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看完有沒有各種一頭霧水,我自己是重複看了好幾遍
原以為新的能源系統會搭配全新設計的電動車上市,結果跨世代的新車竟然只是改改外殼的Many EV,而且翻來翻去都找不到更詳細的資訊,若以現有的資訊對照Gogoro,只有慘敗兩個字可以形容
先大意說下看完ionex和Many EV的心得,動力、續航不如人;配備、用料也差人。
先列個懶人表格給大家
| Gogoro | Kymco | ||
| 續航力 | 2顆電池110公里 | 2+1顆電池86公里 | Gogoro勝 |
| 極速 | 90Km/h | 60Km/h | Gogoro勝 |
| 鑰匙 | 智慧鑰匙 | 傳統鑰匙 | Gogoro勝 |
| 避震 | 雙槍避震 | 單槍避震 | Gogoro勝 |
| 輪圈 | 前14後13 | 前10後10 | Gogoro勝 |
| 頭燈 | LED | 鹵素 | Gogoro勝 |
| 換電站數量 | 521 | 0 | Gogoro勝 |
| 電池折舊 | 無 | 自行吸收 | Gogoro勝 |
| 換電/充電 | 6秒快速換電 | 無說明 |
1.續航力比較:

搭配ionex的E-Many,宣稱最大續航力可達到200公里,但這是再多租借3顆電池的情況下

電池方面,多租借三顆電池下總共到底有幾顆?答案是5顆可抽換+1顆固定式(估算約提供10公里續航力),所以以此推算,單顆可抽換電池的續航力是38公里,那再不額外租借3顆,回歸原本的情況下,很抱歉就是86(38+38+10)公里


再來此續航力理論值看起來就是由目前發表的Many EV去測試的,要知道50c.c的機車水準,他的速度根本跑不快,其極速僅有60Km/h,續航力原本就只有86 公里,再配合平常的使用情況,甚至續航力要達到40公里可能都有點勉強
再來若內建的電池沒電,只能用充電的方式補充,所以在時間不允許充電的情況下,再次換電的最高續航力理論值也僅有76公里(少了內建的電池電量)
對比Gogoro最高續航力為110公里,且測試的速度較貼近正常使用情況40km/h,若再次換電,最高續航力一樣回復成110公里
2..極速比較
Many EV剛有說明過,目前只有50c.c的版本,極速最快為60Km/h

對比Gogoro的極速90Km/h,E-Many完全不能比
難道光陽真的很貼心?希望買了E-Many後大家都不會再收到超速罰單(根本就騎不快),而後續要出的125相關資訊連釋出一點點都沒有,只有媒體說年底前可能會出來
3.配備比較
用料方面,Many EV根本就是直接沿用Many的各項配備

頭燈來說,宣傳片裡的Many EV頭燈很明顯看出是鹵素頭燈,對比Gogoro全車系都是LED頭燈,成本就少了多少


輪框比較,Many EV是使用10吋的輪框,對比接近民眾需求的Gogoro 2是使用前14後13吋的輪胎,行駛穩定度一定差很多,再來14、13吋的輪胎成本一定比10吋高很多

避震比較,只有左側有避震,所以是單槍避震,跟Gogoro 2的雙槍避震也不是同一個層級

鑰匙比較,Many EV是使用傳統鑰匙,而Gogoro有提供智慧鑰匙可搭配手機做發動、開啟
配備上Many EV根本就大輸給Gogoro很多,用料成本也不是同個層次再加上外殼以及結構都是沿用Many,未來量產成本一定不會太高,再加上是50c.c的水準,這台車要賣得好,不補助的情況下售價3萬9約Gogoro 2 Plus的一半,可以有效填補Gogoro沒有50c.c的空缺,也可衝擊e-Moving的市場
不然用料差、動力、續航都輸人、電池可能要自己承擔衰退的情況下,不拉出低價策略怎麼賣得動?
討論完大致上的車體,當然少不了能源網的比較
1.換電站數量

過去Gogoro積極建設換電站,距今已經有521個換電站可供換電

而光陽目前才剛要起步,根據光陽的說法,一座換電站的成本低於30萬,若以一座30萬成本來計算,要跟上目前Gogoro的換電站數量,至少就要先投入1億5千萬左右才能平起平坐,若光陽真的願意投入金錢,配上目前的經銷商數量,是有可能短時間建立起來,但重點就是願不願意投入這麼大筆的金錢
2.電池機制
Gogoro的電池不用有任何保養的動作,只需要小小的換電動作,相關電池資訊都會上傳到網路,而電池的衰退、折舊費用都是由Gogoro買單

Ionex目前沒有任何明確的資訊,但目前的資訊看下來不會與Gogoro相仿
所以若是不提供像是Gogoro的換電模式,最有可能就是請車主買回
而相關電池損耗就要由自己負擔,而電動車最貴的零件除了馬達外,就屬電池最貴,過度使用也會減少壽命,另外通常電動機車電池保固多在2-4年不等
等於說4年後很有可能面臨的不是車體有問題,而是必須購買新的電池(價格不斐)
原本以為光陽能推出可以讓人眼睛一亮的作品

沒想到還是這些陳年舊酒,覺得對光陽很失望,大多都還是概念化的東西,最快推出也要再等到年底,難道真如其他網友所說,最後電池公規拍板定案會在203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