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寫SHARP AQUOS zero這篇小試用前,也稍微爬了一下日本發表當時的報導,在幾篇訪問中看到開發者提到,在開發AQUOS zero當時他們做了三個設定:輕量易拿的設計、漂亮的畫面及聲音、高階的規格及效能。
第一個輕量化非常明顯,做到了,而且在市場上很有特色。
第二個漂亮的畫面,也有做到,但漂亮的聲音,我個人試聽後給他70分,層次感有,但少了一些舒適跟精緻感。
第三個高階規格,其實也有做到,但Snapdragon 855手機可能三月後就會陸續上市,這個時間點來看,搭載S845的AQUOS zero雖仍在高階群,但也不能和之後的新機們並列比較。
但大家看完三個設定後,有沒有覺得少了什麼?
對,少了相機,或許是因為AQUOS zero還是前後單鏡頭,所以並沒有特別強調拍照上有什麼特別的功能,功能上還是搭載了基本的AI偵測、OIS光學防手震、4K、1080p/60fps錄影...等,但拍出的成品的確較為一般。
那麼關於AQUOS zero的特點表現,後面簡單來看看囉。

規格上可以注意的是:它只有單卡,不支援雙卡待,也沒有3.5mm耳機孔。
不過有防水、台灣LTE全頻及各家的VoLTE及VoWiFi。
▌外觀、開箱
AQUOS zero的包裝裡除了手機,還有3.5mm耳機、3.5mm to Type-C轉接線 (而且還蠻長的)、充電器、扁型的Type-C線,以及卡針,沒有內附保護殼。

內附充電器輸出是5V-1A...呃...完全不是快充的充電器


(更正)
AQUOS zero支援USB-PD充電,如果想要快一點的充電速度,可以另購PD充電器。
這裡用蘋果30W的USB-C充電器做充電紀錄,發現前一開始會用8.8~8.9V-1.2A,約11W左右的功率充電,到了約56%以後,就降到8.9V-0.8A/ 約7W左右,從0~100%大約花了2個小時半。
充電過程中偵測到的溫度也多半在30度以下,這充電溫度控制得很不錯,應該就是官方提到的,用並聯充電方法,同時使用二個充電IC來抑

使用PD充電器(至少說使用蘋果的USB-C充電器),前段跟中段的快充,雖然沒有到非常快,但都會比包裝內的充電器要快,這裡的數字是應急時充10分鐘約15%,充30%有38%。

另外雖說不支援QC3.0的快充,但試了用小米的QC3.0充電器來充時,也經常有7W左右的充電功率。

因為背蓋不是玻璃,沒有附保護殼裸機用....可能還可以但仍不建議。
試著用硬幣和背蓋刮擦,不會有破壞性的刮痕,但會有磨痕,但這磨痕正面看看不到,拿偏一點反光才看得到...不過背蓋是一回事,摔落時有個保護側邊跟玻璃的東西也好,幾個賣手機的購物網站都沒有一起賣殼,可以另外去蝦皮找找看。

AQUOS zero螢幕有6.2吋,但重量只有146g,真的是非常輕,強調這特點乍看好像弱弱的,但一拿起來馬上就會很有感,拿久了之後輕量的好處會更明顯。可能要小心放口袋不見了也無感


但它用哪些東西來達到輕量呢?
主要是OLED螢幕、鎂合金側邊框,以及塑料材質背蓋。
OLED螢幕少了背光模組,既薄又輕這大家應該都知道,側面用金屬框加強強度外,選擇鎂合金也可以減輕重量,再來就是背蓋,採用了「芳綸纖維」這個材質,這種塑膠材質有高強度,高彈性、高耐熱性、高耐化學性的特性,且減輕了很多重量,另外它的電波的穿透性也很好,之前看過一篇報導提到,因為5G會使用頻率更高的電波,因此裝置要採用容易穿透的材質,玻璃跟芳綸纖維都有被列在5G手機背蓋選項裡。
不過電池容量(3130mAh)跟同樣是6.2吋的幾支,比方OPPO AX7(4230mAh)、ZenFone 5(3300mAh)、Galaxy S9+(3500mAh)相比也比較少。
這次AQUOS zero用了瀏海屏,雖然前面只有單相機,但瀏海還蠻大一塊的,加上瀏海上還有一點額頭,上方就顯得有點大一塊,不是很精緻乾淨(現在看來這邊框也不算很窄)。鏡頭旁有指示燈,

