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創業七年 分享一些台灣想創業者諮詢的問題

自己本身在大陸+香港創業7-8年了
在香港有5家公司 在維京群島有一家離岸公司
最近疫情剛好回台灣 也仔細思考了一下7年來做的種種事情
隨便打打一些字 將就看看

遇過蠻多台灣朋友諮詢一些問題
發現很多人對網路銷售都有一塊盲區
永遠認為 "價格沒有優勢 利潤太低" 就做不了
或是 "已經有別家在賣了 他家價格很低"
這往往是最嚴重的問題

7-11的價格也沒有家樂福便宜 為甚麼這麼多人還去7-11買?
家樂福一箱麥香奶茶才多少錢 為甚麼一堆人去7-11買?

電子商務成交因素有很多 流量 價格 服務 用戶痛點 商品介紹內容圖片都是


哪怕同一個平台 誰說只能比價格?
好比我看過日本代購某電器的(小電器) 他家價格比大多搜索平均都貴
但是他家打了一個招牌"保固期限內 壞了免費幫你帶去日本送修 你只需要負擔國內運費"
這是不是就是一個海外代購電器的用戶痛點?
是不是也是一種引流的手段?

還有 這個世界有千千萬萬種人
有些人就要買全網最低價
有些人就要買價格最高的(認為比較有保障)
有些人就要挑大店買
有些人就要挑小店買(認為大店都賺的多 小店剛創服務會比較好)
有些人修BMW就要去原廠
有些人修BMW就要去隨便的車行
有些人修BMW就要去雙B專修店

想賺錢的人永遠會去想出路 而不是用各種理由說做不了

我看過太多人 操著一口專業術語(各種英文簡稱分析) 來分析說所以XXX不可能賺錢
或是花各種冤枉錢去上奇奇怪怪的創業班(很多都沒意義)
真的 想創業如果連很多基本的都要花錢去學而不是去研究
那還是建議穩定工作比較實在
還有一個人專不專業是看他腦袋有沒有東西能說出來
而不是用一些英文專業術語來包裝自己的用詞
真正當老闆的聽兩句就知道你腦袋空空的

然後 我認為創業唯一的條件就是要有足夠的熱情
可能很多人看這句話就像小學看到那種努力總有一天會成功的那種廢話一樣
但是這確實是我創業七八年看過許多一樣是創業者的結論

別說什麼我沒錢 沒資源 沒人脈 沒經驗 沒學歷(我創業的時候就是這些都沒有)
沒錢有沒錢的做法 資源人脈是靠自己去尋找累積
經驗學不到 學歷跟創業沒一點點關係

其實想寫的很多 暫時想到這些隨便寫寫
如果有想問問或交流的可以一起討論
由於想到什麼寫什麼 也有碎片插入
所以看得不舒服見諒
有感,期待續篇。
想起了小時候窮和尚跟富和尚要去取經的故事
lcy3004 wrote:
我看過太多人 操著一口專業術語(各種英文簡稱分析) 來分析說所以XXX不可能賺錢
或是花各種冤枉錢去上奇奇怪怪的創業班(很多都沒意義)



如果看了一本書,或是上了哪一門課保證可以賺大錢,不管這本書賣多少錢,傾家蕩產都有人要去買吧;如果課程那麼有用,那還需要打廣告嗎?

我常常分享一個關鍵字廣告的行銷電話。
電銷:『上了關鍵字廣告,客戶自動上門來...』
我:『那你趕快去上阿,還打電話來吵我幹嘛!』

創業沒有特效藥,沒有銀子彈。
等您成功了,放的屁都是香的,別人幫您寫的創業故事,可能連您自己都沒聽過。
本生物已配置全天候戰鬥系統~ 手機不通、Skype 離線時,請託夢,或留言!
感謝分享~~
感謝分享,期待續集 +1
感謝分享,敲碗續集+1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