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一直以來,我都相當愛護我的老車,1992年TOYOTA CORONA,簡稱老可,雖然車子老歸老,但是動力還是很優啊,只要右腳敢踩,它就敢在高速公路上拚掉別人的車給我看,沒事跑個 140KM 不是問題,而我,也毫不吝嗇地在它身上套上許多好的配備:

閃亮亮燈眉、OSRAM 極地星鑽大燈、4300K HID霧燈、全車FSK冰鑽隔熱紙(前擋F20+車身FX7)、訂製加厚雙色網眼椅套、數位電視(隱藏天線型)、DVD+USB MP3 音響組、倒車攝影+導航組、目擊者二代四鏡頭行車紀錄器、加大鍛造碟盤 & brembo卡鉗、YOKOHAMA輪胎(EP-400,195/45/16) & 馬牌輪胎(CPC5,205/45/16)都用過、改避震降車身、負離子空濾、GPS 測速、全車 DIY 隔音……等的改裝毫不手軟,超多人都笑我說這台是"旗艦版中古車"吧!!

當然,老車嘛,修東修西是很正常的,只要不是動到引擎,其他任何部品的汰換我都認為挺正常的,即便買新車這些也都會遇到啊,只是老車就每半年換這換那,而新車嘛,用高價換取前五、六年的輕鬆罷了,所以不管親友怎麼勸我,我仍是甘願把老車的安全升級但卻沒想要換車。

2015.03.09,正準備出門上班,老可卻突然在車道上熄火,頓時動力完全喪失,我只好選擇在沒有辦法煞車的情況下,賭一把,直接讓老可從車道上倒退回地下停車場,還好我後方沒車,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請熟識的保養廠趕緊來我家救車,診斷後是四年前換新的啟動馬達掛了,雖然老可經過維修後瞬間復活,但我知道下一個要動刀的地方是變速箱,這下我就猶豫了,引擎和變速箱是我的維修底限,引擎去年動過半身手術,雖然恢復動力十足的模樣但卻聲亮如洪,現在變速箱也即將要壽終正寢,我該再繼續這樣修下去嗎? 可是愛了這麼久的老婆,我又何忍與之訣別~

幾經掙扎,副駕座的主人發話了:「該換車了,既然今天都請假了,那我們去看新車吧!」,就這樣,老可當場被宣告其地位即將被新歡取而代之。

請相當熟識的保養廠老闆代為介紹汽車業代,但老闆只熟悉 Toyota 的業代,可是他自己卻不推我再買 Toyota 的車,原因無他,現在的車不如以前,很不耐,哩哩咂咂的問題修到保養廠都很無奈,比較起來,Sentra 的故障率低得多了。身為同個俱樂部的保養廠老闆相當熟悉我的個性和開車習性,既然專業的都這麼說了,我當然選擇尊重專業,馬上透過他找朋友推薦 Nissan 的業務,當天下午就直奔營業所賞車去,但因為過程後來不是很舒服,所以我就不公佈營業所的名字。

其實那名業代(稱為甲業代好了)服務態度不會差,也知道是透過介紹上門的客人,更知道我其實沒做功課就直接去賞車,現在有什麼車系都還不了解,所以當下馬上做了一番詳盡的介紹,過濾了部份條件和配合個人需求後,我鎖定 1.8 車型,Super Sentra 中大型的車體深得我心,然後看中 Super Sentra Aero 版,然後甲業代馬上安排我試駕 Super Sentra Aero,截至目前為止,我對這位業代的滿意度100分!!

關起車門後,Super Sentra Aero 帶給我的寧靜感讓我驚豔,當下心想:『我的老可做了隔音工程後的效果不過如此,那這台車之後再加做隔音不就更爽?』,舒適的座椅讓我不禁泛起微笑,後座乘客馬上滿意 Super Sentra Aero 的空間和舒適座椅,市區試駕 15 分鐘左右,除了起步較無力感之外,變換車道和路感回饋都讓我滿意,透過後視鏡偷瞄,陪同試駕的乘客正舒服地欣賞窗外風景中,然後業代選了個地點要我做急轉彎 U turn,我倒讓我驚訝,我說不好吧,這畢竟是你們的車。 業代很豪氣地說:不用怕,試駕車就是要拿來操練的,放心,好好體驗。

於是乎,在業代的不斷鼓勵下,一個空曠雙向道,當時表速快 40KM,方向盤猛打到底急迴轉,喲喝,整台偌大車身就這麼輕輕巧巧的迴轉完成了耶,轉距很小啊,不像老車要倒車再轉一次,當下我心裡的小天使馬上點頭如搗蒜,喜歡上囉!

