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邏輯...
應該是要推出讓消費者耳目一新的產品 消費者才會改觀 政策才會支持吧
睿能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在GGR推出之後 才知道原來電車也可以有媲美油車125CC的性能
甚至政府還想讓GGR電池系統當公規

不過柯董自己也說了 光陽的作風是保守的
那既然是保守的
注定只能跟在人家的後面走

驅韓抗日 wrote:
'柯勝峯笑說,光陽...(恕刪)
鋒芒內斂,特立獨行
hsm16800 wrote:
嗯...柯總說的:...(恕刪)


雖說台灣大多還是代工為主轉型困難, 因代工本質大多以市場成熟後再投入最保險作的是安穩生意, 原本這也是種選擇, 但大剌剌的把這種心態當作洋洋得意沾沾自喜, 認為要等政策有利後才願意投入注資開發也才願意給壓箱寶!!!

市場用等的就會有, 厲害這等感覺良好...

凡是要等有利後才願意投入, 不就把那些先行者開拓者當傻子?! 都要別人把路闢建出來後你只負責在上面行駛?!

以它搞出來東東跟化簡為繁的運作方式, 呵呵, 先行者佈局威力看來不是沒影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