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lin1111 wrote:大家不要小看台灣的研...(恕刪) 台灣研發能力不用質疑,但整合出優秀產品,以及做出自我品牌的,卻是很少。要脫離代工命運,做再好也無法蓋自己Logo,在未來電車市場這一塊,目前台灣尚有機會,再遲個幾年,持續內耗可能又拱手讓人
kwg16 wrote:題外話Nokia比...(恕刪) 很多人以為光有手機就可以打電話了, 哈哈,手機連接到的基地台跟機房設備, 幾乎都是Nokia & Ericsson的, 題外話, 會以為台灣很有研發能力的, 幾乎都是外行人,
always CoCa Cola wrote:題外話, 會以為台灣很有研發能力的, 幾乎都是外行人, "台灣"沒什麼研發能力但是"台灣人"的研發能力確實不低,只是都被高薪挖腳去國際公司了台灣廠商給的薪水請不起大佛真要有...也只會出現在有理想有夢想有願景的新創公司(例如睿能)這些人如果沒有高新,那也只可能為了願景才會留在台灣不過你會說這樣的話...看來也是外行人阿
曾讚 wrote:哈哈哈哈哈笑死人了 不列還好!列出的台商都算可怕的松下算啥?賣電池的人人好第3輪更扯了全是投資机構 拿别人的錢玩!真是。。。。。。 集資不就是這樣嗎?你以為國外的投資客都不做風險評估就給你錢的喔?
桃枝夭夭 wrote:集資不就是這樣嗎?...(恕刪) 那咖還真以為所有企業都是拿自己錢在燒, 搞不清楚狀況, 極少數公司是自己賺到大量獲利再轉成營運資本而絕不借錢籌資, 大多數公司怎會是單靠老闆資本在玩就能撐到永久? 否則投資人所為何事? 就是要投資人本金加入, 經營層擴大可運用資金, 投資人換得日後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