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5 J wrote:一個很勉強的產品,...(恕刪) 假使光陽講的1600個快充站,2000個能源站都有生出來,讓真的會有人買單qiyunn wrote:目前這兩款車型當然...(恕刪)租賃電池含核心電池每次充飽可行駛約60公里...(恕刪) 60KM是均速30測出來市區36KM比較合理 (CNS測試
qiyunn wrote:只在市區買便當、逛街、接送小孩等短程移動,月繳299元單月可以騎乘1000公里,租賃電池含核心電池每次充飽可行駛約60公里,平常在家充電即可,也不用負擔電池老化的更新費用,對於媽媽、太太、小姐、大叔,(平價油車如GP125、GT125的主要用戶)還是有一定程度吸引力的。...(恕刪) 我沒那麼樂觀中華的399, 續航力也是可以到60, 車價還比光陽這台便宜2萬元您說的那些對象都不買單了, 一台將近8萬的車, 您怎麼會覺得有吸引力??
qiyunn wrote:租賃電池含核心電池每次充飽可行駛約60公里,平常在家充電即可,也不用負擔電池老化的更新費用,對於媽媽、太太、小姐、大叔,(平價油車如GP125、GT125的主要用戶)還是有一定程度吸引力的。...(恕刪) 騎125的會對一台時速不到60騎36公里就要充電的有興趣????而且車價也沒比較便宜(綠牌車白牌價)吸引力到底從哪來呀!!!!能不能教教我, 真的不懂耶
出個山寨煙霧彈就想分瓜補助... 我想綠牌車會賣這麼貴就是想砸錢壓寶在行銷上面,針對讓對資訊比較不敏感的銀髮群組換掉吃油的買菜車吧!BTW,綜觀來看端出來的根本是組合肉啊...說好的牛肉呢?沒規格又沒CP怎麼跟電車主流廠正面對決?!
qiyunn wrote:比較期待後續的光陽...(恕刪) 光陽的白牌電動機車方案啊?看要搞多久.先撇開關鍵核心技術馬達的問題.光這個應該就是超級長期的計劃.就單電池問題.短期解決呢?就是多顆電池串/並接.很簡單的算術.GOGORO一顆電池相當於兩顆IONEX電池GOGORO要兩顆電池才能驅動相當於125CC的動力.那IONEX就是4顆了.嗯...要塞在哪啊???中期? 沒有長期,若電池技術又進步了,可以一樣的大小塞進兩倍的電力.那當然就兩顆IONEX就能驅動.但是.GOGORO難道就不會受惠於電池技術進步嗎?也就是又將差距拉遠了.總結,人生短短數十載啊.要浪費自己的生命去期待啥東西都是個人自由!
看Tesla或是Gogoro的經驗純電車的研發時程反而比較短而且在研發過程內,從頭到尾有系統的加強了軟體服務(聯網,自動駕駛,遠端控制)Tesla產能一直不好,主要是Musk主推接近"全"的自動化產線而不是產品本身難以量產化傳統車廠或許有既有資源要重新配置的問題但也沒道理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研發反而應該要打掉既有的思維重新來過,轉型腳步快還要更快雖然光陽一開始的嗆聲令人觀感不佳但是確實是有決心要做的
靈長類 wrote:我沒那麼樂觀中華的399...(恕刪) 還在爽爽騎GP125、GT125的媽媽、太太、大叔們,因為這兩款油車挺耐用,估計他們還沒那麼快想換電動車,所以光陽、睿能、中華對他們來說還沒那麼有吸引力,台灣預計2035年禁售燃油機車,具體的市場發展如何,是睿能的換電系統,還是光陽、中華的充電系統,能得到大部分使用者的青睞,還有數年的時間需要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