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長眼 wrote:這才是事實
不平等的開始就是
政府規範的電池規格.
在一開始的時候睿能就不是以哪個規格做換電規格.
如果
以睿能的規格去做..
其他家之前的設計跟規劃等於是全部歸零
歸零到還好.頂多是慢人家好幾步
但是公規就是叫其他廠商上繳資金.
除了歸零.再從零.從頭做起
還要灌注資金給一開始就不遵循政府規範的廠商
terrywan100 wrote:
你以為睿能是第一個還是獨家作換電的嗎?哪來沒人做,自己去查清楚再來發言。
我沒說是第一個,我是說這議題在討論的時候,只剩他一個
至於前面的? 你是說現在還在跟政府打官司的那幾間蚊子換電站?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10977
時尚電動機車賣得好,換電站也越設越多,其實5年前有另一家電動機車業者,用環保署補助4500萬元,在高雄設30處換電站,不過只有單一車款能用,單站每天最多竟然只有3個人來才換,民眾路過還以為是流動廁所,環保署氣得解約要業者還錢,當年換電站補助案還有新北市現在也提解約,等於在新北和高雄共花9千萬公帑設站,卻宣告失敗。
這種廠商? 還要幫他們說話,政策還要考慮他們來進行?
除非是該相關業者? 您是嗎? 否則一般民眾還會幫他們說話的人,真的很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