上課,政府的課程很多都不用花錢的.
3. 有顧問輔導通過,錯!-------------------------同上,從來就沒說過有顧問輔導就保証會過這句話.這個道理很簡單,有名師來教學,難道人人都能擠進台清交了嗎?

看得到很難吃到?你不是已經吃到了嗎?我同學也有申請到開了間小店.現在打算再開一間店,還要再申請一次,創業唯艱,花精力去申請政府輔助很值得,至少創業失敗了不用負債累累.

滿多人懷著夢想去借錢創業,最後搞到欠下一屁股債,從此人生陷入了還債的悲慘,真的很可惜......政府既然有提供資源,何不去用,不要害怕申請困難什麼的,創業本來就很困難了.
我覺得假設成功了要回饋、要歸還,還是需要比較完整的法規條文,不能說都以良心處事,借錢還錢不同臉的人很多

該還多少比例、利息,就依規定來,覺得不划算就不要借,去另外想辦法

我之前看的都是要抵押的青創或微型鳳凰,所以提到這種不必還的,我不是說不相相信,只是若相對嚴格,那表示風險也高,若是國家的錢去放,審嚴一點當然好,若真的超級不好審,久了傳開也沒人去借,再看看會不會放寬標準,可能頭幾批的創業勇士會吃些悶棍,但是我覺得這也是創業的困難且要自己負責、打聽的地方
基魯菲 wrote:
我覺得假設成功了要...(恕刪)

我有貼官網網址,你有興趣可以研究一下!裡面東西很多,可以花點時間看.

這篇文你也可以參考一下,http://ideax.com.tw/dl4/
(2014年的文,你有興趣的話可以比對官網,看某些規定有沒有改)

節錄:這回饋的意思不是借款還錢,而是在你收到政府最後一筆補助款項後起第三年至第七年間,擇任一無累積虧損之年度,依該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書所載淨值總額之5%作為本計畫回饋金.

新創事業能撐過三年的存活率......我上課的老師說,很少,大部份都失敗,政府投資的錢就沒了.因為不是借貸,所以就是沒了.申請補助的被投資者當然不用還.
至於回饋,就我所知不管政府有沒有補助,社會上有些企業帳面上是沒有營利的,但實際上卻有賺錢,這些牛鬼蛇神們不知道怎麼弄的,反正他們就是有辦法規避政府,所以我才說真的要摸良心回饋社會.

REALPOWER wrote:
我團隊有申請創貸4000k,天使計劃,SBIR
事情不是你講的那樣簡單
我天使第一次準備半年,原本一百多頁的計劃案濃縮成三十多頁,寫這計劃的包含我們幾個師級專業人士,以及會計師幫忙審查預算合理性...(恕刪)


的確很難,
偶前前公司有拿到SBIR,
創投有找過幾家談,
我們有請財務顧問評估與寫財務/企劃書,
創投一來,就是開始質疑,
財務顧問花很大的心力協助,
前前後後半年,拿到一、二千萬的創投。

而當時公司已有一個功能相對完整的雛型,
有許多客戶在試sample,
即使是這樣,創投還需要看財務規劃書,
半年、一年、二年、三年的規劃,
而且半年的income會盯的很緊,
如果沒有達成,創投們會列入黑名單,
之後再申請創投就很困難。

另外的朋友在國外的募資平台上有成功上架,
做的是Android平台機器人,
也是花了很久時間前置作業,
有硬體雛型之後,才能上架,
目前有募到10萬美金。

台灣的創投相對的保守,
不是那麼好拿。

天使計畫我們沒試過。
http://www.angel885.org.tw/doc/download/doc_20160421113636.pdf

105年申請補助通過的名單,216個裡有註冊公司,也有好幾個是個人戶,105年還有第二季我沒貼,有興趣請上官網查詢.
不是註冊公司的個人戶也可申請的.前兩位個人戶就申請到500萬及700萬了
記得跟我辦房貸 信貸~~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