之後回到營業所,雙方開始談配件 & 車價,業代拿出售價階梯表,看了看配備差異後,我一開始開口就說我喜歡 Aero 旗艦版,業代卻極力鼓吹豪華版再加購配備就好,卻沒多告訴我為什麼選豪華版就夠了,所以我還是堅持喜歡旗艦,那好吧,消費者至上囉,甲業代終於願意尊重我,雙方開始就售價和配備開始展開各自價格拉鋸技巧。

甲業代給的菜單如下:Super Sentra Aero 旗艦版 87.5萬 – 業代折4.5萬,送:
1. 全車 FSK 隔熱紙(前擋635 + 車身701)、V-cool or 3M 的三擇一,我選 FSK,所以其他二個品牌忘記是什麼規格的紙,但業代不給加價換 FSK 冰鑽系列。
2. 全車蜂巢防水踏墊
3. 四門晴雨窗
4. 防盜器
新安丙式險2萬+領牌稅金$1.2萬+貸款設定費$3,500
以上合計:86.55萬

在我猶豫菜單之時,甲業代突然跟我說三義廠有一台 Aero 旗艦版的領牌車要售,1月領牌但非試駕,剛好是我喜歡的版本 & 車色,售價又更便宜8萬,叭啦叭啦的開始一堆推銷,多搶手又多搶手,再另外加送我白金踏板,含保險+領牌合計 $75.75萬就好,一樣是我要的科技旗艦版喔,要我當下做決定,但我很堅持要先賞車再說,甲業代就要我先下訂,這樣他才能把車調上來讓我看,我當場不願意下訂,但甲業代又說下訂不見得就要買,我不喜歡了一樣可以退訂,甚至於之後不想買 Nissan 的車也都可以全額退訂,於是乎,我就先花了$3000訂下那台領牌車來瞧瞧。

=================================
但我心裡總隱隱的覺得我是不是太衝動了,所以我決定再踏進 Toyata 營業所去認真看看其他車型,但為求公平起見,我直接選看 Altis Z 版,但夜間自動上門的客人,就成了新手練兵的肥羊,T業代才剛到職一個多月,一臉菜,但我想想此行是賞車嘛,誰來接待都好,看車最重要!

一坐上 Z 版的主駕座時,我馬上凝起臉,和隨後上車的同行友人無聲地對視一眼,『好硬!』,是我們當下的第一個感覺,然後儀表區的設計讓我覺得偏老派,沒有帥氣動感的 fu,再轉到後座去試試,挺、硬、薄、好塑膠,是我當下的感覺,然後我再繞行車外一圈四處觀看,刻意敲一敲後葉子板,鏘鏘,過於清脆的鈑金聲響讓我皺起眉頭,跟我下午敲過的 Aero 版差很多啊,Aero 版明顯沉聲許多,這時候菜鳥T業代就湊上前跟我攀談,產生了以下有趣的對話:
T業代:「怎麼樣? 我門的車款很棒吧?」,一臉自信滿滿。
我:「我覺得車椅比較薄耶!」
T業代:「對啊,但是我們車室空間夠大。」
我:「是啦,車室空間是還 OK,可是我覺得坐椅比我的老可還單薄的感覺,有點硬,不是很舒服。」
T業代:「這是我們特別設計的喔,坐椅做的薄一點就可以偷出車室空間,後座更明顯對不對? 車室空間很大齁?」
我卻明顯地差點暈倒,座椅比不上對手舒適是缺點吧,怎麼還可以在客戶面前說這是『偷空間』的設計? 那對手車款座椅不用偷料又可以讓車室空間更大,我還選你 Altis 幹嘛? 請問你這樣介紹是要賣給誰啦? 但為了維持風度,所以我仍不動聲色地與之打哈哈,然後再敲敲鈑金,不等我發話,T業代馬上開口:「很脆的聲音齁? 我們家的鈑金薄,所以夠省油,但是放心啦,不會影響安全,我們的車體結構相當優秀……」
我又差點暈倒了,光『我們的鈑金薄……』這句話一出,後面地我就聽不進去了……,安全不是放在嘴裡說放心我就真的敢放心的耶~

