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s配備Plus貼心 Gogoro Plus 簡單介紹

總而言之就是賣得不夠便宜啦,
如果夠便宜,所有缺點都會變優點,
人就是這麼矛盾...

但是到處cost down的結果,
就是退化成台灣已經賣了許多年的一般車款而已,
從一開始就引不起任何注意力。

到目前為止GGR最大的貢獻,
應該是讓更多人重新認識電動車,
重新考慮電動車,
其它廠商如果順勢推一些滿足大眾需求的東西(做得到的話),
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台灣不比大陸,沒有流血殺價的本錢,
因為對岸大城市禁摩,電動車不必跟燃油車競爭性能,只要便宜就好,
多爛的規格都有人買。

GGR不打中階市場也是對的,這塊已經死氣沈沈超過十年,
所以打高階市場,避開本土廠商的競爭,
反而讓其它同業樂觀其成,很少人反它,卻可一起把餅做大,原因在此。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onny419 wrote:
大型火力發電廠的能...(恕刪)


我非能源專家,但從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4%94%E9%9B%BB%E5%8B%95%E8%BB%8A的內容來看,電動車碳排放並非你說的如此唷~~

且電動車未達經濟規模前,說要用環保訴求來綁架消費意識,還用賣手機的方式打出兩年換一台?! 不就是一種愛國環保催眠術而已~~

再者,真的為了環保去花大錢買電動機車的人又有多少? 我家也有電動機車阿,不過就是為了長期效益相對可能省錢而已

買電動車環保?! 還是從確實做好自家垃圾分類做起比較實在吧~
pro_yo wrote:
說實話~我是來看介紹的,但看到雙載那邊看著照片能寫出"不太壅擠"這種話,
這個部分都可以寫成這樣,其他部分的內容可信度???


我覺得這是故意要吐槽gogoro的反串點耶
嘿!幫我擦大便的那位仁兄,Mobile01感謝您~
L. anton wrote:
我非能源專家,但從...(恕刪)


這原始資料之前拜讀過了

原網頁底下也一堆爭論

因為數據總是要假設數值

每個國家發電來源比例不同會大幅影響排碳污染計算

燒煤炭占全國發電比例

像是大陸接近70%跟像台灣占40%

數據會大不同

維基另外給的連結考慮更多
不太擁擠?
要不要做一下市場調查…感覺良好。

這台很適合裝個加長長長型的鵝屁股,
可能跑的比法辣力還快。
L. anton wrote:
我非能源專家,但從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4%94%E9%9B%BB%E5%8B%95%E8%BB%8A的內容來看,電動車碳排放並非你說的如此唷~~


其實wiki寫得蠻中肯的,
不過漏寫一點,
就是電動車可以非常有效的回收離峰的多餘電力,
這部分的電力是本來就會被浪費掉的東西,不存白不存。

另外電動車可以非常有效搭配不穩定的綠能,
就算電力供應不太穩定也沒關係,
反正是充到電池裡,充得快一點或慢一點而已。

電動車與電池的製造,如wiki所言,排碳量較高,
但汽油車若考慮汽油的運輸成本,那算起來就複雜了,
誰高誰低還難論。
就算弄下來兩者打平,
只是不排廢氣、低發熱、無噪音、不用怠速,
怎麼樣都比汽油車輛好多了。

可以不喜歡GGR,
但全世界各車廠都在開發以電為基礎的車輛,
不管是油電、純電、氫電...
如果電動車真的那麼差,
那就除非大家都被這些廠商愚弄吧,
事情有那麼簡單嗎?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總而言之就是賣得不...(恕刪)


正解,我認為追根究柢就是貪小便宜心態
(一杯手搖飲料成本才多少,阿你怎麼賣這麼貴貴)
台灣人不尊重專業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不調整心態以後就不會有公司燒錢去做創新的事情
就算他們可以申請補助或是可以賺錢,也不會願意去做,就一直推氣油引擎,產品週期到了,換個殼繼續推氣油引擎
電動車這個開端挺過去,市占率漸高,大部分只需短期代步工具的台北市會變得越來越乾淨,越來越安靜,越來越不熱

有反對意見是正常的,太空探索計畫這麼燒錢,也有不少人反對,但該做的還是要做
新概念不熟悉大家會怕會懷疑
目前雖然只有GOGORO打第一戰大家聚焦在這品牌身上,但只要未來其他車廠方向調整
這是對環境好的開放市場,我身為消費者樂見大家競爭

如果沒有愛根本懶得打這麼多字嫌東嫌西
想買卻買不起才會戰這麼兇,但售價高低與普及率有關
我第一輪不會購買,但會對將來有期待,所以支持
任何事情都是起步最難,這個計畫有組織方向很對,雖然有一些不令人滿意的地方但可以改善,有感受到是用心想做一些事,方向很好
如果我是政府,我倒是寧願補助這種

sean8585868 wrote:
任何事情都是起步最難,這個計畫有組織方向很對,雖然有一些不令人滿意的地方但可以改善,有感受到是用心想做一些事,方向很好
如果我是政府,我倒是寧願補助這種


正是如此。

好東西生產出來但是太貴,
就補助它讓更多人買得起。
這才是正向循環。
GGR算不算好東西姑且不論,
但可以去訂定類似TES檢測的規範,來客觀的評判是不是好產品,
是,就給予補助。

反過來,去補助一個爛東西,
補到接近免費了,也沒多少人買,
性能不及格、騎不快、騎不遠,放在家裡佔位子而已。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hot635241 wrote: 哪裡沒道理 售價是國人收入的...(恕刪)


你的邏輯好像有點怪,補助電動車都是一視同仁不是,就算售價100w不也是一樣,重點是補助買一部電動車就少買一部油車,就是為了環保補助啊!
任何一項產品都不會得到百分之百的讚同聲這是一定的,因為每個人都不同.
但至少gogoro改變電動車的方向是對的,也引起非常多消費者,業者的注意及討論.這表示甚麼呢?
表示....再下一台所謂"新款"的電動機車將會很辛苦!!受到更多的評論及比較.這就是gogoro對台灣的貢獻之一
不然....以前出的電動機車一成不變有引發這麼多的唇槍舌劍嗎?
因為沒興趣的人不看!有興趣的人光看外型.價格.性能後就....上一頁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