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andy.gm wrote:重點是電池不要買斷對吧!也就是不能喪失了換電的功能,這個是最主要的。如果車上就能加裝充電模組那就完美了,但是…有難度吧。 沒錯.我買斷電池幹嘛?我就是隨時都要用到性能最好的電池阿。所以 GOGORO 的換電模式很棒。開賣家用充電座也能讓目前換電站還不方便的地區更快享用GOGORO的好。
Strong_wl wrote:我覺得GoCharger 應該從台中往南發展,往山區、風景區發展才對,已經很密集的換電區域,使用Gostation應該比較方便...(恕刪) 主要還是Gostation.Gogoro GoCharger 給想買的用戶.或是目前地區還沒有Gostation的人用
哇!Lin teacher wrote:沒錯,認同,如果對...(恕刪) 顧不顧電池只是其中一種原因,而且不算是最重要的換電池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延伸車子的續航力,及不需等待充電時間,重點請畫在這邊很會顧電池,不想跟其他人交換,那也可以但是車子的活動範圍就被侷限在一組電池的續航力上,或是打對折,如果你還要回程的話
哇!Lin teacher wrote:沒錯,認同,如果對充...(恕刪) 交換系統還有解決停車位無法充電的問題,住在集合住宅的人,光是要車位能充電,就是困難重重了,除非自己當大樓主委或是搬到有充電設施的大樓或是自己獨立的透天,裝置插座在車位比較沒有問題。
104年台電系統發購電量為2,191億度,其中火力發電量占比達78.4%,其中燃煤35.7%、燃油4.7%、燃氣35.1%、汽電共生2.9%(不含垃圾及沼氣),再生能源占比為4.2%(含水力及汽電共生中之垃圾及沼氣),抽蓄水力1.4%,核能為16.0%。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new_info/new_info-c37.aspx?LinkID=13除了再生能源占比為4.2%及抽蓄水力1.4%,共5.6%有時用電動車及捷運系統只是將城市中的污染..,移到城市外而已亦即你的電動車可能94.4% 還是有污染,只是你看不見而已如果完全無污染...我馬上買一台要不我還蠻喜歡它的..真的有夠快
aderek wrote:有時用電動車及捷運系統只是將城市中的污染..,移到城市外而已...(恕刪) 沒錯, 但是集中管理遠比分散管理來得有效得多. 一座火力發電廠可以砸好幾億在排氣設備上, 將污染盡可能地降到最低, 而且還可以視需要降低負載來減低排氣. 甚至更新設備為更有效率的鍋爐, 或是由燒煤改成燒天然氣來大幅降低排放空污.反觀在都會馬路上到處跑的數百萬根小煙囪呢?
aderek wrote:104年台電系統發...(恕刪) 看來大大你蠻喜歡分析數據的,你如果真心想了解環保的差異,要分析比較的項目就很多了,如果只就能源這一塊,在台灣94.4%的電力不環保,不代表電動車輛的環保效益只有5.6%,如果只比較原油使用這一塊,同一單位的原油發電所產生的電力,傳輸後到電動車能產生的動力,與原油提煉成汽油,到車輛所能產生的動力,一比較你就會知道差異有多大了。
人喝咖啡,機車也要補充能量。。與汙染源距離愈近,有害氣體及顆粒物質還未散開,濃度最高。台灣地方小,房子與道路距離近,影響很大。菜市場更是空氣流通不佳地方,應該限制汽油機車行駛。在人多地方機車就這樣鑽來鑽去,廢氣直接噴在人臉上。一位在台唸書外國學生說他的家鄉不會有這樣現象。來自以色列的Tom拍下紀錄影片,無法想像,台灣菜市場怎麼能容許摩托車族邊騎車邊買菜,不只機車噪音及廢氣臭味的問題,還可能汙染食物,質疑「你們怎麼受得了!」。影片: 拜託, 用走的等綠燈停車時,一台汽車面積相當6台機車,機車排放廢氣量高於汽車,廢氣往後面排放,後面的人應該很難受。在等紅綠燈時,機車騎士面臨高濃度的廢氣。如果你想戴活性碳口罩也無法解決問題,2003年消基會抽查市面上賣的活性碳口罩80%是假的。如果真的活性碳口罩含碳粒太少,過濾效果並不佳。戴上活性碳口罩還可以聞到外面味道,表示無法過濾有毒廢氣。除了太陽能、風力及水力發電外,天然氣發電產生的汙染物較少,但是發電成本較高。2015年全國新掛牌機車70萬輛,比去年銷售量增加,不景氣中的景氣。機車相關行業利益還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