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測光陽沒有全力發展換電的原因

全世界研發經費最多也是最大的車廠叫做HONDA
他還在等待時機
用銀彈就能砸死這些二線三線廠了
現在整個機車界都還是圍繞著日本四大廠在跑的
CLA45 AMG wrote:
現在多少油車改引擎,叼傳動您知道的,一大堆。
為求加速贏人家,就算皮帶3000km換一條,汽油1公升只能跑20km對這族群來說
完全無所謂,因此對這些飆速族來說根本不再乎電池多買幾顆,花多少錢,能贏能改才是目的。
所以光陽機車把慢車快車上班車(指買充電器回家自充的)市場全拿下指日可待。


光陽有把油車"全"拿下嗎?

CLA45 AMG wrote:
你想想廣大上班族下大雨還要穿雨衣物遶路到換電站狼狽的換電時,光陽充電車已回家在地下室慢慢脫雨衣,優雅的抽出電池,提電池坐電梯回家慢慢充了。這塊上班族不想繳月租費的市場太大太大了。


這Scenario設定的太幽默了,我不覺得拿兩個5kg的壺鈴爬到五樓(台灣沒有100%大樓都有電梯吧?)稱得上優雅,只有marketing跟sales講得出這種話

換電車如果電量低到必須在下雨天去換電,那同樣極低電量的充電車大概連家都到不了,雨天提著10公斤電池找充電站順便花額外的錢租電池(假設允許),然後再坐uber回去把車牽走,隔天行程為了拿回買斷的電池全取消/延誤,這樣比較省錢優雅?

繳月租與每兩年花萬把元買新電池+三不五時額外花錢租電池其實都蠻花錢的,既然都要花錢那我會選不浪費我時間的


CLA45 AMG wrote:
G營目前有的活路並不是沒有,但我不能寫,一寫出來G營真的拿去用那公規之戰會延宕許久,甚至G營會成為公規捧走整個市場,那對消費者是不利的。所以等到時機適當,我再寫出答案。


被特定廠商整碗捧走的確對消費者不利,但你似乎很樂觀的看待五年後K營把市場整碗捧走。
K營的Solution有個致命傷,但我不能寫,一寫出來K營真的fix了那真的會被K營捧走整個市場,那才是對消費者是不利的。所以等到時機適當,我再寫出答案。

CLA45 AMG wrote:
此外,專利只分發明新型新式樣,這三樣要破解 或閃避對有經驗的RD來說輕而易舉,別懷疑。真的跟吃飯喝水一樣簡單。幹RD的都清楚我說的。


專利的攻防RD不是主角,破解全然有用那公司法務都可以捲鋪蓋了,在社會打滾幾年的都清楚我說的。

5公斤真的還好



我常常提著購物袋,去大賣場買飲料,一次買個 2~3瓶,不覺的背起來很重

那種 2公升瓶的,一瓶約 2公斤,3瓶就是 6公斤

這袋子是可折疊的,放在機車置物箱中,不佔空間。

其實電池可以用背的。然後手還能端杯咖啡什麼的。


平常都不運動,小心中風、痛風、肌肉萎縮。
這樣偶而提個重物,背個重物,算是做個小小的負重訓練。



何必花錢去什麼健身房,花錢去舉啞鈴。
日常生活,偶而提個重物,當作免費運動囉。



當然不一定要手提的,也可以用背的。購物袋/帆布包 真的不貴,可以考慮買一個。去大賣場也很好用,省的每次花 1~2元買塑膠袋,省個幾次就回本了。

目測電池放的進去吧。扁平式電池,不會像搬磚工。


不過其實我家透天厝,機車直接停在一樓,插電線就可以充了,不必拔電池。

確實很多人住沒有電梯的公寓,爬樓梯還要背重物不方便。

但也很多人住透天厝,或有電梯的大樓。

哪有一定的,看需求購買囉。選擇多不是壞事。

***************************************




特欣賞的這個超大置物空間。

逛街買東西,不想整路提著走,可以先拿去機車放。

本來電池就該放在踏板底下,重心穩,又不佔置物箱空間。這個是學對岸小牛的吧。



↑ 小不啦機,怕是連瓶罐裝飲料都塞不下。




不予置評。有架子真的比較好。

現在買飲料,塑膠袋都要1元。
而且放架子比較不會晃啦,吊著晃容易灑出來,冰的還會滴水。
fedora wrote:
本來電池就該放在踏板底下,重心穩,又不佔置物箱空間。這個是學對岸小牛的吧。


