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 teapot wrote:
謝謝樓主熱情發文,讓電動車版多一些輕鬆詼諧的氣氛。
光陽資產龐大,政商關係交錯,門市經銷商偏佈台灣,籌碼滿滿,我們也期待它也能提出優於GOGORO的產品,希望性能與價格有很漂亮的表現。
是的
光陽行銷能力不容小覷
遍布全台近2000點的經銷商
螞蟻雄兵加上人情攻勢
前幾個月衝出佳績應該不難
第一個月只要每個經銷商自己負責吸收1~2台
(單然是員工價,半買半相送)
就有3~4000台的實績
第二個月開始拉親戚
第三個月開始拉朋友
第四個月開始拉左鄰右舍
.......
https://www.ptt.cc/bbs/biker/M.1528827063.A.07B.html
web101tw wrote:
是的光陽行銷能力不...(恕刪)
沒錯, 一千多家經銷每個月比方認(購)二-三台綠牌ev, 輕輕鬆鬆就達年度五萬台銷量, 市占率就可以宣稱NO. 1, 反正董座也沒講這些綠牌ev一定要賣給真正一般消費者


[對了, 去年綠牌電動機車也才掛牌不到八千輛, 近半數是中華的額度, 市場餅了不起明年上看一萬二千部就該偷笑了]
看來日後潮水退去就知道誰沒穿褲子, 當然最能賺到賣車錢大部分應該還是區域總經銷(直接可向業者工廠拿車), 愈往下層的經銷愈難賺賣車財, 如最大bbs機車版上二年前po文:
****
推 KEVINTEN175: 我隔壁鄰居原本是光陽的經銷,但是賣車利潤太薄甚至 03/31 00:59
→ KEVINTEN175: 沒有,他就也兼賣別家車,雖然他的店只有頂高機,可 03/31 00:59
→ KEVINTEN175: 是我覺得像我鄰居這種的價錢再便宜都不會有人進來。 03/31 00:59
→ KEVINTEN175: 現在很多人都只看門面,花錢就是要舒舒服服,又不想 03/31 00:59
→ KEVINTEN175: 花多,看多這種店家只會覺得會多真的沒用 03/31 00:59
至於ev, 光看下面某周刊報導的第三張照片讓人大感噴笑: 【光陽殊死戰番外篇】10元銅板價充電 老大哥跨界搶第一
穿著制服的人員排排站在ev前煞有介事好奇地看著車, 不知道是被媒體拍到必須要表現出對此車等的高度重視, 以免被當作對業者母公司忠誠心不夠還是怎樣, 不能三三二二視而不見, 最驚奇的是沒有一位身穿便服的或說潛在受邀外人"看著"ev一起入鏡

完全制服人員比便服人還多的詭譎現象, 說穿了有興趣的早就會讓受邀人圍在ev前久久不散, 這ev如何呢.....
現代消費者對商品的cp感知度早就精得跟鬼一樣, 有沒有合宜的牛肉, 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