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不願意買Gogoro「官方回應了」!銷量雪崩暴跌是因這些干擾

寶來旺 wrote:
敢問買了它牌電車的補助是落入誰口袋中呢?

373樓給你指引了子彈的去處
沒看到嗎?
我沒在管什麼品牌, 還是電車油車
我只問你購車補助到底是落到了誰的口袋, 是業者? 還是消費者?
別雙標喔
寶來旺 wrote:
要不然你也可舉例看看世上有哪幾個大國在近幾年來都不補助電車的也行~

我不需要舉例,因為我不僅不騎油車也沒有電車,就是完全的大眾運輸使用者。
從大學到出社會工作以來都是雙腳+大眾運輸,走路25分鐘都不算什麼。
就你們的油電之爭,我應該算是沒有利益關係的人了

我是這樣認為,油車也好電車也罷,都不算是環保最佳解。
就如前面所說,一台電聯車全球的人只要買票都能上,但私人汽機車只有一人能用,
但製造這類運輸工具都需要大量的碳排放,著麼樣都很難環保。

既然如此那就要回歸所謂的非民生必需品範疇,以產品競爭力掛帥,
誰能吸引消費者誰就活下來。

所以我的想法是,兩方都不該有補助
甚至要增加兩方的稅金,然後資金移去大眾運輸與行人福利上。
路人39 wrote:
373樓給你指引了子彈的去處
沒看到嗎?
我沒在管什麼品牌, 還是電車油車
我只問你購車補助到底是落到了誰的口袋, 是業者? 還是消費者?
別雙標喔
我雙標?
是誰雙標或誰針對性,
理性的人都看得出來,
在你們沒針對GGR提補助之前,
我從沒對電車補助,甚至幾十年前的油車補助提過半點意見,
即便後來為了駁斥你們對補助電車的誤解而提到以前的油車補助時,
也多次還加註了"當年政府是為了扶植國產油車",
反觀你們呢?
買GGR拿補助都算得一清二楚,
結果拿了光陽電車實際案例給你算,
反問你這時的補助是進了誰的口袋時,
又開始避重就輕了?!還反問我?!
到底是誰雙標?
反正由各位看倌去判斷吧!!
窮苦人 wrote:
我不需要舉例,因為我不僅不騎油車也沒有電車,就是完全的大眾運輸使用者。
從大學到出社會工作以來都是雙腳+大眾運輸,走路25分鐘都不算什麼。
就你們的油電之爭,我應該算是沒有利益關係的人了

我是這樣認為,油車也好電車也罷,都不算是環保最佳解。
就如前面所說,一台電聯車全球的人只要買票都能上,但私人汽機車只有一人能用,
但製造這類運輸工具都需要大量的碳排放,著麼樣都很難環保。

既然如此那就要回歸所謂的非民生必需品範疇,以產品競爭力掛帥,
誰能吸引消費者誰就活下來。

所以我的想法是,兩方都不該有補助,
甚至要增加兩方的稅金,然後資金移去大眾運輸與行人福利上
很可惜,
你的意見應該早點對政府提出來的,
最好還能讓政府採用,
然後睿能的陸學森就不敢在台灣賣電車,
而且如你所願若能早在幾年前開始沒了電車補助後,
它牌的國產電車更是一蹶不振慢慢隕落,
接著這幾年大家不是改搭公眾運輸,
要不就是改騎單車或繼續騎油車!
反觀其它國家政府都繼續補助電車下,
它國各大廠積極研發電車及電池技術,
等全球電車普及了,
台灣只能看著中國和日本等國的電車技術已大幅超前台灣時,
十年後大家再來買這些國家進口的電車當私人載具,
要不然就跟現在國產油車廠的宿命一樣,
只能幫那些有電車核心技術它國大廠做代工或做出非一流水準核心技術的國產車就好,
然後我們繼續買這些幫人家代工組裝的國產電動機車也行,
你說好不好?!
路人39 wrote:
373樓給你指引了子(恕刪)


補助這件事,說穿了是政府讓利加惠於業者跟消費者
明面上是降低消費者購車成本,但實際上是讓業者有機會加價販售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有需求自然就會有消費行為
政府的讓利,僅僅加速此一過程而已,無論油車電車都一樣

廠商也知道定價8、9萬,甚至10萬UP的車子必然難賣
過往的歷史銷售量已經可以很好的證明這一點,熱銷車種多落於4、5、6萬區間
於是才會有掮客去遊說政府官員、民代,希望可以有補助政策來刺激消費
再加上減低碳排量跟降低PM2.5幾乎已經形成全民共識

乘著這一波浪潮,廠商可以毫無顧忌的將原本應該定價5、6萬的主流車種
藉口符合環保或安全規範進而提高到8、9萬
再告訴消費者,扣除補助實際上你只要拿出6萬多就能換符合相關規範的新車
消費者實際上買車的錢並沒有減少,甚至還多了,可考慮到物價上漲的原因,
在有需求的情況下,其實掏出6、7萬換台新車也是合情合理

所以,看似對消費者幫了大忙的政府補助,其實通通葬身在廠商的提價計策中
廠商才是最終得利者。
而政府身為三方中的冤大頭,在整個產業鏈活絡起來的情況下,其損失也極其有限,畢竟零件商出貨量多,稅收也就多,工廠技師加班加點產製零件,該繳的所得稅也一毛不能少。
寶來旺 wrote:
很可惜,你的意見應該(恕刪)

那就繼續推行公眾運輸阿,有什麼問題?
不患寡而患不均,政府要推行政策就各方面來看就是要能讓大多數人都能平均獲得。

我們就姑且相信這些廠商不會因為有補助就加價賣增加獲利,
但給買車一個人的優惠,終究還是只有買車的那人享受到了不是嗎?
你提供一萬個名額給買車的,那終究享受到的只有一萬人,
反過來說,你提供這些錢去提升車站、列車..等公共設備,那享受到的人就會更多。
而且隨著大眾運輸使用這提升,攤提的速度會更加平均,比起補貼私人運輸工具。
窮苦人 wrote:
那就繼續推行公眾運輸...(恕刪)

你的觀念跟我差不多!
摩托車是休閒用,上下班騎腳踏車。
寶來旺 wrote:
到底是誰雙標?
反正由各位看倌去判斷吧!!

還不明白?
補助到底落入誰的口袋我只在353樓質疑352樓,短短兩行話而已
因為不管油車補助電車補助都有著一樣的問題
要釐清的東西和你講的一堆什麼油車電車誰該誰不該補助沒有關聯
除了樓上小龍網友所講的
這篇你也可以看看
七期車漲價已成事實,政府是否應該正視背後的問題?
不是只有車, 很多商品的政府補助都有同樣的問題, 這在業界是很一般的常識
玩得起狗肉一定玩得起入門黃牌
那買黃牌就好了阿
窮苦人 wrote:
我不需要舉例,因為我(恕刪)

其實除非你住台北,不然外縣市光上班上課怎可能走路。
像今天這跨年天氣你走路會冷死吧⋯⋯有時候交通工具是兩面刃,至少離開台北是真的需要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