但我還是預約試乘,不管菜鳥業務會不會說話,我該自己親身跟 Altis 來場親密接觸,這才是最真實的感受。 然後我選擇跟 Sentra 相同的試乘路線,一樣不超速,但是在能的情況下油門也不會去省,打個方向燈變化車道也是一定要體會的,更是選在同路段測試 U turn,這才公平啊,對吧?

一路上,Altis Z 的表現一直都飄飄浮浮的,路感很跳,屁股也都能感受到台灣永遠不會平坦的馬路感覺,這種一直微震的感覺讓我不是很喜歡,而且變換車道的時候,車子給我的感覺是瞬間滑移過去,所以方向盤還要快速回拉一下,免得飛太遠,T業代說這樣才是駕馭感受啊,我卻怎麼樣都覺得是在危險駕車?

到了 U turn 點,一樣,時速約 40km,一樣方向盤轉到底,哇咧~,轉不完啊,會撞壁,所以趕緊重踩煞車,然後打R檔再來一次,這才把這個 U turn 轉完,業代當場被我嚇到,直說:「痾……,其實開車在路上還是要安全駕駛啦~」,之後就牢牢抓住車窗上的把手了……

我又開始閒聊:「其實 Altis 的最大對手是 super sentra 吧? Altis 貴在 VSC & TRC,可是我開老車這麼久了,我個人覺得循跡防滑不見得有效啊,換大顆有力的碟盤,用撥水性好的輪胎和方向盤握緊控制好才最實在,像我的老車在高速公路上壓水都不會打漂。」,其實我是故意這麼說的,我承認我是放了點心機進去,目地是想看看 Toyota 的業務要如何說服對 VSC 沒什麼感覺的客戶。

正當我滿心期待業務給我一個專業介紹的同時,T業務回答了:「對啊,我個人也覺得那個沒什麼,只是噱頭罷了,真的像你說的,用條好輪胎,加強煞車碟盤,方向盤抓緊控制好其實就夠了,像我爸的車也沒這些高科技,滿街跑的車也沒幾台有循跡防滑,不也都沒事,所以其實循跡防滑那些真的沒什麼。」

當下我啞口無言,『顧客至上』不是讓你什麼話都順著客戶的毛摸吧? 如果循跡防滑沒什麼,那 Altis 的價值在哪裡? 原廠不是專業交案嗎? 把原廠要你說的台詞背出來讓我認識有這麼難嗎? 所以最終我還是不知道 Toyota 是怎麼跟客戶介紹它自身的主動式安全系統。

回程有點塞,我乖乖地開車,但又意外發現怎麼 ECO 的綠燈動不動就亮一下,而且車子的動力怪怪的,頓咧頓咧,我沒開啟 ECO 功能啊,遍尋不到 ECO 起閉開關後,我主動開口詢問業代,T業代很是得意地說:「喔,那是我們家的貼心設計,ECO 不用開起來,它會依據油門踩踏狀況自動啟動。」,哦~,是喔,難怪我不能急下油門和急煞,好吧,這也可以啦,習慣了就好。

試乘結束,我只覺得一路都坐得不是很舒服,清楚的風切聲,等紅綠燈的時候,隔壁摩托車的排氣聲浪清晰可聞,途中被一台飆仔快速超車而過,Altis Z 竟然小晃了一下,讓我有些驚訝。回到營業所,下車關上車門後,轉頭看到後座友人的臉色不太舒服,我悄悄的問怎麼了? 她一臉臭的瞪了我一眼:「我暈車。」

啊? 我一路上沒飆啊,怎麼會暈車? 友人才說不關我的事,是車身飄移的感覺很嚴重,浮浮晃晃的,後坐感覺更明顯,才 15 分鐘的車程讓她恍如乘船般,所以整個就不舒服,本來當場想走人,但耐不住我說坐下想聽聽售價的要求,所以友人才又再次踏入營業所。

