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光陽 電動車 ionex 銷售 再創歷史新高

小客5509 wrote:
同樣的歐洲雖國家眾多, 但各國相連, 總的來說歐洲同樣也幅員廣大, 不管是換電還是充電應也會面臨類似問題

好歹, 隔壁的換電業者還確屏中選被進軍過


人的一天
搭飛機,搭公車捷運,開車,騎車
就是30~60分的通勤
國土面積大也不能改變這現象

國土大的只能視為很多個台灣
會一區一區的做
不過!!!!!!!
除了東南亞外, 歐美根本就不是騎機車的
gogoro在歐美市場太小了

所以才會有另一款 eeyo
歐美的自行車市場非常大
至少是機車的10倍以上的量
小客5509 wrote:
===...百萬街跑(恕刪)


還有董事長的品牌認知果然獨樹一格, 改義大利製造就能增加光陽品牌知名度? Revonex都還沒讓消費者體驗到產品力,要從何建立光陽在電車領域的品牌印象?靠油車印象就能直接切換轉殖?  

產品力有了,品牌印象隨之而來,因而無論在哪製造,品牌印象可是固定地,很少聽過改個製造地品牌印象就能大幅攀升或增加,若這招可行,光陽油車銷售歐洲多年怎不一開始就選在義大利製造?
 
油車應沒選在義大利生產, 大型電車在義大利生產反倒能讓通路商拿到最低成本???? 跟哪個生產地比? 台灣本地? 還是光陽中國廠?

那這台Revonex到底值不值百萬售價? 俗言沒有賣不出的產品只有賣不出的售價, 讓當地通路商拿到最低成本便於開高高售價爽賣一台賺二台嗎?

奇特的是義大利廠都還沒洽談新建或買進廠區改建所需相關投資費用幾何以及製造Revonex成本(含折舊攤提)與出廠所需利潤成數等等, 就知道Revonex屆時鋪貨給通路商一定是最低成本???? 超神!
小客5509 wrote:
還有董事長的品牌認知果然獨樹一格, 改義大利製造就能增加光陽品牌知名度? Revonex都還沒讓消費者體驗到產品力,要從何建立光陽在電車領域的品牌印象?靠油車印象就能直接切換轉殖? 


義大利是全球新冠肺炎重災區之一
疫情現在還在燒
這種情況下仍堅持在義大利設廠
也許帥董在意的不是產能
畢竟這種等級的電車不可能大量生產
說不定打算學那些稀有的超跑
全車都用純手工打造的
出廠前釘上銘牌
全球第0001號
萬中選一、絕無僅有、尊爵不凡
很符合帥董的調性
鋒芒內斂,特立獨行
ecmeel wrote:
義大利是全球新冠肺炎(恕刪)


要真是手工打造的revonex電動超跑, 打死不信有最低成本可能 !
小客5509 wrote:
還有董事長的品牌認知(恕刪)


===
Q:為何RevoNEX延後到2022年推出?
柯:我們對RevoNEX期望目標設定很高,一旦要出這樣的產品,一定要高規,我們不會推副牌,所有資源都會灌注在光陽上。

我們不可能做一台重機擺好看的,必須要把所有元素到位,在這麼短的時間,其實挑戰很大,這個市場過去光陽不曾涉獵,介入百萬車市是超級大的挑戰,沒有每個要素做到,是賣不出去的。

撇除車架跟輪胎這兩部分,(延後推出)大部分跟電子比較有關係,電子的特點是一直在演進,可能性愈來愈多,我們做了一台,覺得差不多了,很棒,但時空不一樣了,又發現其實可以那樣。我們得創新,因為電子技術一直在演進。
====
感:

負責打造開發Revonex專案團隊碰到這種老版應該會怕, 需求設定初期評估完成下去開發一二年, 整合到一個進程或快結束前, 只因老版認為為電子技術日新進步, 想到再要求添加需求功能或是來個大調整(從上面報導摘錄讀起來像是大變化), 除了成本往上墊高, 開發時程也要跟著遞延調整, 難怪量產繼續延後,

且這種只要認定時空不一樣就來個還可以這樣, 跟想到哪改到哪也沒啥差別, 且追逐最新電子技術應用在revonex, 大概也不需要上市, 因為沒有滿意的時候

還有最怕的是, 這些新增加需求功能或是調整如何整併到已開發可能到七八成的revonex中, 還要運作順暢不能與原來打架, 這是粉花時間資源地, 大概瞭解revonex為何要定位在百萬元囉, 但這樣搞下去, 要說通路商能拿到最低成本的Revonex咱是不信地, 因前期成本花太多
小客5509 wrote:
===Q:為何RevoNEX...(恕刪)

