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Gogoro 0001號正式交車

拜託睿智的屁股大,政府1年編列了1兆多的預算,請您用您的無敵大智慧,幫忙監督一下,看看哪裡還有無良的官商勾結
ggr只可憐的賣出400台,只用了空污補助款800萬而已,其他電動車廠共已賣出上萬台電動車,可是吸了你我寶貴的納稅錢2億元以上了
能否也幫忙鞭一下其他的無良電動車廠
感謝您了
黃國倫1350 wrote:
否則~ 偉士牌是在賣啥?它除了美,甚麼都沒有。
...(恕刪)


你應該根本沒買過偉士牌吧
大概連偉士牌車身是鐵殼的都不知道
不提外觀設計,它的金屬機械、用料 比國產車好多了
我誰呀,我瑪爾Gy耶!

huhupig wrote:
我不覺得會去買這台...(恕刪)


真的要環保搭公車捷運就好了
近一點的騎ubike
北部的公眾運輸已經很不錯了
不過我還是很看好gogoro的
有上市我一定會買他的











股票

黃國倫1350 wrote:
其實我騎過,感受上...(恕刪)


國倫兄:

油車如此方便,尚且還要受限於停車位,
有的時候真的要想一下,目的地停車的攻防技巧問題 .


光這一點不談,GGR我更要擔心續航力的問題,這是交通工具的本質,

以GGR公布的服務規劃,這台車最基本也要提供六顆電池的電量才勉強過關,否則

這種"售價"產品不應該上市。

而續航力如果不重要,鐵粉真的不擔心

那GGR真的就只是貴族頭髮燙美美的去赴宴,去一次就"SEDO"一次。


您同意嗎?

==========================

管理員又無理取鬧了,連是非回文的機會都沒有就被砍了。

瑪爾Gy wrote:
你應該根本沒買過偉...(恕刪)


300 & 150小弟都有

實際上,它的整車身結構等等優異處也的確是有,但~跟其他車比(大速克達tmax, 650GT, 漢堡人, integra),這樣的結構差異的確沒大到那樣。當然啦,要比也是跟同級比才恰當。單純150 vs 一般塑膠車,是有明顯較佳,但除此外它其他懸吊我認為沒有較優,避震、制動、甚至舊款車台還要加一種"吊架"才會比較穩。

至於其他內部零件用料,坦白說,也並沒有比較好,因為都拆開看過了,大車可能比小車好,但實際上→水龜、全車冷水管等很多東西耐用性並不久,相關套件也很多。

總結~ GGR我認為價值高,偉士的大重款若真硬要跟其他廠牌比,它強項依舊是"設計",否則怎可能出的了精品款白牌仍舊賣50幾萬(不確認現在是否這價格)。
五分奉上

樓主促進經濟發展

小弟除給分外無以回報

570 wrote:
國倫兄:油車如此方...(恕刪)


其實我是覺得,現在GGR的目標客群應該也是中上階層的消費群才對(亂猜拉),否則不可能不知道或是沒研究中下層看待機車的角度是甚麼。假設若沒錯的話,那相信GGR應該也準備好長期抗戰的(燒錢)準備才對,否則~

電動車續航力我想這是出名的差吧,我不確定國外有無研發出更強的電池供電科技,不過這似乎依然是電動車沒辦法完全取代油車的最大因素吧(撇除陰謀論→石化產業界背後的阻擋),更別說GGR的電池還只是普統的電池科技而已。

自己一點點小想法,產品的推出多半可以有很多針對性,如果是我,在賣了一段時間(視錢燒的程度)後,就該推出"平價車款",藉此來增加市佔率,當然料件有的沒的勢必也要妥協選些低成本但質感較差的零件來降成本降賣價(就像偉士牌出LT系列差不多)
喜歡GGro的網友,無論你欣賞與否,都不應該用一句"邏輯有問題"來評論,你現在解釋是針對某些網友,知錯能改可以接受. 但後來加了這些說別人不負責的言論,又顯得夜郎自大,強詞奪理了,自己發的文章要負責任的人是你自己.

你的解釋,老實說我沒有興趣. 沒有惡意,每個人的觀點不同,有些人寫得出淺顯的東西,渴望別人認同,但眼界不同,看的東西也不同.何必彼此免強? 有能力,有想法?很好,執行他,證明自己是對的,強過酸言酸語.

570 wrote:
用字遣詞要精準,回文只這樣回(您講這句話=斷章取義),這樣叫做負責任的討論嗎?...(恕刪)
當你買一部機車, 卻不能自由的使用

就好像拿錢給別人花, 讓別人來綁住你

這樣的行銷模式, 還真有人會買單

只能說, 耍帥,趕潮.....那就心甘情願吧

以前常笑大陸工人薪水1000人民幣, 拿5000人民幣的Apple 手機

現在看年輕人買GOGORO.......

不要老說房價太高薪水太低了, 這就是人生.......
570 wrote:
globe1016...(恕刪)


因為您說高單價的商品都要有眾人肯定的不可替代性,所以我以為您沒有特定在講GGR,任何新產品的開發本來就是以獲利為目的,人類貢獻那些都只錦上添花的東西,講白點廠商不會作不賺錢的東西,只是重點在他是要現在賺還是以後賺。

我並沒有要反駁您的意思,我只是認為您的說法過於籠統跟模糊,好或不好、值或不值都是很主觀的,您看不出來其他的好,就代表這台車的其他功能或噱頭沒有打到您的痛處罷了,這不是鬼打牆,單純只是認不認同的問題,品牌需要時間累積,一個成立才幾年的公司能累積什麼??

與其說不可取代性我倒認為用獨特性或許更精確一些,GGR對於普羅大眾來說他不是一個好的替代商品,這個從售價跟功能上就知道了,但是我認為他的意義並不是在取代傳統機車,更大的意義是在用不同思維做出來的機車可以是什麼樣子,產品的價格跟營運模式只是決定他能帶給這個市場多大的衝擊罷了,至於會不會成功我倒覺得其次,這種新產品問世向來就是只有小眾會買單,這麼多新創陣亡,也不會差這一家。

企業的成功都我認為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如果歷史證明了一步一腳印的先驅者會失敗,試問後進的先驅者還會採用一步一腳印的方式嗎??沒錯,GGR的野心很大,想要一條龍都包當然失敗風險很高,但是一旦成功了伴隨的獲利也比一步一腳印的先驅者來的高,對我來說他不過就是選擇了比較冒險的方式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