我一直要看 Altis Z 影音版,T業代卻一直要我看經典版或是雅緻版,一直說這二個版本就夠我用了,怪了? 他是從哪一點因素上判斷哪個車系夠不夠我用的? 我花了快 20 分鐘堅持只喜歡Z 影音版之後,業代才終於接受(為什麼我要買什麼車型還要業代接受? 是他出錢買車送我嗎?),之後 T 業代又開了 85 萬的Z 影音版的菜單給我(含丙式2.5萬+領牌1.3萬+設定費$3500),送前檔隔熱紙(阿車身咧? T業代說要加錢,亂呼攏我!)、防水行李廂墊、防水踏墊、方向盤鎖,送,但是……好了,沒了,說這已經是他的底限了,不能再殺了,天地良心,我根本還沒開口就叫我不要殺,這姿態…我個人感覺有高。

============================
買車要爬文做功課,雖然我已經一時受不住甲業代的鼓吹下了定,但還可以反悔不是? 就表示我還有時間在網路上爬文啊,所以我就決定去看看同事很推的 Lancer io & Fortis。 Mitsubishi官網介紹和照片讓我很滿意,決定預約試乘,結果……,預約網頁故障,填好資料卻一直無法按送出,我就發 mail 跟線上客服反映,過了四天卻如石沉大海般的無人理會,我是故意不跟營業所直接聯繫的,因為我想測試客服態度,結果~我失望了,官網維護都這麼不上心了,客戶發mail 也一點點回應都沒有,比拍賣店家的積極度都還差,這個樣子我能奢望可以獲得多好的售後服務嗎? 所以 Mitsubishi,bye 囉~!

同時也在網路上預約試乘 Luxgen S5 TURBO,L業代挺積極的,第二天上班時間馬上回我電話,約好某個假日試乘,老實說,我喜歡 S5 的駕馭感。很穩的車身,TURBO 的聲浪,怎麼聽怎麼舒服,一直想湧出的源源動力,讓我踩了油門就開心,路感回饋很清晰但不會過震,遇到小坑洞的時候,避震會吸去不少力道,所以駕駛不會有『喀噔』的感受,當然座椅感覺是沒有 Super Sentra 這麼舒服啦,但是比 Altis 的硬梆梆感好上許多,胎皮跟柏油路之間交流的聲音會讓人逐漸熱血起來,我喜歡。

再敲敲鈑金,嗯~,獲得跟 Sentra 差不多的聲音回饋,但在找手煞車的時候,我傻了,在哪兒啊? L業代這才笑笑地說 S5 採用最新設計的『電子式手煞車』,一個跟 PUSH START 鍵差不多的按鈕就在我們習慣的手煞車位置上,一根手指頭按下去,好了,煞好了,這……,這讓我有股不安全感耶~

=================================
這樣子試下來,我既要考慮荷包深度,又要物超所值,還要兼具家庭成員搭載需求,其實我能選的車款不多,Mazda 一直都不在我的考慮名單內,原因無它,因為曾經有個很差勁的馬2 車主臨時變換車道,害後方車輛急踩煞車,咚咚咚…,連撞,害我賠了前車後保 $5000跟自己的前保+大燈,偏偏前車又沒有行車紀錄器,所以求償無門,我只好認栽,從此因為個人執著,開始討厭 Mazda。

