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騎電動車(GGR)=環保的想法(不負責討論


rezphiuv wrote:
但汽機車排放出的廢氣,目前沒有任何方法能夠回收處理
這些廢氣,被人們用肺過濾回收了。很多人就是故意忽視這一點造成的巨大傷害。
電子產品的壽命要看使用情況, 在IC的正常使用下即使是24小時操應該要超過五年, 車用電子的規格不同, 用十年是很平常的. 你開的汽車有上百甚至上千個電子零件, 有的設計或製造或使用有狀況也才不過一年壞一兩個吧(超過這故障率的千萬別買).
用三年的通常是消費性產品, 尤其一些粗製濫造的便宜貨.
teddy0709 wrote:


基本上就只是雞蛋...(恕刪)

,那我還是惦惦好了,比起樓上正反兩面的樓我這樣算雞蛋裡挑骨頭,油車很明顯的直接把問題反應在現實上,電動車也是有只是轉移出去,就像先進國家能進步減少污染,有多少是轉嫁到落後開發中國家上,你這樣的意思是說騎電動車的都像某些素食者一樣聽不進任何別人的想法嗎?
我哪裡稱讚油車好了,難道只能提優點不能提缺點嗎?
我只是從這裡提出台灣用電來源比例的問題,我也只挑這個骨頭,怎麼不看看樓上有些樓的說詞多激烈


阿呆阿呆笨笨笨 wrote:
,那我還是惦惦好了,...(恕刪)
因為你只是用一個"大致"的概念評斷所謂的汙染,而不是精細的計算。如果你知道"汙染"是多面向的,除了碳排放,還有廢氣汙染、噪音汙染等等。如果你用精算的方式去討論這些不同形式的"汙染",你會發現,電車還是最乾淨的交通工具。也因為這是經過各國專家科學家,而不是youtube不明來評論,所以世界各國的政府都有相同的共識,電動車遠遠比油車乾淨。你不願去相信專家與政府的共識,只願意相信酸民與少數偏見的看法,推翻正確的結論,這才令人不解。
阿呆阿呆笨笨笨 wrote:
冤枉啊,我從頭到尾...(恕刪)

台灣機車密度每公里1:614,全世界第一.
改善環保最明顯的地方就重騎電車開始這是無庸置疑的.
電車現在銷售量免強只達到油車的1%,當然不會看到改善空氣的效果.
但如果達到10% 20% 30%那效果就很明顯了.
tjptw wrote:

因為你只是用一個"...(恕刪)

扯囉,我哪裡有推翻了,越說越過分喔,文章不仔細看然後說我在反電動車,加油朋友,你們講的優點我哪裡不同意,還是真的跟樓上大大說的那句跟素食者說菜也是有生命一樣他們是不會聽的一樣,就扣住我說不等於環保,但有看到我也認同電動車的地方嗎?

至於什麼youtube影片我從來沒看過,純粹是我前陣子不小心看到發電比例的引申的想法,我也不是什麼專家所以只單就用電環不環保來討論,有討論會比盲從專家差(執行政策的哪一個不是專家結果呢?單就用的電環不環保樓上有大大也回答了,但更多的只是扯去別的地方然後說我反電動車,可能是樓上幾個跟無腦反gogoro的人吵架久了吧看到什麼反面說詞就下意識拿出別的東西來吵。


不過我開頭就說不負責討論了,我也沒有特地去搜集各種資料,有人會說我的討論沒什麼意義或是根本是錯的也是正常的,就當飯後笑話看看就好,不過換個方面想也找出很多更專業的大大啊,我只是就我看到的提出想法而已我也沒仔細爬文看之前一篇相似的討論,要顧到各面向的問題那可能要請樓上不開心的幾位去找真正專家談了。
七七三 wrote:

台灣機車密度每公里...(恕刪)

可以再引言下面一點,你就會看到我跟你打一樣的東西,提高比例就會明顯有區別了,整篇留言看完不是很簡單嗎


阿呆阿呆笨笨笨 wrote:
板上或是網路上很多人推薦GGR是因為他環保,用電不產生空氣污染,但是我們現在用的電是從哪裡來的?至從小英政府上台後不斷強調非核家園,逐年降低核電使用,火力和燃煤的比例跟以前比是上升的,所謂再生能源在台灣使用的比例也只是那一點點,電動車用的電到頭來還不是用燃煤跟火力發電生出來的電?只是把空氣污染排到了中南部火力發電廠,電動車是把化學能轉成電能再轉乘動能,中間還要算送電的損耗,油車是化學能轉動能,轉換效率當然是電能直接轉動能比較好,光是油車產生的廢熱就知道了,但整體消耗可能要請專業一點的大大了。


你只是有些誤解,基本上已經有網友幫你算出,全國1300餘萬輛機車全數換為電動機車,其用電每年佔全國用電量之0.6501%。以現在台灣電動車規模來看,那更是....何況電池技術這幾年都在進步
全國都是電動車到底耗了多少電?

