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他的電池是有一個角度放進去後,再往後沒入一截,可以看到前面還有一些空間。但前面的空間可利用率其實也很有限就是了,而且雨天泥水是會從通風孔潑上來的。也因為要配合置入電池,腳踏往下延伸的高度明顯較深,倒是沒留意油車款是否也是如此,但確實從腳踏往下那麼深的空間車款,應該是不多的。
從官網的圖來比較,左邊油CANDY,右邊電CANDY,看得出來腳踏下方的差別,電CANDY製造出比較大的空間。兩側看見黑黑粗粗的圓柱是車架嗎?還有各種線路、車殼固定....等等機構,看起來是兩側塞很滿了。比較想理解的是,為何要向後塞那麼多?是為了電池散熱,還是為了電池保護,還是為了車體重心?如果不往後塞那麼多應該比較好插拔,但這樣向後塞的設計絕對有目的的吧?
這樣設計應該有他的用意在,也許是重心,安全,防跳脫,散熱等等。反正油車要改成電車,車架和部分車殼一定要重新設計,只要車廠有心要推,那都不是什麼難事,腳踏區加長就好,別忘了後面還有引擎空下來的空間,幾乎可以加裝另一顆電池了。也有前輩拆解過Candy原廠電池,裡面還有不少空間沒塞滿,如果充分利用說不定單顆電量可以到1.5倍,都是看車廠要不要做而已,技術早就成熟。
hector958 wrote:從官網的圖來比較,...(恕刪) 前面的空間給抽出電池手順方便使用的,抽出的時候不能卡到固定機構,一定要留有空間光陽拿油車的思維在做電動車,所以都得經過與油車相同的測試,不論是安全性或是商品姓如果今天沒有將電池放在腳踏板下方且縮小電池讓他好抽取,並將置物箱極大化,商品性對光陽來講是不及格的放置在腳踏板下方對整車平衡配重是有很大的好處的,但也因為放在下方,所以不能和GGR一樣將電池做成直的,只能做成扁的
以安全的角度來看,電池被兩側車架保護,前面則離倒Y型的下龍骨車架還有一些潰縮距離,是不錯的,機車在承受正面撞擊時,往往車頭的部分就往上翹與往內"摺疊",保留一些潰縮區,在此情況下電池的生還機率應該還是頗大,至少車子撞了,別起火與爆炸或致使前往救援的人員感電。電池沒塞滿應該也是這種思維,如果空間足夠,個人應該也會刻意在最外圍留一排的空支架或使用占位器來權做緩衝。
一、從結構上看來,當初電池倉設計似乎有保留「滑兩顆」進去的意圖。只是最後只用一顆。二、不要忽略了candy踏板有故意做得很窄,candy油車很明顯有針對穿窄裙的女用市場去收窄踏板,甚至踏面還削倒角。究竟是電池遷就candy車體而採縱放,還是電池只能縱放?電池如果要共用,並沒有規定要擺同一種方式、同一種位置。豎直著放、立著放,對鉛酸電池有差,對鋰電沒差。三、如果光陽要推共用電池,要重新弄顆保齡球型的電池好像也沒人規定說不行。光陽整個打掉重練也不是第一次了,舊candy 2.0的電池也和新candy EV不同,幾乎整個光陽佈署的快充座都作廢。QueenEV甚至整個作廢。
erc wrote:一、從結構上看來,...(恕刪) 就電池L/O來講那個空間還需要考慮到如何抽取,而CANDY的腳踏板的開口考慮到機構以後,只有這樣,所以電池得用滑得進去,且很難放第二顆進去而且放了第一顆以後在塞第二顆進去的話,電池的連接線可能就沒有手順去接第一顆了至於光陽充電站有沒有廢掉,現在不是接上轉接頭就都可以沖了嗎?
tcfshcrw wrote:就電池L/O來講那個...(恕刪)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22&t=4682410&p=8隔壁欄已經有看到轉接線了,直上不用換充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