Mitsubishi 又不理我; 以薄鈑金著名的 Honda 從到尾都沒進入我的口袋名單中; Ford 很會漏油的毛病讓我不敢恭維; 我尬意的 S5 TURBO 卻因為後座乘客說超級吵,再加上我個人對電子手煞車系統的不太信任,所以只好放手; 那麼看來看去,又只剩下二大天王對打,當時我的老車的壽命有限,在跟時間賽跑和口袋 $$ 有限的壓力下,我必須馬上做出決定,好吧,那就二大車款來比較一下吧,但先聲明,這一切的決定沒有絕對的對錯問題,都是我的個人感受,畢竟是我要買車,當然以我的主觀感受為優先不是?!(意思就是說,請勿筆戰!)
外型:Altis Z 偏向約 20 歲的年輕樣式,Super Sentra Aero 則是偏向年約 30 歲的雅痞,Super Sentra 一般版就真的是艮新好男人形象的爸爸開的,不過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對我來說,都還滿能接受的。
空間:這一點就不用特別說了吧,Super Sentra Aero 勝出。
內裝配色:老實說,Altis Z 的老款內裝與動感外型相當不配,確實讓我大失所望,反觀 Aero 的內裝豪華度和軟性塑膠的觸感確實讓我眼睛一亮。
乘坐舒適:這一點對我很重要,我的車有時候要會載父母一同出遊,萬一老人家也乘坐到暈車,那我就罪過了,Altis Z 明顯的偷料讓我難已向其投票,而 Super Sentra 車系的後座雙出風口正好符合我想讓後座乘客同感舒適的需求(遙想以前一度想改造老可在它的後座拉一個出風源)。
車身大小:其實我一直很喜歡 Camary、Teana 這樣的大型房車,要不是受限於家裡機械車位的容積,不然我更是喜歡 RV 車系,因此在一看到 Super Sentra 1.8 的時候,我馬上眼睛一亮,是啊,我要就是這種 size 的車子啊,而且又是 1.6 的稅金 1.8 的動力,比之 2.0 更划算,反倒是其他同款競爭車型讓我覺得太小,顯不出霸氣。
寧靜度:這一點我很重視,不然我也不必幫老車做全車室隔音了,Altis 的薄鈑金讓它的隔音效果很是失分,回想試乘時,不過就等個紅綠燈而已,隔壁機車騎士的高聲擴談音量竟然可以竄入車室內,著實讓我大吃一驚。
安全性(一):這一點確實是我的掙扎重點之一,但在試乘過 Altis 之後,我對它的 VSC & TRC 卻完全失去信心耶,光開在一般平面道路上就如此輕飄飄,那高速下的車身穩定系統 & 循跡防滑能有多好? 真實試駕的感受讓我對它的防護很沒有信心……。而 Super Sentra 和 S5 帶給我的抓地穩重感讓我比較有放心的感覺,不會覺得隨時會被側風給吹翻的恐懼,心裡不怕手就穩。當然,Super Sentra 車系沒有這些主動性安全配備讓我覺得很美中不足,可是至少我可以不用一直覺得不是很紮實的在開車,真希望 Nissan 能推出升級程式,加價我也一定會去改!
安全性(二):耐不耐撞也是很重要的安全考量因素之一。 在網路上爬不少文,發現 Super Sentra 的Small overlap front 結果評價很差,網路上罵聲一片,不過因為看到發文日多半是 2013~2014,所以我決定去 IIHS 瞧瞧,所有數據親眼所見總好過網路舊文,是吧,順手附上 IIHS 的官方 link,大家有興趣可以去多看看。http://www.iihs.org/iihs/ratings
於是乎,我發現一個好玩的點,不囉嗦,直接看比較表。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發現了嗎? Sentra 的表現確實不優,難怪 2013~2014 Super Sentra 獲得罵聲一片,假設我是 2013~2014 購車,相信我自己也不會選擇這一款車系,但問題是,透過歷年變化,我看了 Sentra 車系的逐年改善,反關最強勁的競爭對手卻是數年如一日,一點點變化都沒有,終至被人迎頭追過。
我的購車年是在 2015.03月,會不會買到 Super Sentra 車體安全性已經改款的車型,我不知道,也或許台灣不會進口安全強化的車體呢。但光是”不斷改善”的經營態度就讓我點點頭,或許是職業病使然,我對於願意不斷思考改進的企業總是多點肯定,反觀年年推出新車系,全台銷售第一,但是安全性卻始終停在原點的 Altis 車系,我不禁停下思考,我該選擇誰?
改裝部品:銷售率=配件部品普及率,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看我對老可不手軟的態度來看,就知道我對新車也一定不會放過,所以對我這個不改裝手會癢的車主來說,萬一買不到我想要的配件或是內裝的話,可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這一點,Altis 遠遠把 Super Sentra 拋在屁股後。

