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s3201 wrote:
只是想買一台車代步,那GGR不是你的選項,你也無需在意它的存在
想買台好車,享受好服務,不想去加油站聞油氣,想在要戶外享受安靜的騎乘環境
那GGR不會讓你失望
...(恕刪)

GGR真的不用去加油站聞油氣嗎?
不是去加油站換電池嗎?
而且去加油站的次數應該比一般機場更多次!

RR wrote:
燃油送進內燃機,頂天了也就三四十%的能量成為動能,剩下都廢熱。
電力送進馬達,有90%以上都能轉為動能。


話不能專挑漂亮的講,不然跟那些領錢的有什麼不同呢。

電池要充電才有電,充電器效率頂多80%,電池要放電才能推動馬達,放電效率頂多90%,馬達本身電能轉動能效率90%,這樣台電給你一度電,實際轉成動能的只有最多65%。燃油加進油箱基本上99.9%都進到油箱了,從油箱到引擎也應該有99.9%,所以中油給你一公升油,轉成動能的總效率最好情況也還是有三四成。


只是上面的比較也很片面,如果真的要比就要比 well-to-wheels 才有意義。是說這些資訊應該也早就透明化了才是。
budinx wrote:
只是上面的比較也很片面,如果真的要比就要比 well-to-wheels 才有意義。是說這些資訊應該也早就透明化了才是。


你給的數字也很高了
小老婆那台過熱的
熱都不知道從哪來的唷

講得好像馬達不會有負荷熱一樣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先前核4封存核能幫的人聲稱要多花多少錢 (核4可還沒運轉過哦) ?
處理蘭嶼和各核電廠塞滿的廢料要花多少錢?
所以你已經知道這些程序的步驟, 科技, 商業運轉的方法, 成本? 不然你怎麼知道總成本比別人低?

請洽核能流言終結者粉絲團,裡面這種專業探討很多。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我們對 "燃料" 這個名詞的解釋不一樣.
例如 "汽油" 在內燃機中要先 "汽化" 才能當爆炸燃燒. 我說 "汽油" 是燃料, 你說 "汽化汽油" 是燃料.

...我左看右看,都沒看到我何時提到『汽化汽油』這幾個字...
就來說說汽油...汽油從液態變成氣態(汽化),汽油還是汽油。汽化只是為了燃燒效率~
水變成氫氧,那是完全不一樣的意義。水沒電解前能燒嗎?
耗費電力把水轉成氫氧再燃燒,就只是把電能轉熱能...還很沒效率。

『水不是燃料』『水不是燃料』『水不是燃料』
很重要所以強調三次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我們不須要產生糖, 所以只須要研發 "產生氫" 的部分

這點業界很清楚,大量使用的氫氣多半是化學方式提煉(不是從水提煉)。
純度當然不如電解水,但勝在量與效率。

當然代價就是會有汙染副產物......
綠蛙思維模式:極度幼稚、自我中心、無視客觀現實
budinx wrote:
只是上面的比較也很片面,如果真的要比就要比 well-to-wheels 才有意義。是說這些資訊應該也早就透明化了才是。


就是因為早就透明化了,
所以我才納悶這麼多人在那邊算了半天是為了什麼。

生產電力與生產石油耗費的能量,後者更高,
輸送電力與輸送石油,後者還是損耗高,
而汽油引擎熱效率就是低,
算多少遍都是如此,
這還不算各種怠速、低速走走停停,效率就更差了。

重點是大量的電動車,可以讓市區空氣更乾淨,
大量的汽油車,只是讓你通勤停紅燈時,更加痛苦燥熱吵雜而已。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就是因為早就透明化了,
所以我才納悶這麼多人在那邊算了半天是為了什麼。
生產電力與生產石油耗費的能量,後者更高,
輸送電力與輸送石油,後者還是損耗高,
而汽油引擎熱效率就是低,
算多少遍都是如此,


只講高跟低無法呈現具體的差距。以下是科學人雜誌裡面的某篇剛好提到總效率的文章:


"根據工研院機械所副所長王漢英團隊的研究,從進口石油進行精煉一直到真正提供車子行駛,只有14.6%的能源成為車子的動力,其他都在過程中損耗掉了。

電動車的電力來源主要為台灣電力公司,因此得先探討台電各種發電廠的能源效率。王漢英的研究團隊據此估算出台電的平均發電效率約為34.25%,再計算從發電廠到電動車的能源傳輸,最後得出電動車的能源效率為20.1%,高於汽油車的14.6%,這代表電動車和汽油車行進相同距離時,電動車消耗的能源比較少。"


總效率結果是電動:燃油 20.1%:14.6%,差距絕對不是像前面不管是有意無意的暗示效率是90%:30%那樣的天差地遠。

ddcatt wrote:
這還不算各種怠速、低速走走停停,效率就更差了。


燃油車輛走走停停怠速固然傷油,電動車如果催到底大電流放電也是很傷電量,不然不會有最大航程得要40km/h才能達成。如果電動車輛整體能海放燃油車,那早就滿街都是了。

ddcatt wrote:
重點是大量的電動車,可以讓市區空氣更乾淨,


不幸的是以臺灣車輛空污量來講,自小客車遠遠超過其他種類的車輛,所以要立竿見影的話,反而是要優先替換自小客車而不是機車。


又認真了,我輸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