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只是一個小市場雖然看到市佔率,但在台灣機車總比例還太少意思哪天真的油車開始改追求電動車時,這種總比例是很容易異動的....別忘了老媽媽爸爸們聽到GOGORO只會問那是啥。老的聽到光陽三陽三葉會比較有信心....就像聽TOYOTA和一間不知名的新車廠
CcCManCcC wrote:電動車只是一個小市...(恕刪) 爸媽也會老, 年紀大了也許改為一般四輪代步車, 這也是光陽外銷強項, 而當時的品牌印象就僅限於油車牌子相連結至於年輕騎車族群會長大好比騎狗肉的基本體驗已比三陽光陽口碑好上許多, 已經有了品牌印象, 大多數騎過就回不去, 要選, 狗肉後繼也是首選, 甚至非死不可車友團當中有的已經二台以上, 誰會放著不需里程憂慮跟擔心自有電池衰退與重購困擾的幾個好處不用, 改為了支持光陽三陽電動車? 除非現在這幾家大咖國產油車老業者不計代價徹底發展, 但對這幾家本土業者應該是難了, 過去的成就是優勢也是包伏, 這類拉扯應該還會持續好一陣子
iem2000 wrote:記住一件事就對了全...(恕刪) 之前狗黑反駁說"說這個市占是脫褲子放屁,因為只有GGR作掛牌車"只是他們在講這句話時,有沒有想過其他廠自己做不出掛牌白車跟人競爭到底是誰的問題?
小客5509 wrote:爸媽也會老, 年紀...(恕刪) 以我30幾歲,目前我也不信任gogoro這個品牌,因為他實在不是一個專業"製車商"。懸吊,骨架那些Know How、專利還是沒比幾大車廠多只剩一些酷炫科技是賣點。如果這時被專業製車商趕上了,那應該是重擊。如果日本山葉願意弄出很專業的電車系統,我想應該多數人比較接受山葉吧..
knightlance wrote:有一家公司之前也是...(恕刪) 特斯拉,我有賞過,說真的,內裝有夠兩光一台300多萬的車,你去和200萬的雙B比一下內裝,就知道多吐血了特斯拉內裝大概只比TOYOTA塑膠感好一點點(這是真的)不過說實在我這邊認識有買的,的確收入可觀都是金字塔的頂+頂等級....這點我沒辦法嘴他們
alanjain wrote:中華做這麼久市占率還這麼低...就是端出來的菜色太low不夠吸引人沒有什麼進步光陽出手上市後就知道應該是石破天驚...(恕刪) 光陽 幾年前 早就出手了啦價錢果然石破天驚嚇到吃手手光陽CANDY3.0 鼓剎版本3200w功率迷你小馬達 (ps: 這種爆弱的動力水準,只有gogoro2的一半)極速60 (50cc等級)價格 $82,000
CcCManCcC wrote:以我30幾歲,目前...(恕刪) 專利我是不知道但看你說的就猜得出,應該沒有騎過就您說的懸吊而言,我覺得跟我騎過的紅牌擋車跟勁戰比狗一過彎的碎震處理好很多,雖然他的傾角很小,隨便都可以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