還沒真正進入營業所賞車之前,Altis 確實是我的首選,連熟識、精修 Toyota 車系的保養場推薦 Sentra 的時候我都還是不放棄 Altis,但……,最終 IIHS 的測試報告確實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既然決定車款後,業代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購車環節。好的業代讓你上天堂,不好的業代帶你住套房,在 Nissan 甲業代還沒給我賞車回應時,我請同事介紹他的業代(後稱乙業代)給我,雙方約在 m 見面,乙業代倒是很乾脆的跟我說買車到最後不過就是比價,他不想興起大戰,但是能做的優惠會盡量給我,然後聊一聊,他就推薦我買豪華版就可以了,而且錢難賺,除非我是真的很喜歡 Aero 的外型,不然買一般版本就可以,一連串的分析,連他們家原廠搭載的 Super Media 有什麼缺點都直言不諱,而我在經過幾日的做功課之後,自己也列了一堆我想要的配備,既然對方如此認真分析,那我也就不客氣的拿出洋洋灑灑的菜單,請他算算他可以給我的合理車價,老實說,我在和乙業代交涉的過程中,不大感覺得到急於推銷,這一點讓我很喜歡,沒什麼壓力。

啊~,大家別忘了甲業代啊,我可是向他訂車了呢。 再跟乙業代聊過之後,甲業代過二天終於給我電話,我以為是要約時間賞車,卻沒想到甲業代帶上有些抱歉的口氣跟我說原來領牌車不是 Aero 版,而是一般版,但一樣是頂級旗艦款喔,一樣有我要的 17”鋁圈,HID 也改好了,等等,改? 為什麼要改? 旗艦版不是有搭載 HID 嗎? 結果甲業代才說那是旗艦科技版才有 HID,領牌的那台不是科技套件版,之後一直勸我接受一般版,但問題是我就是喜歡 Aero 的外型和內裝配色啊,再說了,一台業務口中所說只是做業績所以先領牌的車子,落地後沒跑過,更不是試乘車,那為什麼業務要花錢去改 HID?

我心裡的疑惑沒問出口,但是甲業代這樣做事方式讓我不是很滿意,再說了,換成是一般版之後價錢也沒變少一點啊,一樣還是 75.75萬,當我傻啦,花 75 萬去買一台中古車幹嘛? 所以當下在電話中我就直接表明那我也不用去賞車了,再說了,訂單上的車號和車型編號對不上,基本上 Nissan 是交不出這個車款給我,這個合約等於不成立,而且還是 Nissan 違約,我直接要求退訂,請 Nissan 還我訂金! 一講到要退訂,甲業代開始扯東扯西,最後要我給他一點時間讓他去找下一個買家,他再把對方的訂金挪 $3000 還我,這樣他就不用向總公司跑退訂程序……之類的,後續搞了一個月才我才終於拿回我當初的訂金(這些都是後話,在這邊就懶得詳述了,總之,心裡感受不是很愉快)。

好了,扯了一堆買車時的一連串經歷,只是想讓大家在日後購車時有個參考,回到主題,最終我跟很誠實的 Nissan 乙業代交易,我開的菜單他全盤接受,還為了我很堅持要的車牌號碼,乙業代專程從頭份驅車到桃園所幫我領牌,交車時還讓我發現多送小東西,確實讓我滿意,那我就把我的菜單列在下頭,獻醜了。
Super Sentra Aero豪華版(官方售價 74.5萬)
加贈:
1.HID 氙氣頭燈座(原廠燈座歸還,HID燈泡自購),市售價約:$6,000
2.FSK全車隔熱紙 (前檔冰鑽 F20 + 車身701),F20 $12,000- 635 $6000+ 701 $7000=$13,000
3.e-tag 第一次設定費,$500
4.八合一智慧型防盜器,官網價:$9,800
5.備胎+基本工具組,市售價約:$3,000+$1,000=$4,000
6.行李廂防水托盤,官網價:$2,200
7.車內蜂巢式防水腳踏墊(前後座) ,市售價約:$599(組)
8.4門白金踏板,官網價:$4,650
9.力巨人排檔鎖,官網價:$9,800
10.HUD抬頭顯示器,官網價:$4,700
11.左右照後鏡廣角片,市售價約:$500
12.短毛避光墊,市售價約:$700
13.原廠擋泥板,官網價:$1,800
14.原廠晴雨窗*4,官網價:$900+$850=$1,750
15.原廠引擎下金屬護板,官網價:$3,500
16.原廠引擎室平衡桿,官網價:$4,200
17.蝴蝶頭枕*2,官網價:$6,000
18.1000公里保養(五油二水,引擎機油、變速箱油、動力方向機油、煞車油、引擎冷卻水、雨刷水) ,約估:$2,200
19.8” 螢幕+DVD+GPS+DTV+CCD+藍芽,市售價約:$22,000
以上合計共:$752,000
另外計費的有:
領牌約$13,000(我自己選號買牌+2000,實報實銷)
銀行設定費約$3,500(實報實銷)
乙式保險約$27,111(國泰產險,帶6大系統8年無限保固)
保險內容:車體損失險無自負額,竊盜損失險 10%,第三人責任險-體傷(傷害300萬/事故總額600萬),第三人責任險-財損(50萬),另外還有強制險和駕駛人傷害險

