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MCO Ionex是什麼?一次看明白!


Wow_Senior wrote:
光陽的白牌電動機車...(恕刪)

家裡的機車都是光陽,
還有一台光陽COZY電動自行車,
只是希望這間車廠不要步上NOKIA的後塵,
當初NOKIA是幾乎什麼都沒做,
整個市場被三星拿走,
NOKIA當時若是用安卓系統,
現在應該還會是前幾大智慧手機大廠,
至少我覺得光陽不是只想爽爽賣油車,
什麼趨勢都沒看到,
若台灣變成兩大系統併行也不是壞事,
反正油車還可以騎很多年才要淘汰,
可以慢慢觀察市場如何發展,
到時挑一台適合自己需求的電動車。

qiyunn wrote:
家裡的機車都是光陽...(恕刪)


喔,我家都三陽的.
交通工具而已,不用映射自己的感情上去.
東西好就購買,東西不好就不買.
不用搞含淚投票那套!
我是很想客客氣氣的,但能救一個是一個.
別期待光陽!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qiyunn wrote:
家裡的機車都是光陽...(恕刪)
NOKIA

NOKIA當初只用WM系統
然後賣給M$
現在又賣給鴻海
WM也掛了

其實整個能源系統就是蛋生雞,雞生蛋的生態圈縮影
每家公司都想成為APPLE
但常只能當當小米

qiyunn wrote:
具體的市場發展如何,
是睿能的換電系統,
還是光陽、中華的充電系統,
能得到大部分使用者的青睞,
還有數年的時間需要觀察。...(恕刪)


我說的是綠牌的這個市場, 再幾年還是一樣無法起色
市場已經很明確告訴這些車廠, 只有白牌才是電動機車的生路!
不要再推出綠牌了, 這麼多年的銷量就是那些!
連油車市場綠牌也都快被淘汰了, 為什麼他們還要再推綠牌電動車呢?
靈長類 wrote:
連油車市場綠牌也都快被淘汰了,
為什麼他們還要再推綠牌電動車呢?

估計可能是大功率馬達、大容量電池的技術還跟不上,
所以只能做綠牌,
白牌才是主流無誤,
就好像路上幾乎都是125CC的機車,
綠牌、黃牌、紅牌都是偶爾才見到。
chanp wrote:
60KM是均速30測出來
市區36KM比較合理 (CNS測試...(恕刪)

Many EV測試速度30kph 60km, Gogoro測試速度40kph 110km
以阻力論, 40kph大概會多80%, 換句話說Many EV用40kph只能騎33km
算寬鬆點就你說的CNS 36km好了

而Gogoro照一般人實際騎到電池全乾也只有八折約80~90km左右, 所以Many EV 36km再打八折剩下29km
那麼, 要不要留5~10km以備不時之需啊? 所以實際使用範圍剩下19~24km
meridian wrote:
Many EV測試速度30kph 60km, Gogoro測試速度40kph 110km
以阻力論, 40kph大概會多80%, 換句話說Many EV用40kph只能騎33km
算寬鬆點就你說的CNS 36km好了

而Gogoro照一般人實際騎到電池全乾也只有八折約80~90km左右, 所以Many EV 36km再打八折剩下29km
那麼, 要不要留5~10km以備不時之需啊? 所以實際使用範圍剩下19~24km
(恕刪)


等到 隨車鋰電池(壽命衰退)了, 實際使用範圍可能掉到~10km, 跟廢物一樣, 就不想騎了.

這是
電池買斷式(自家充電車)最麻煩的問題

東方來 wrote:
太花俏了,不能簡單一...(恕刪)


這業配是收多少錢 說的話太.........官X
東方來 wrote:
太花俏了,不能簡單一點嗎,可在經銷點放幾個電池,兩個快速充電器,經銷商只要付每月299月租費,就可收取每次40以下的交換費,光陽可預收兩年月租費,不用發多少錢就能建置1600交換站,只要能確認車主沒欠月租費就能交換

你的意思是把1600個經銷商瞬間都轉變成交換站嗎?
交換站要能夠成功,
最基本就是要能夠做到甲地借、乙地還,
若是用你的方式,
沒辦法達成,
1600個經銷商頂多是變成快充站而已,
但實際運用上還是很難完美執行,
因為沒有誘因,
機車行開門就是要賺錢,
你那個一次10元的快充費,
換一次機油賺的都不只10元了!
師傅沒有那麼多美國時間去搞這個,
因為他們忙著維修保養傳統油車,
但如果在每個經銷商擺幾個充電器,
讓車主自己放上去充電,
充飽電之後回來自己拿,
倒是可以執行看看,
主要還是要在一些重要據點設置充電站、租電站,
但我估計實際上路後,
會去租紅電池的人不會太多,
租一顆40元、24小時內要歸還,
長途騎乘不可能只租一顆,
累積下來費用會很可觀,
還不如買GOGORO去用睿能的換電站。

Wow_Senior wrote:
喔,我家都三陽的.
交通工具而已,不用映射自己的感情上去.
東西好就購買,東西不好就不買.
不用搞含淚投票那套!
我是很想客客氣氣的,但能救一個是一個.
別期待光陽!

如果到時系統不好用、機車不好騎,
非親非故,
是不會含淚投票的,
但機車設計、製造這一塊,
傳統油車三大廠有數十年經驗,
零件成本可以壓低,
經銷商也遍佈全台,
睿能是能源公司,
跳下來製造機車是不得已的,
他們很希望自己的電池系統變成公規,
這樣其他車廠就可以分攤換電站的維護、布置費用,
相對的光陽因為是傳統油車大廠,
他們希望由自己拋磚引玉,
當領頭羊開發新系統,
讓其他傳統油車廠跟進使用,
至於鹿死誰手,
我也不知道,
如同IOS只有蘋果在用,
但哀鳳一樣銷量很好,
安卓有很多廠商在做,
大部分的使用者還是用這種系統的手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