而且奇怪的是沒有內建隱藏瀏海的設定,幸好這類軟體還蠻多的,到Google Play上搜尋Hide Notch,就可以找到很多,我這裡是安裝Notch Remover這套,再配合內建設定裡的引導覽列,可以讓顯示面積大一點。

螢幕兩邊有一點曲面,其實這曲面裡大部分是邊框,所以誤觸是還好,倒是這幾天試用時覺得它的觸控很靈敏,有時還沒碰到icon就開啟了,或是瀏覽網頁時只是輕輕碰上想要滑頁面,它卻以為我要選擇文字...

AQUOS zero有單手好滑的全螢幕手勢嗎?
算有,就是Android Pie有的:上滑停頓叫多任務畫面,底上滑叫出導覽列回桌面或返回,以及在指紋辨識器下滑拉下通知...等。但它沒有的是從左右滑進來切換上下一個程式。不過在這種大螢幕手機上,我是都直接安裝比方「簡懸浮」這種懸浮球App來用了。

AQUOS zero的鎂合金側邊框很特別,是凹進去的,而且原來這樣可以讓手持更穩一點,完全不會滑。

看一下側邊有什麼....
很簡單的單SIM卡槽、Type-C埠,以及底下喇叭,這底下喇叭和上方聽筒一起組成AQUOS zero的雙喇叭,並內建Dolby Atmos音效,影音部分後來來看。
- 左側
- 右側
- 底下
- 上方
- SIM卡槽

▌螢幕、影音
剛在看側邊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AQUOS zero正面背面有一點點圓弧形狀,朝螢幕中心微微隆起,整支是紡錘/眼睛(?)狀的。官方說這設計適合手指自然移動觸控。
不過我操作時,倒沒有覺得這一點點圓弧有讓手勢自然多少,反而戶外反光增加了不少...而且它螢幕最大亮度在戶外看覺得有點不夠,再加上反光十分干擾,白底畫面還好,深色底畫面...還蠻不行的。

SHARP AQUOS zero的螢幕是自家生產的OLED螢幕,螢幕解析度538ppi,同時有也導入自家的「Rich Color」顯示技術,這調校讓畫面可對應100% DCI-P3廣色域(這也是目前很多OLED手機支援的規格),標榜忠實顯示原色,可以平滑的再現自然色彩。並支援顯示Doiby Vision這個HDR影像格式,若影片支援,就可以在AQUOS zero上看到HDR高動態範圍的畫面,比方Netflix就有支援Dobly Vision的HDR串流格式。
好,總之來看畫面。
其實一打開AQUOS zero時,覺得它的白底有點偏冷偏藍,後來發現在顯示設定裡,可以開啟「清晰畫面」這個東西,就可以將白色調得暖一點,兩種不同的色調可以看自己習慣調整(但為何清晰模式是適合中老年人XD)


預設是較冷的色調,下面的畫面就用預設色調囉,色彩濃度還蠻適中的,不會過度鮮豔,膚色也不會太偏紅。

要觀看HDR影片時,也有三種模式可以選擇,以及將標準影片軟體強化出有HDR的效果。

看Netflix的影片並開啟電影HDR、關閉虛擬HDR的差別...好像...不是很明顯,可能畫面不對..。

聲音也支援雙喇叭以及Dolby Atmos音效,這音效可以作用在手機所有音效裡,有沒有開差很多,開啟之後會覺得聲音整個打開了,有立體感多了,不過設定放得蠻裡面的,在設定--音效--進階裡面。
預設是開啟的,有動態、電影、音樂、自訂四種模式,想要聲音再亮一點、低音重一點...等,可以再自己調整,沒特別偏好的話,就是選用動態模式,讓它自己確認內容並進行自動調整。

