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夠便宜,所有缺點都會變優點,
人就是這麼矛盾...

但是到處cost down的結果,
就是退化成台灣已經賣了許多年的一般車款而已,
從一開始就引不起任何注意力。
到目前為止GGR最大的貢獻,
應該是讓更多人重新認識電動車,
重新考慮電動車,
其它廠商如果順勢推一些滿足大眾需求的東西(做得到的話),
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台灣不比大陸,沒有流血殺價的本錢,
因為對岸大城市禁摩,電動車不必跟燃油車競爭性能,只要便宜就好,
多爛的規格都有人買。
GGR不打中階市場也是對的,這塊已經死氣沈沈超過十年,
所以打高階市場,避開本土廠商的競爭,
反而讓其它同業樂觀其成,很少人反它,卻可一起把餅做大,原因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