====
對我來說,如果要上市,一定要前所未有,超出預期,先前展出的只是概念車,大家很關心,所以我們才喊2021年。但當做下去愈來愈瞭解市場,知道日常生活品牌要跳到做激情高端品牌,要很多元素到齊,首先是品牌高度要到,其次產品的創新度要到

100萬元的重機,每一台都有這些要素,5000cc的日系重機其實都很好,但售價多在60~70萬元,要上百萬是不可能的事,因為欠幾味。少了突破性,或沒有去了前人沒有去的地方,少了幾個要素,會沒辦法拉動品牌,變成很貴但沒人買的車。

光陽要克服品牌高度,必須去一個沒有人去過的地方,義大利生產只是一味,但光這樣不夠,要更多元素加入,其中一個關鍵是車子有沒有足夠突破性?有,就有人來(買),有辦法克服品牌或長久對光陽的印象。
=====

光陽新電車延期或訂好開賣時程卻虛晃相信應很有經驗了, ionex去年展出新款宣稱今年五六月上市搞到今年都快過完仍毫無聲息的現成例, Revonex從2021上市改到2022也不足怪,

加上義大利疫情重災要全面復原時間只怕拖更久, 明年哪天宣佈為了尋找在地合適revonex等廠址或是優秀當地機車製造藍領班底協商進駐等理由搞出再度延期上市不無機會

至於先有品牌高度再論產品創新?! 他的品牌味道….

還有5000cc機車? 是記者為500cc筆誤還是真的柯董這樣講? 要是筆誤500cc機車賣不到百萬以上? 國外又不是沒有類廠車販售, 柯董資訊不夠全面囉太忙於電車版圖佈建,

https://blog.xuite.net/lasded/blog/28579904-%5B%E8%AE%8A%E6%85%8B%E7%9A%84%E5%85%AC%E5%8F%B8%E5%81%9A%E8%AE%8A%E6%85%8B%E7%9A%84%E4%BA%8B%5D+%E4%BA%BA%E4%BA%BA%E9%83%BD%E5%8F%AF%E8%B2%B7%E7%9A%84500cc+GP%E8%B3%BD%E8%BB%8A%21%21

若指日系500cc以上機車賣不到百萬, 記得1992本田一款750cc當地就賣破120萬

唉, 老講要有足夠突破性還要去前人未經之處找立足點, 用嘴突破真的最快, 當前使用電車痛點要是能根除大半就是最大突破囉, 偏偏這是你光陽強項嗎? 高效能電池技術? 還是電控?
小客5509 wrote:
====對我來說,如(恕刪)


====
很好的例子是:NISSAN出了超跑GT-R,出了以後,品牌形象就能帶動很多事情,從某方面來說這是劃時代的,有GT-R後,開其他NISSAN跑車就不會丟臉,因為有GT-R定位在那裡,就不一樣
=======

老天鵝阿, 柯董到底有沒有看過GT-R發展史? GT-R出台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不單單只是造了台GT-R而已, 人家是真的把GT-R拿下去比賽, 2年內贏得33場賽事勝利, 自此揚名

https://autos.udn.com/autos/story/7829/4903444

還是Revonex有打算去參加MotoE賽事? 沒這打算怎好意思解讀起來Revonex似乎有著扮演類似GT-R承先劃時代地位? 還是要靠著模仿重機聲浪當突破指標?

後面這句有了GT-R則開其他日產跑車就不會丟臉?! 這年頭都要一本正經扯? 開其他日產跑車不會丟臉是指Z系列? 消費者按自己能力需求購買日產跑車還會因上頭要是無超跑GT-R這基礎而怕開出去遭人笑柄引發自卑?! 柯董你會不會太自我感覺想當然爾? 開個日產跑車還要有這樣大心理負擔?

就算當年Z系列是因日產併入GT-R之skyline車系的王子汽車的激盪衍生, 但z系列出台是日產想要推出售價平實性能不差訴求一般人都買得起的性能跑車

https://kknews.cc/zh-tw/car/5499o6.html

好吧, revonex之於GT-R, 敢情revonex之下有類似z系列售價平實但性能不俗的電動機車? 沒有吧?還是要告訴大家轉投資開發的F9彎梁電動機車就是可堪比擬Z系列的一味?!
RevoNEX 齒輪 / 鏈條沒上油?

小客5509 wrote:
====很好的例子是(恕刪)

就跟你講
能做董事長的
其心態及邏輯
不是常人能參透

迷之音:
我怎麼聽到連綿不絕的巴掌聲
chanp wrote:
就跟你講能做董事長的(恕刪)


真心覺得他親族經營階層, 看來還比較有本事, 玩出一套油電平權戲碼, 還讓政府買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