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跟大陸,你只要有好的想法跟創意,就會有一大堆人拿著錢要投資,美國矽谷的科技公司,大部分都是這樣起家的,現在大陸對於科技或資訊業的人才也很重視,一堆人搶著要投資,這也是託了馬雲的福,當年投資阿里巴巴的股東,股價都翻了500倍以上,有的技術入股,有的資金入股,所以現在大陸一堆有錢人願意拿錢投資有潛力的年輕人,甚至是到台灣挖角大公司的骨幹,提供資金幫助頂尖的工程師在大陸創業,還配股給他們(技術入股),主要也是受到阿里巴巴的影響,加上矽谷的傳奇故事也一直在流傳....
台灣不一樣,你要是有技術,有創意,初期就算你創也成功,很抱歉,公司也賺不了多少錢(市場規模太小),所以沒有人願意投資年輕人,更多的是跟你惡性競爭,等你公司負債累累,再收購你的公司,讓你變成他公司的大將(鴻海不也是這樣)..
這是因為台灣的歷史環境,台灣地小,人稠,山多,幾百年前就是因為搶水源(台灣陡峭,沒水庫時蓄水不易)產生分類械鬥,這是歷史共業,大家只希望自己是唯一發號施令的人,因為生活的競爭壓力太大,寧願獨占也不願意分享,這是我們台灣的傳統..
想反的美國跟大陸,市場太大,情況完全相反,只要你有能力有創意,就有人投資..
這會造成甚麼影響,就是創業失敗的代價,台灣創業失敗會很慘,可能負債累累,你的人生就此完蛋,不管是你自己的錢,父母的錢,或是借來的錢,有富爸爸最少創業失敗有靠山,況且富爸爸還有很好的人脈,光是那些叔伯阿姨分享一些經驗談,你就贏在起跑點了..
不然你真的想要創業,就從當soho族或是網拍開始,不要一開始就搞實體店面,像我爸的店面租給他朋友的兒子,就是先給一年的免租期,但就算這樣,光是店面裝潢,買硬體,買貨,也是不小的開銷,何況他還是娶大陸新娘,岳父是大陸現任的官員,可以從大陸拿到便宜的貨源(服飾業),第一年也很辛苦,網路打廣告,搞網拍等等也很累,這些錢也都是他父母出的,當然現在上軌道了,但也是因為父母先拿500萬創業金給他..
還有一種方法是邊工作邊當部落客,努力經營人氣,等人氣夠再創業,先從代購開始,也很多人是這樣起家的,現在經濟不景氣,要搞實體店面別傻了,你成本比網拍高,售價就要拉高,就沒有競爭力,除非你賣飲料或是雞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