所以總的來說,我用79.56萬成交豪華科技版(我自己取的名字),我想……,我的菜單不見得會是最棒的,但是卻是在我能接受的範圍中,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有滿意,當乙業代拿著我自己列的菜單在算車價的時候,我有偷瞄一下,他是拿空車價先折 6.5 萬之後再算哪些配件可送、哪些配件需要貼錢進去,光看到 6.5 萬的折價和他不斷打電話去問部分配件成本時,我心裡就決定是他了,人家是業務也是要賺錢養家,而我們當顧客的也不需要把價錢殺到見骨,和氣最重要不是? 買車不是一時的交易,大家都開心,日後保固好相見。

寫了這麼許多的購車經驗,該是來開箱一下的時候了,以下圖多,請指教!

=====================================================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哈哈, 這不是我的愛車啦, 是我在上面的文中忘記提到,當初在跟乙業代交設的過程中,他知道了我住所機械車位空間很緊繃的問題,乙業代二話不說,直接跟我約時間親自開著 Aero 試駕車來我家試停,業代說,車是他開的,車是他們裕新的,所以萬一刮了與我無關,我也就可以不用考慮這個車系,如果可以無損傷停進去,我再考慮要不要買這一台,真的是好人一枚!!!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3/28 交車,直奔加油站,老闆,98加滿!!!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然後當天立刻淨車去,有拜有保佑,至少開車的時候心安一點。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濃濃的新車味,所以直奔山間散味道去。(其實是想好好的幫愛車拍照)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好大的後車廂,而後行李箱金屬護板不在我的菜單內,但業代仍是,送!
把老可上的倒光燈條移植到 Aero 的後行李箱裡,超亮!
另外...,有看到了嗎? 我把新車綵球和淨車後的保平安紅帶子一起綁在後行李箱裡,既可維持好兆頭,又不會影響美觀。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車室來照一下,痾...,後來才發現師父把保佑用的紅帶子直接綁在方向盤上...(有醜到~)
拗業代送的8"影音組、前檔避光墊、八合一防盜鎖、HUD抬頭顯示器,老實說我相當喜歡 Aero 的車室配色,銀色飾板明顯年輕許多。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既然都是選 Aero 版了,當然要更騷包一點,所以內裝我選了紅黑縫線,坐在裡面就有股想大腳踩下的熱血!
六向手動皮椅,雖然電動的很炫,但是老實說,對我而言座椅一旦經調定後,會再動它的機會微乎其微,既然如此,花錢買電動的幹嘛? 錢啊,省下來買別的!!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Aero 版配置的不是蝴蝶頭枕,所以...,我拗!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業代送的原廠引擎室平衡桿、原廠引擎下金屬護板和交車時另外送的 i-key 原廠鑰匙套。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飲料防滑杯墊也一定要選紅黑版本的啊!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從老可移植過來的負離子空氣清淨機。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把行車記錄器移植過來後才發現因為後檔玻璃角度的關係,所以畫面會出現倒影,進而影響錄影品質,所以敗了後檔避光墊。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相當悶騷的裝上倒車爆亮魚眼燈,在黑嘛嬤無光源的地方,倒車將不會是一件難事。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業代送的廣角後視鏡玻片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車室主燈換上 LED 白光,但照後鏡上方的黃光小燈則是不換,白黃雙光,室內既看得清楚又不至於太刺眼。
但我一直想不通一個手套箱燈光增加不了多少成本,Nissan 為什麼要個偷這個料呢? 所以最後我只好自己加裝磁簧開關,以改造手套箱燈光的問題。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我自己加裝的門邊照地燈,超白光,既能再開車門的時候讓後方人車有所警覺,駕駛和乘客下車的時候也可以藉機看到路面狀況。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至於後門嘛,怎麼可以讓雙前門專美於前啊,所以 Nissan 場徽,上場!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後座雙出風口確實是我決定要買 Super Sentra Aero 的催化劑。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自己買的門邊保護蓋,把醜醜的螺絲給遮起來,質感加分!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既然牽新車了,是該來去鍍膜保護一下。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Super Sentra Aero 購車歷程 & 遲來的開箱文,獻醜了!!
同場加映 Super Sentra 車系價錢階梯表供有需要的朋友參考。