另外一個誤解是火力發電是無法在晚上停機或是降低輸出的,要停機一般要2~6個月不等,要更改輸出量也是要幾個禮拜,基本上晚上發的電都是浪費的,而發電量必須要高過白天的最高使用量才不會造成電網跳電。
GOGORO到底想賣是甚麼?

希望能解開你的誤解
teddy0709 wrote:



你只是有些誤解...(恕刪)


下面那項我有看到,上面那個非常感謝網友,但是有人可能反習慣了,說到不好的就森77。


不過台灣能改變用電比例會更好。
個人意見, 一談論環保或污染 , 我在這裡說不必負責的話,簡單說也是算染汙,一是不具多大意義,因為沒幾位仁兄看!二人微言輕 3純屬個人想法
4污染源有人說立法委員也算污染新聞媒體也是,這是從根本上來說,...我同意
就說這幾天積水成災,十之七八傳媒是說:".....菜價上漲.."; (依我觀察比較 , 這是小型污染或說新聞職業行為.理由是這是從收看者的利益去作報導;相對的我轉台看有一台說水災土石流之後,多少義工去幫助金山重災家園清理
!
甚至有義工腳掌踩踏在木板鐵釘上隨行的義診醫師輾轉得知 ,幫忙塗藥
南投仁愛的國中,山泉水停水 ,從上週一直到昨天都沒水供應廚房 , 住宿生也沒水洗衣等等
我先談的是 , 自私自利的風氣和捨己利人 , 哪一種才比較有使命感?沒有污染他人的心識?
第二 , 回到主題 , 我個人早就認為 ,基本上電動車,或百分之9x的機車,他們需要的動能差距不大, 所以前面幾位提出了很多很好的觀點,..........
非核家園, younger2006 網友提出的零件壽命就有需要篩選,還有荷包這個現實價值觀--誰不想省錢? 所以有的人願意花錢買電池也算為社會空污這區塊的環保盡了力,<<交通部輕型機車新掛牌數統計,電動機車佔比由 2009 年 0.3% 至 2015 年達 60% 以上 ---------- 公路總局的106/06/07資料-> 汽車7,870,102 七百萬 ;機車13,690,684一千萬; 91.6<=每百人機動車輛數(輛/百人) ,; 如果從這樣來看 第一頁樓主說的"只是把空氣污染排到了火力發電廠"當屬正確了一大半的見解,(我同意85%), (2015 年電動機車,萬輛,來到 1 萬 1,087 輛-總不能說不給這一萬輛車電源吧)是少數人沒想到發電廠污染的部份,這應該網友們都同意.
另外"多利用大眾運輸不是更好,解決舊世代的車才是減少污染的方式"(我同意60%) 問題出在大家都可以<多>負責任/都在決定我們自己的食衣住行精算,但是每一家有他們自己的背景問題或方式 如果有人提出來最好自己說到做到 不是要求他人去搭公車 ( younger2006:" 走路騎腳踏車最環保, 但還要多吃點食物哩" , "誰"去決定"哪些人"走路;哪些人搭捷運?,+像沒捷運的我這裡又怎麼辦阿??假如大家都犧牲自己搭公車下車以後還有一段不方便,又是誰提供友善方式解決?市政府?電動腳踏車廠商降價?氫電池研發單位?(氫能電動機車一部20萬的話誰先買)我找到這篇 mobile01"世界首發-台灣氫燃料電池機車單日300公里..."這也不過是未來的夢
來看現實面---> 與目前1400萬輛的機車數字相比,電動機車的比率少的嚇人,持有率僅8百分之一左右 ............ v.s. 900萬的溫州市,,二輪電動車大約有230萬輛,每四人就有一人使用電動機車 (未完 待補充)
tjptw wrote:
這些廢氣,被人們用...(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