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r0616 wrote:我沒講完整應該是說...(恕刪) 所謂的飽和是市場沒有再成長了,但還是會有汰換與新購."假設"一年如果綠牌汰換4萬台也新購4萬台, 能吃下80%的話也是超過3萬台的市場.吉羊不就是是想吃這個市場?看樣子啃不到了.
closer0616 wrote:睿能要怎麼跟中華和光陽打在綠牌全部都是吃到飽的壯況睿能的吃到飽費率沒有低於500 怎麼打,就用換電打充電,應該還有很多不方便自充的綠牌使用者。綠牌車騎不遠,吃到飽費率不重要,重點在低里程費率的競爭。
以前到現在,燃油機車有哪台發生的?險路勿近 wrote:我倒認為安裝位置根本不是主因,重點是製造牌照的廠商沒有把邊邊打磨,政府沒有把關好,我認為有受傷的甚至可以要求國賠~ Many的車身較胖,而且胖到後面,所以一般人從旁邊走過,只會頂到車身而GOGORO 2的車身到後方有收,然後車尾到輪胎那裏是空的,人走過去順著車身,然後就容易被刮傷不過狗迷不在乎也無所謂啦 chingken6 wrote:其實稍微比較過狗狗肉跟油車Many車牌的位置,其實兩台差不多耶,Many的也好低的感覺
Alan543 wrote:所謂的飽和是市場沒...(恕刪) 看圖表, 2017綠牌油車與同年份輕型電動機車掛牌數, 初步加總大約快16000千台, 今年看有沒有機會累積衝到快18000千台, 保守估計, 台灣綠牌需量大約一年二萬台就偷笑了, 除非有真的破天荒突破, 比方便宜又超大碗, 否則二萬台就算緊繃了狗肉若真要吃下綠牌需求, 何不先把綠牌油車給吃掉?從車輛公會統計, 真正下一個次要大餅應該是150-180cc油車等級, 至少14匹馬力以上, 2017年這個級距範圍也生產了近十萬台, 有ABS及一些大型重機才有配備下放先出經典款[只是個人想法]
魯拉拉拉 wrote:以前到現在,燃油機車有哪台發生的?Many的車身較胖,而且胖到後面,所以一般人從旁邊走過,只會頂到車身而GOGORO 2的車身到後方有收,然後車尾到輪胎那裏是空的,人走過去順著車身,然後就容易被刮傷不過狗迷不在乎也無所謂啦 呵呵...你確定沒有嗎?反正都是你說的...好像騎many都沒有人被刮傷過一樣...真心覺得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