油車的電瓶都在踏板下
不是生鏽就是一堆泥巴乾掉
踏板底下哪有比較好?

而且你拿gogoro一代出來說明幹嘛
明明就有比較實用的gogoro2
馬桶空間也比較大
而且改裝品一堆,你是不會買個飲料架喔 XD
一次三杯夠你放的吧

圖片來源取自拍賣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感白說這家東西一看就知道是七拼八湊做出來的,,,,,
fedora wrote:
5公斤真的還好我常常...(恕刪)

這位仁兄的編輯還頗為專業的呢

不知道是在哪高就呢?

但光陽這台在約需要跑遠程裝東西的時候,車廂空間會越小

因為放電池佔走了
電池越低重心本來就越穩
但是遇到淹水時
就會希望電池的位置可以高一點
不然只能先拔起來收好
這種狀況雖然不會常常遇到
但只要遇到一次就知道了

W_SUN wrote:
全世界研發經費最多也是最大的車廠叫做HONDA
他還在等待時機
用銀彈就能砸死這些二線三線廠了
現在整個機車界都還是圍繞著日本四大廠在跑的


頭對了什麼都ok
頭錯了什麼都完了

nokia 不是很大研發金額手機最高?
intel 不是在pc界研發金額很高?手機晶片呢?
windows 呢?

當商業模式改變時就是舊思維的公司沒跟上
一樣被淘汰的
不好意思, 我查了一些資料並簡單計算, 請版上大大惠予補正. 以下僅供參考:

(1)如果電池使用循環在25%-75%, 在20%-25%時充電, 在1500次(用2000次*75%)之後是衰減到80%, 假設每週換一次電, 1500次/7天/52週=1500次/4年, 所以再充放1500次之後, 8年後衰減應該還有剩60%-->如果廠商只出租電池, 最好能將80%下的電池換新, 避免消費者換電時的抱怨.

(2)60000輛車/500座換電站=120輛/座, 假設每週換一次電, 120輛/7天=17~18輛/天, 假設白天去換電, 17~18輛/8小時=2~3輛/小時, 換電站應該還夠用-->但是換電站的充電效能維持在一小時內充滿, 避免消費者換電時的抱怨.

(技術參考)https://www.kamera.com.tw/blogs/blog/29541121
1,充放電強度對循環次數的影響
工廠標註:每次從0%充放到100%,1C放,0.3C充,500次後容量衰減到80%,這是最嚴苛的測試循環,也可以不這麼嚴格,看下面

如果每次電量的循環都在25%-75%,1C放,0.3C充,2000次後容量衰減到80%
如果每次電量的循環都在50%-100%,1C放,0.3充,1800次後容量衰減到80%
2,淺充淺放對壽命的影響
工廠標註:每次從0%充放到100%,1C放,0.3C充,500次後容量衰減到80%,是最嚴苛的測試循環,也可以不這麼嚴格,看下面
每次電量的循環都在25%-75%,1C放,0.3C充,2000次後容量衰減到80%
每次電量的循環都在50%-100%,1C放,0.3充,1800次後容量衰減到80%

以上兩個例子可看出充放電的倍率越小、越有利於壽命提升;淺充淺放也有利於壽命提升。

CLA45 AMG wrote:
擔心的問題不存在,...(恕刪)

我的老天,現階段的大部分電動車不就已經hen優雅的上樓充電、那過保固hen優雅的再買一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