以上是我的購車歷程,文章很長,謝謝耐心觀賞,大家辛苦了!!!
恭喜大大簽了新車,小弟也是開這台!

很詳細的心路歷程
這台車除了起步較無力,油耗開市區看不出優勢(高速很省),3000轉以後引擎聲浪較大(隔音太好所以聽得很清楚?),沒動態車身穩定系統之外,沒啥明顯缺點.
以國內的車市來說,這個價錢買這樣的車,其實個人感覺也沒啥好苛求的,夠了


恭喜樓主牽新車
討厭Mazda的原因有點牽強
還有IIHS看看就好

wiser0913 wrote:
一直以來,我都相當愛...(恕刪)


恭喜牽新車
altis的側傾我是加防傾桿改善,循跡防滑功能有用,板金厚度不是重點,是強度跟銲接點,結構設計,每個人喜歡的點不一樣,不予評論,恭喜牽新車。
人只要鎖定某樣東西 其他的都會看不順眼,之前也是仙草跟ALTIS在比較,最後還是選有循跡防滑系統的,恭喜牽新車
如果一開始就鎖定sentra
那當然試其他車怎麼試都會嫌
sentra變速箱調教差
買了之後就可以仔細試出來囉
因為IIHS而選擇這台車....
可是國產的它連循跡防滑系統都沒有!

現在TOYOTA的車或許品質沒以前好
但是NISSAN的品質更爛(家裡的NISSAN)!

情人眼裡出西施買的人喜歡就好了!

------------------------------------------------
樓下的可能是中文有問題?!還是妨礙到你業務賣車?!
每台車本來就都有優缺點!
但以國外IIHS這種安全配備全部都有
然後做為國內購車參考的依據似乎不太合理!

文末我也說買車的人高興就好了!
不知道你這個今天剛註冊的人在不高興什麼?
還要我po車子出來!
車子貴才能說話嗎?
不然你那麼正義、分享你的愛車給大家看看啊!
jim阿悶 wrote:
因為IIHS而選擇...(恕刪)


每台車本來就都有優缺點,就算國外進口車也一樣

請問你開什麼車? 貼出來讓大家看看呀

就算你貼出來,如果大家要故意找碴也可以說你的車很爛,也可以說還好我家都沒買。

人真的要互相尊重有品點,而不是跑來這在說什麼牌爛,還說家裡沒買。

等你貼你的車照片呀,看看多好。
呵呵呵..., 這一點我同意, 但是其實我一開始鎖定的是 altis, 在展示間賞車的時候也還是有喜歡, 一直到試駕上路, 我就發現我個人無法與之相搭, 這是一種感覺, 無關品牌喜好, 其中我一度還是想再給 altis 一次機會, 或許買回來又是另一種感覺也說不定啊, 但是會暈車的家人堅決反對, 我想...為了一台車而搞到失和, 是有些本末倒置了, 至少 sentra 在我的全部試車過程中沒有任何皺眉, 所以最終我才會做了這樣的選擇。

或許是我和 TOYOTA 的上一段緣盡了, 而下一段緣分的時間點還沒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