套用Dolby Atmos之後,聲音的音量、開闊感跟立體感都加強很多,看電影時裡面的各種音效也出得來,有層次感,是很不錯的體驗,但音色並不算漂亮,仍然是高音偏多那種,聽久了,一部電影兩個小時看下來,會覺得聲音不夠溫潤,高音還是偏有點乾乾的。
音效是好的,但音色一般。
▌拍照
AQUOS zero搭載的是2260萬畫素單相機,單相機可以玩的模式比較少,無法提供無損變焦、人像或超廣角之類的功能,且它也沒像Pixel手機那樣,用軟體做到雙鏡頭可做到的事,照潮流看來,我認為這是缺點,但就需求看來是不是缺點,大家可以自己評量。
拍照模式裡也有AI自動場景,可自動辨識花、食物、狗、貓、白板、夕陽...等九種場景,算基本。此外也有可手動調整白平衡、ISO、快門、對比、色調、銳利度、對焦距離的手動模式。
底下雖然有附上一些建議模式,鮮豔、逆光...這些,但手調效果不如自動細膩自然,試用時是很少用,不過它還是有提供。其他還提供最大240fps慢動作錄影、縮時攝影

設定裡可以看到有自動HDR以及智慧構圖,智慧構圖是會自動將你拍得歪歪的照片喬正,或是拍人時會自動幫你做比較適合的裁切,這還不錯。另外輔助格線的樣式,是我看過有史以來最多種的。

拍照時畫面上會顯示模式及自動對焦框,對焦上有一些問題,看完試拍成品後一起來整理。

【戶外或光線較好】
- 1-/125s ISO43 f1.9
- 2-1/800s ISO28 f1.9
- 3-1/160s ISO28 f1.9
- 4-1/100s ISO61 f1.9
- 5-1/30s ISO238 f1.9
- 6-1/30s ISO181 f1.9
- 7-1/50s ISO52 f1.9
- 8-1/30s ISO62 f1.9
在戶外拍草地時雖然非常陰天,但照片顏色比眼睛看到的還是淡很多。後來在室內故意拍攝多彩的東西,發現就蠻正常的。所以不能說它色調不好或白平衡不準,應該說在陰天下對綠色的判斷有一些不準,它的AI辨識也沒有訓練到這塊來做更好的調整。
【夜間或低光】
- 1-1/15s ISO403 f1.9
- 2-1/15s ISO427 f1.9
- 3-1/20s ISO255 f1.9
- 4-1/30s ISO246 f1.9
- 5-1/8s ISO423 f1.9
- 6-1/15s ISO269 f1.9
- 7-1/10s ISO412 f1.9
背光或拍到天空,亮度反差大時,它會自動啟動HDR,修正效果看來下手較輕,但往好處來說是保留自然。
【內建的模擬散景】
模式裡有一個散景模式,這看來是拍攝不同對焦後合成的照片,但畢竟不是雙鏡頭,效果跟自然度就差強人意。
這模式可以事後改變對焦點跟背景模糊程度。

拍照畫質以Snapdragon 845這個等級的手機來說...相當普通,說嚴苛一點,看來跟中階機還比較相近。拍紅花或陰天下,白平衡沒有掌握得很好,這很多手機現在都以AI辨識後來修正,AQUOS zero還沒做到這點比較可惜。
夜間或低光照的照片雖然噪點控制不錯,但畫質清晰度就不太理想了。
====================
錄影時也有提供自動、手動、黑白等錄影模式。

