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x wrote:機車密集地區,除了台灣大該很少地方願意負擔這種不合理的售價吧?換電跑東南亞也是問題,真不怕換電站電池被偷光光嗎@@?記得馬來西亞某大人物如是說過..... 這更好笑!你覺得,不怕 充電動車的電池,被偷光光嗎?電動車騎出去,停一下,電池就不見了!哈哈哈~
由此可知有些人的問題都是從立場(先入為主之目的)而來的從立場來看有些人只注意到換電車的壞處可卻無法解釋對於充電車也是相同問題而事實上油車也會怕人偷而且還整台不見所以這種立場為導向的"問題"其實對於所有車與加油站來說那都是一樣問題油就比較不怕人偷嗎?因此這類問題自然就不能當成只反對某車種的"理由"本來就不是它獨有之缺點也本會發生在所有車身上只有在個人預設立場在特定行為模式中會看到這種找碴亂槍打鳥式的說法與問題其實這類議題在被成立之前就注定做廢了當然對於閒磕牙打屁閒聊這是例外的
cdx wrote:好多人看不懂中文,...(恕刪) 是喔若東南亞的加油站沒這問題換電者就請人在那顧也自然沒問題現在你知道你的問題出了什麼問題了嗎?就是邏輯有問題也就是男人女人都要公共廁所結果你說男人只要站者尿隨便找顆樹就解決不需要卻忘記了男女還是都要大便這檔事偷來不能銷贓不能自用你是偷來練身體的嗎?
政府過去已經支持過換電站了,但是那家公司後來做不起來,而且政府輔助的換電站數量,業者也似乎剛剛好也只蓋那數量。這件事怎麼沒被檢討呢?不就因爲根本冷門,冷到沒啥民眾討論,冷到沒新聞價值,輔助款就這樣打水漂,後來換電站幾乎被放生,換電也被視為不可行。現在睿能走出一套系統,比過去完善更多更多,不就證明不是不可行,而是產品夠不夠魅力,結果睿能開始做出規模,怎開始有圖利的說法?覺得還沒獲利就不值得投資?那請問過去政府投資過的,然後被放生的系統,算什麼? 政府的各項建設,又有多少是能獲利的?都在燒錢啊,燒子孫們的錢。打從睿能開始展露新風範,打壓與嘲諷的聲音從沒少過,一瞬間本來乏人問津的電車,過去十多年沒人看好的市場,突然很有話題性,銷售數量也一口氣奪得第一,這時譏諷的聲音又更大了,繼續唱衰的人還是不減。以睿能的規模,早就是進軍世界的預備軍,誰在乎跟你島內爭什麼?格局根本不同好嗎?再者說,有什麼投資,是等成功獲利後,才讓你進場的?國內外捧幾億元的人,難道都是傻子?就這些酸民最聰明?有實力自然有人捧錢來找你,而不是在那哭喊政府不給力,那些被保護數十年,拿過多少輔助的廠商,好意思嗎?政府扶植的下場,就是全民買單,不利民生,人民要用更貴的代價,買台比東南亞還不如的車,而這些廠商,卻還在怪政府,甚至拿員工的家庭生計,打悲情牌愛國貨,來綁架全國民眾的民生利益。要不是政府保護至今,國產根本滅了好嗎⋯⋯政府最好還是少插手,不要再慣養下去了,過去油車沒競爭力,只能在台灣的傘下獲利,未來難道電車也要如此,繼續數十年不利民生,只為了扶植特定廠商嗎?扶植那麼久了,還指著對方圖利,真的看不下去了耶最後,是誰說綠能必須廉價的?綠能從來就不廉價,而且很貴,就台灣民粹在那自嗨,不要核能又講不出配套,綠電根本不實際,現在不是又默默啟動核電了。台灣過度在乎性價比,搞得大家都不賺錢,喊環保又花不起,國外多的是不在乎價格的買家,就好比日本油電車就賣得很好,只有台灣在那斤斤計較裹足不前。又好比蘋果手機,它性價比高?為什麼它可以擁有這樣的市場規模?而台灣在那計較的性價比,卻還賣輸?一直計較到最後,就只剩下這些微利市場,搞得大家口袋空空的有夠悶,賺不夠還要靠加班到死來補,醒醒吧,好嗎?
看來01的睿能寫手不少啊!但是,我總是無法忘記睿能當時一部電動車要價12萬時那副貪婪的嘴臉!我在大陸買了一台小牛M1,多少錢呢?四千多塊人民幣,還有定速行駛功能,手機能與電摩連線,掌握其目前位置,電量與可行駛里程等.
SPITFIRE02 wrote:看來01的睿能寫手不...(恕刪) 如果你分不出小牛與睿能的差異,那真的不怪你了......那怎麼不說說,小牛與國內其它廠的電車呢?那怎麼不說說,東南亞車與國內油車呢?誰比較貪婪?有種東西,叫做再便宜送給你也不要,好比零元手機.....有種東西,貴也是有一堆人排隊買,獲利與市占還比其它便宜賣的多更多,好比蘋果,被罵了十年,每代都說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