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bydog wrote:
從山下到這裏平均時速都維持在 50~60km,.(恕刪)

關於速度的問題~~~~希望能有比較正確的數據!!!比如說,使用有附加gps功能的運動攝影機!!!將整個行程拍下來!!!
仰德大道說陡不陡,說不陡...其實也還蠻陡的!!!!
陽明山小弟常跑!!!
在mobile 01,說些無關痛癢的話就行了, 咱不能不留個心眼,以免禍從口出....

dum wrote:
我騎e-Moving...(恕刪)


價位問題
月租899的問題....
eagleeagle wrote:
這是命中註定,沒有...(恕刪)


哪有太極端 您會不會太激動了呢

只是建議而已 要不要照做 選擇在您個人啊

因為自己也有在騎車 所以會這樣建議

什麼綁人不綁人的想法 講句實在 您要不要戴 關我屁事啊

(數據什麼的我是真的不知道)

謝謝 !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724/654485/

業者表示,過去三到四周,免費提供機車給100個試駕員進行上路測試,根據統計,總共騎乘了47934公里,單次最高可達116公里,每次更換電池,電池剩餘容量平均為28%,換電池間隔為2.8天。另外,分析也發現,68%的電池交換行為,集中在其中10個高流量電池交換站點產生。

電力絕對不是問題,請大家放心購買
記者寫稿真的是學問阿

cdx wrote: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724/654485/
業者表示,過去三到四周,免費提供機車給100個試駕員進行上路測試,根據統計,總共騎乘了47934公里,單次最高可達116公里,每次更換電池,電池剩餘容量平均為28%,換電池間隔為2.8天。另外,分析也發現,68%的電池交換行為,集中在其中10個高流量電池交換站點產生。
電力絕對不是問題,請大家放心購買
記者寫稿真的是學問阿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謊言,該死的謊言,統計數字
『「(統計)數字經常欺騙我,特別是我自己整理它們時候。在此類情況下班傑明·迪斯雷利的評述經常正確有效:『世界上有三種謊言:謊言,該死的謊言,統計數字。』
所以,當我看到幾%、平均、幾成,我就會認為又是一篇XX連篇的文。(我在說的是那篇報導喔)

cdx wrote:
業者表示,過去三到四周,免費提供機車給100個試駕員進行上路測試,根據統計,總共騎乘了47934公里,單次最高可達116公里,每次更換電池,電池剩餘容量平均為28%,換電池間隔為2.8天。另外,分析也發現,68%的電池交換行為,集中在其中10個高流量電池交換站點產生。
電力絕對不是問題,請大家放心購買


樣本誤差

初期測試群組試新玩具的騎法,不會是一般大眾日常使用慣用的機車的騎法
chiyenms wrote:
樣本誤差初期測試群組...(恕刪)

雖然我不懂統計,但的確這些所謂的pilot 感覺不用工作每天從早騎到晚。一般人拿來通勤應該不會這樣騎。
因此這些數據代表了什麼嗎?

fkyang wrote:
雖然我不懂統計,但的確這些所謂的pilot 感覺不用工作每天從早騎到晚。一般人拿來通勤應該不會這樣騎。
因此這些數據代表了什麼嗎?


也許我們pilot前幾天會比較興奮完新玩具,會騎比較多,但是我們一共有45天的時間可以用,誰會每天都這樣玩車不用工作啊? 我就是拿來通勤用,每天20公里左右,假日雙北市內的出遊行程就用gogoro,外縣市開車這樣子

gogoro pilot已經辦過幾場聚會,就我認識到的有非常普通的上班族、工程師、家庭主婦、大學教授、攝影師、插畫家、知名部落客、電視名嘴、友站的老大 等等 大家都是有工作的,只是大家每天通勤的路線不同、出遊的路線不同,也許有幾條路線沒事就有人去跑跑所以比例不太準(比如說 北宜),這100個人涉略的範圍非常廣,也不是天天都在出遊沒事就騎車,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在身,這樣子您還是覺得這些數據不具有參考價值嗎?
virtualbay wrote:
gogoro pilot已經辦過幾場聚會,就我認識到的有非常普通的上班族、工程師、家庭主婦、大學教授、攝影師、插畫家、知名部落客、電視名嘴、友站的老大 等等 大家都是有工作的,只是大家每天通勤的路線不同、出遊的路線不同,也許有幾條路線沒事就有人去跑跑所以比例不太準(比如說 北宜),這100個人涉略的範圍非常廣,也不是天天都在出遊沒事就騎車,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在身,這樣子您還是覺得這些數據不具有參考價值嗎?


有廣宣上的參考價值

misleading, Overconfidence bias. 不管是對廣宣接收者,或是對 Gogoro 公司本身

這 100 個人看起來具有異質性,
但對於 Gogoro 或 General 的電動機車產品試用行為這件事同質性更高
這 100 個人可以代表的是極端的小眾、嘗鮮者市場
其中 100 人的自願 participant 樣本值

如果分布是這樣的話
上班族、工程師、家庭主婦、大學教授、攝影師、插畫家、知名部落客、電視名嘴、友站的老大
選取 Opinion Leader,希望以測試計畫之名,發揮廣宣效果應該是選樣本時的重要考量

* 整個產品造型、規格、組件型號、充電站布點選址都已經確定了,
然後時間壓在緊臨上市之前,硬體都已經不會變,量產模具也都開了,
測試是測什麼測? 頂多改版一下軔體吧。
(測試結果不如預期的話,食品還可以換調味粉調口味。機車一個月時間能改多少硬體,換腳踏墊?)
就 Marketing Campaign 來說,這招至少 20 年以上就有了

--

早期是 Word of Mouth 要的量比較大,Internet 普及後這東西應該是常態吧

至於這代不代表 Gogoro 或是其他人認知的電動機車目標客層?
就整個活動進行的階層構造、樣本人數、期間等來看,應該不是要代表或推估客層母體的使用統計
只是沒魚蝦也好,有實際數字至少可以拿來參考 (但會產生很大的推估誤差)
至少比公司員工自測要更對外接近群眾的使用方式一點


chiyenms wrote:
有廣宣上的參考價值...(恕刪)


也許就車子本身沒有辦法修改太多東西,但是我認為這樣子的測試是有意義的,無論是測試或者宣傳都是有效過的,您沒有參與其中或許不知道可以測試那些東西,gogoro因為不只車子本身還搭配充電站還有手機軟體、網站等等都是這陣子我們測試的對象,也許您不曉得每次聚會都有滿滿的bug list,就我本身觀察來說,gogoro確實有在改進,我不確定是不是能夠在上市之前全部修正完畢但是起碼我有見到他們認真的思考我們提出來的改進項目,而也已經有改了部分問題比較大的部分,無論是車子本身還是網站、手機app都有,對於這點本身我是抱持肯定態度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