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雇員到老闆,又將從老闆變雇員了

我的工作,基本上就7-8年是一個轉變
頭7年新鮮人,看股價選公司
雖然收入一年都百萬以上,但問題是沒發展性
雖然在公司地位算是高,但沒職稱也沒發展
剛好親戚的公司有出國工作的機會,就在公司投資了一些錢,出國當總經理
說實在話,薪水很好,每年也分行
整年下來,大概就2-300萬
但沒發展性與個性問題,還是8年後離開了

此時年紀已經不小了,回台灣真的不知道能做什麼
所以就自己開了一間貿易公司
從領薪水到發薪水,轉變很大
因為沒專長也沒優勢,公司常常處在虧損狀態
有3-4年很鬱悶,還有交感神經失調的症狀
不過一直想轉成建商蓋房子賣
4年錢把身上所有的錢、貸款額度都用上
買了許多的土地
還好,當初這個大膽的決定,把幾年下來的虧損通通彌平
今年剛好又來到7-8年
有公司想跟我合作,開拓本地市場
打算增資我公司,然後讓我佔20%的股份,每月薪水9萬
預估股東分紅一年近千萬
於是我又從發薪水的,變成領薪水的

人生轉變真的很大,劇本不是寫好放著
而是你再怎麼想寫自己的劇本
最後還是命運在決定
文章關鍵字
很傳奇,可以多分享一些細節嗎?

例如,現在為何有人要投資您,您目前公司利基點是什麼,

不然為何可以吸引投資,謝謝。
rdcmd worte:
我的工作,基本上就7...(恕刪)


其實這不是壞事如果少了發薪跟經營的操煩而讓身體恢復健康,是很棒的事情。
mascotqoo worte:
很傳奇,可以多分享一...(恕刪)


人們常在想:做生意嘛!就是勤快、服務好、價格低、技術好
這似乎是不變的道理,但實際上並非是如此
如果以B2C是通路和消費者的信賴
說真的,這個是相當難的
通路除了利潤外,交情與提供的資源也同等重要
在這個世上,不太存在有突破性的價格優勢
通常以量大來降低成本
所以一般人是無法介入的
然而B2B就不同了
相同的低價、質優、服務好似乎是必要的
但這是死胡同,因為別人也一樣做到極致
那分別在哪裡?
最重要的是關係!
所以B2B存在單點突破的可能
而且這個是生意的前提
一個行業的供應鏈通常都是封閉的,如果沒撕開這個裂口,根本進不去

但是上面講了一堆,我只是坐著等到撕開裂口的機會,這是運氣跟長久以來的學經歷有關
撕開裂口也不見得能怎麼樣
還是經歷了兩三年的低迷期
關鍵性的改變也是坐著等來的
因為我幾年的在地化,加上我本身的能力
在對的時候遇到對的人
然後展現出自己的實力,也要顯現出自己的弱點
這樣才促成了這庄的合資案

我說的這些,都跟書上寫的不一樣
長篇大論的,通常是大企業的思維
而一般人根本用不上
做好準備,等待機會,還有然後如何做到最低的安身立命方式
這些才是根本,後面的都只是枝末的花開
千萬別捨本逐末

其實這些過程還有很多觀念和手法,有人問到點了我再解釋
decisiveman worte:
其實這不是壞事如果少...(恕刪)


其實看開才是一切的解藥
已經看開了,無所求
rdcmd worte:
其實看開才是一切的解...(恕刪)



感謝您!聽您說,有點感覺了!

有機會在聽您的高見,感謝您。
mascotqoo worte:
感謝您!聽您說,有點...(恕刪)


現在流行庶民,所以要說大家聽得懂的話
什麼企業精神,什麼團隊合作
其實在賺不了錢的時候,都是狗屁
那些看得到、評估得到的
都不會是你能得到成功的關鍵
因為別人做得比你好
除非你有真正走在前端
否則再多的理論都幫不了你
技術前端、市場前端、觀念前端
但就算你佔到了前端,沒有足夠的實力或客觀因素保住你的優勢
那也只是死在沙灘上的浪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