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最初也沒多少期待就是了...
光陽這招搶換電公規補助算盤打得很精明 , 原本一站的成本就不高(相對GGR), 又加上補助拓增的速度可能會比想像中的快.
(光陽還沒開始建站猜測是因為補助還沒談攏

至於換電議題, 主打企業用戶, 標準台灣老廠的做法, 綁標充數量, 補助還是領的到

車體研發成本也壓到最低, 甚至可以套用到所有其他光陽現有車型上 ... 就看消費者願不願意買單一台RCS外型,但可能沒跑那麼快的電動機車了 lol
====
總之不論 GGR 或 G粉, 都要認清一個事實 ...
GGR 雖然嘴上說是一家賣電的公司, 但事實就是自己不賣車, 也找不到大廠來幫忙造車, 電自然賣不掉 ...
所以還是得顧好造車這個本質吧 ...
看看 Apple 雖然貴, 但他的品質穩定度若自稱第二, 還真的沒幾個廠家敢自稱第一 ...
只敢嘴說如果本家手機也賣那麼貴, 品質一定可以媲美 Iphone ...
(最近剛好幫朋友物色Notebook, 主要需求是品質好, 不希望一直送修, 但又不熟 iOS ... 要不然 macbook 穩定度真的是很好)
P.S. 這邊就不用再戰油車廠品質好不好了 ... 因為油車廠市佔就擺在那邊, 而GGR是要來搶市佔的 ...
(品質個人認為是半斤八兩)
P.S. 也別笑光陽用手機電池的思維去設計電動機車, 柯董說的沒錯, 要改變習慣很難 ...
但有些G迷卻說機車用個五年就該換了, 這也是個硬要改變習慣的想法, 大宗機車用戶都是窮人,
窮人用機車的習慣就是十年起跳甚至二十年, 五年就該換多數是高檔消費者的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