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電池應該開放技術規格,讓其他廠商也可以研發,畢竟有里程極限,可換電池卻綁著少少的換電站很瞎。電池可以做認證實驗室,如果有外廠能夠生產,可以加快換電站設置的意願。甚至其他廠牌的電動車,也可以用相同規格的電池作動力,增加使用效率,讓電動車的餅做大。
Tommy Li wrote:我覺得電池應該開放...(恕刪) 政府的確有打算這樣做電動機車邁大步/經部考慮統一電池規格電池規格統一的前提要落實電池芯國產化。目前Gogoro採用日本進口電池芯,中華汽車等都已國產化。基本上把電池國產化才有降低成本的可能,不然現在用松下的電池成品實在太高了,就算無法做到也要讓松下來台灣設廠,不然你未來站點設越多,電池需求越多就賠越多,結果只讓松下開心賺爽爽Panasonic,車用電池營收上看 4 千億日圓(約 40 億美元)
Tommy Li wrote:畢竟有里程極限,可換電池卻綁著少少的換電站很瞎。 現在問題是願意像Gogoro一樣拿出個幾十億來大量舖設電池交換站的財團還沒有出現,不然電池規格如果統一了,電池交換站的經營業者像是手機可以從中華攜碼到台哥大一樣,你可以選擇想要加入的交換站聯盟,使用不同的電池方案。我的觀察,國內機車大廠背後大股東習慣每年配息的安穩生活,要從口袋拿大錢投資在尚未成形的產業有困難,但是明眼者應該看出政商關係引導出的贏者全拿似乎漸漸成形,等有一天配息大不如前時可能覺悟也已經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