它最高可拍攝4K,或是1080p/ 60fps的影片,錄影時也支援光學跟電子防手震,不過兩者只能擇一使用。試拍後是電子防手震效果較好,在4K跟1080p上看起來都有作用,但4K震動的感覺還是比1080p明顯大。

設定裡有個畫質選項,預設是H.264,其中一個H.265是較高的畫質,但沒有壓縮檔案,比較了一下,這H.265畫面比H.264的銳利,下面的錄影都是選擇H.256格式。

看一下4K的畫質吧,天氣陰陰的請見諒(或忽略Orz),畫面帶到天空時還是會有測光變暗的狀況,另外雖說是4K...但老實說,覺得看起來不像...Orz...雖說可能跟天氣也有關係,但畫面裡的建築物、樹叢線條是糊的,這就很不像4K了。
另外也看一下步行間光學防手震和電子防手震的效果,
相對於光學防手震,很有修正的效果,畫面不會晃得那麼厲害,但走動間畫面還是會有頓一下頓一下的震動感,而且畫質...不行...(也附上4K+電子防手震看看效果,雖然沒有搖晃,但震動的程度我覺得不能說有防手震了)
▼錄影用光學防手震
▼電子防手震
V
▼4K+電子防手震
===================
AQUOS zero內建的前相機是800萬畫素,有自動、手動、及簡單的建議模式。
自拍時的美顏工具還蠻多的,也有模擬的散景、自動HDR可用。

不過自動模式自拍時,發現色調非常淡,我本以為是不是辦公室背景本來就沒顏色,但換了跟黃沙發綠抱枕合照,發現一樣怪怪的...[抓頭],臉超白倒是真的。想要色調正常一點,也不是沒辦法,選用手動模式就行了,但這樣就沒有美顏了...
經過HDR修正的背光自拍會好一點嗎?
顏色有比較正常了,臉部修正程度也是自然路線,不過背景有出來了。
拍照試下來發現...拍照果然不是它的主力功能

畫質清晰度不像Snapsragon 845這等級的,另外有時對焦框雖然呈現藍色了,但成品不一定是對到焦的,需要手點一下才真的有對到,低光時對焦速度也有點慢。發現它對光線要求蠻高的,雖然有OIS,但夜間拍照時,有的還是會手震。
表現不錯的應該是美食模式吧...色彩還蠻討喜的,另外就是有一點廣角,拍風景構圖比較好看。
▌電力
前面有提到它的電池容量相較其他6.2吋的手機來說算較少的,那麼實際用用看呢?將螢幕亮度固定在50%,以WiFi連線上網、看影片、玩遊戲做一下電力記錄。用電量算正常,上網、看影片一小時大概都12%左右,還好不算特別耗電,玩遊戲雖然用電較多,但也都還在正常範圍。

AQUOS zero的建議售價是1萬9990元,寫稿當下網路上的市價也接近,約1萬9400~1萬8000多,然後訴求跟某些規格比較接近的Xperia XZ3,現在市價則在2萬出頭到2萬2000之間都有。(如果是這樣我可能會選XZ3,因為拍照較好、音質喜歡、雙卡雙待、有無線充電...等)
但值不值還是要看大家喜好, 或許可以從下面的優缺點,套用自己的需求去考慮囉。
【優點】
手機真的很輕,也薄,好手持之外,放口袋也不會有重物感。
螢幕顯示品質很不錯,當看到黑底影片時更漂亮,SHARP也把色彩濃度調得很適中好看。
有雙喇叭,加上Dolby Atmos音效之後看片效果相當好。
【缺點】
相機表現不佳,其他Snapdragon 845等級,或2萬元價位的機種中,不乏拍得更好的機種。
螢幕最大亮度在太陽下會不夠用,而且螢幕設計在強光下也容易反光。
保護殼之類的配件不好找。
觸控有點太靈敏,容易造成誤觸。
沒有雙卡雙待。
看來功能上它是比較強調視聽娛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