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拆分事業體不外乎兩個結果,賠錢OR賺錢
但追根究底還是看分開成兩個事業體,對未來營運發展有沒有幫助?
個人認為GGR是目前帳面上看來虧錢,但未來肯定發大財的過程
甚至目前的虧錢叫做資本的投入(投資)
目的在於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新平台)和奠定市場地位(搶市占)

以手機通訊業來做例子好了!(手機製造商好比造車廠,電信業者就是電網供應商)
從2G->3G->4G->5G,每次的平台建置成本都是上百上千億的投資,但台灣電信三巨頭有虧錢嗎?
答案是股民笑哈哈!荷包滿滿吧!
有人會說:不一樣,GGR是造車兼電網供應商,跟電信業不能比,細節差很大
但就商業模式而言,平台和載具的共同獲利原則是恆久不變的道理
你看看!這不就要拆分事業體,造車歸造車,電網歸電網了嗎?

回到GGR本身,這一路走來,慢慢的把這個新的商業模式建立起來!
“傳統油車(載具)+加油站(平台)”VS. “電動車(載具)和電網(平台)”
隨著GGR市佔和自家電網覆蓋率的持續上升,也讓傳統機車業者感受到威脅,進而尋求合作
然而GGR深知,想要做大!必須在載具和平台上各自專精。
因此拆分事業體對於造車技術,和未來推廣電網平台的使用率,都是必然的過程



再來説説GGR電網的事業體到底是虧錢還是賺錢? 大家吵翻天
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改成:電網事業是真虧損還是假虧損?
羊毛出在羊身上,要是真的虧損,那就朝破產倒閉去了,不是嗎?
換個更專業的問法應該是:投入的成本要如何攤提及回收?

電動車的電網事業簡單說由三個單元組成:電池,充電站和電力
以Tesla來做借鏡,Elon Musk很貪心,想通吃!包含製造高效電池,設置充電站和生產綠色能源
Tesla的財報幾乎都是虧損的,而且帳面上虧得一塌糊塗
但投資人還是一直砸錢投資,不怕虧錢嗎?為什麼?因為趨勢!
要挑戰的是每年上兆元產值的傳統油車商業模式呀!
成長都來不及了說!

然而目前帳面的虧損,是因為對這個新產業所投入成本的攤提及回收還沒有精確的模式
就像大家在吵的電池成本,只能說用25K來算一顆GGR電池的成本實在誇張...
如果有興趣的話,我在算給大家看看

Anyway好消息是,跟Tesla相比,GGR雖然只有專注在電池和充電站
但目前拆分了造車和電網事業體,對各自的發展都是非常正面的決定!



魯拉拉拉 wrote:
之前不是發生斷電門...(恕刪)


斷電門不是因為電池
而是電池上的一個機械組件

逐步改用21700跟原有電池有沒有低於睿能預估的壽命沒有相關
睿能改用21700是因為成本更低 效能更好
不是因為原有18650有什麼問題
這也不是只有睿能改而已 世界上其他生產電動車的廠商都逐步的在更換..

魯拉拉拉 wrote:
我記得之前的新聞稿...(恕刪)



要把電池壽命算進成本攤提的年限
那就要先定義汰換電池的標準為何?以及殘值為多少?

以特斯拉Model 3 為例,電池是保固 8 年或 160,000 公里 (以先到者為準),在保固期間可以保持至少 70% 電池容量。
在特斯拉的規劃中,淘汰的電池之後將用作綠色能源的儲能設備。

也就是說達到保固的電池壽命後,這顆電池還有70%的儲電能力,並非零殘值。
如果轉賣給綠色能源當儲能設備,可以回收多少錢?
把電池當作零殘值丟棄?那還提倡什麼綠能環保?別把買GGR驕傲的點給打死了...

羊毛出在羊身上
相信GGR也有根據他們所開發出的電池壽命規格,試算過獲利模式
電池的成本只會越來越便宜,如:18650->21700
但業者收取的錢卻不會降價,這樣一來你就知道他們是怎麼賺錢的了。

近看不是虧是投資呀!長遠來看是發大財呀!

小弟不急著擁有GGR,但什麼時後可以買GGR股票?
我有沒有看錯,特斯拉目前有人拚命投資?
298305漳泉 wrote:
我有沒有看錯,特斯...(恕刪)


的確今年因為中美貿易戰,還有身為一家新進的造車廠所面臨的問題(妥善率/車系數...等等)
甚至被新的電動車廠和傳統車廠轉型夾殺
加上Musk自身亂發言,導致股價摔得蠻慘!
但如果真沒有前景,投資人不敢投資,還能有如今200塊的股價?

股價過高回檔是有可能,但並不代表投資人不投資了。
個人認為中美貿易戰引起的關稅和供應鏈問題
在中國的超級工廠開始出貨後,財報和股價的表現將會回溫。







但Musk真的要好好思考如何重整特斯拉事業體,學著跟傳統車廠合作,像GGR一樣賣電池管理技術
否則汽車市佔率到達瓶頸後,對自家的電池發展和充電站的覆蓋率沒有幫助。
Dannyfang wrote:


的確今年因為中美...(恕刪)

特斯拉就怕真的中美撕破臉這風險,如果真的中國大陸抵制,他可能要看日子了?

Dannyfang wrote:
但Musk真的要好好思考如何重整特斯拉事業體,學著跟傳統車廠合作,像GGR一樣賣電池管理技術...(恕刪)


特斯拉的電池管理專利不是早就開放了??
他好像沒有要拿這個來牟利或壟斷市場吧..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不長眼 wrote:
特斯拉的電池管理專...(恕刪)


哈哈哈~ 這個就有趣了
合不合作跟開不開放專利其實是兩碼子事

http://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14562

這篇寫得滿淺顯易懂的!

我只想說免費的最貴 不然各大車廠為何不因免費專利而爭相合作?
呵呵,睿能都已經虧一屁股了,也不差再多虧點是嗎?

bacon wrote:
斷電門不是因為電池 ...(恕刪)
你拿電網來比真的是失敗的比喻,電網投資完後,有沒有因爲客戶成長所以要蓋更多電網?
睿能的換電成本都是硬成本,車子賣越多,電池,換電站就要投越多,所以我才說20萬台虧,
50萬台也還是虧!

把睿能的產品抽絲剝繭來看,這根本是傳產
一直以來狗迷自豪的白牌電動機車根本誰都做的出來,成熟到不行的馬達根本沒什麼技術門檻
光陽很快也會推出白牌車,笑死人的狗迷自豪

再說換電,光陽的ionex隨時都可以改成換電,換電只要有膽量,有錢,誰都可以做
換電的門檻就是夠大的心臟而已

特斯拉有領先其他車廠的技術,投資者投的是未來,睿能現在就被看破手腳
你有看到原始股東繼續投錢嗎? 連他們都看衰睿能啊

Dannyfang wrote:
要把電池壽命算進成本...(恕刪)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