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輪車基本上就是價錢敏感度高的人在使用富裕的國家,機車使用量都少的用的多的國家: 中國, 印度, 印尼, 拉美, 東南亞........若是不想把錢花在交通上, 200塊是部分人不願出的.摩托車賣最好的是六萬塊以下的車. GP125/名流125/新迪爵/活力......是最大宗. 超過8萬的車,銷量不到15%.願意花較多錢在機車上的剛好都會在網路上, 所以造成這群人以為周邊的人都願意花跟他們一樣的錢在機車上.
ocf wrote:二輪車基本上就是價錢...(恕刪) 你知道今年gp 新名流漲價多少嗎?最少5400 是 27個200 元 這還是最少至於最多多少不知道 因為也只有最低價的gp125鼓煞有官方定價 其餘都是洽詢各地經銷商要這麼計較200的是不是更不會選擇漲價這麼多的車款結果到10月 這兩款車就賣了12.5萬輛 遙遙領先這代表啥?消費者真得有用腦袋用眼睛 並沒有有沒有不漲價 還是漲價很少的車款 有賣得也算不錯 但沒有大吉陽的好更不用說沒幾個人注意到 他還比最低價的gp125還便宜 配備更多更好影響到這個是是啥 是機車行 看消費者到哪家機車行 就會是哪台最後當然回到電動機車 你知道雖然補助減少很多了最低價仍然不用4萬就能把前後雙碟雙避震還cbs的125車款騎回家嗎? 不知道對吧有沒有覺得超矛盾 明明就說啥價格才是關鍵但根本就沒有仔細去訪價這很正常 希望至少你看完可以脫離每年至少30萬的韭菜行列
你說的對 wrote:沒錯啊!就有人一直跳針一直攻擊別人腦怒別忘了,你的四根手指是指著自己喔!有些人被指出內心的不堪就容易歇斯底里,不意外 沒跳針啊你確實是在攻擊別人窮負擔不起所以嫌電車貴騎電車這麼有錢的話, 怎麼有人說自己買不起特斯拉呢?你這是在說明你用言語攻擊別人攻擊到自己惱羞成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