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能需要電池公規 電信業需要買頻譜段 而光陽還是繼續賣車

不管你用不用 都需要一個基本費 


是以能源(資源)概念為出發點的產業


水,電,電信 有網路到你的裝置,有唯一連接性。

這些能源性的產業 多以國家資源為主, 需要特別執照與監管.

睿能 是在創造一個能源產業, 著眼點是電能網, 建立在 "電池" 這個痛點之上.

電池的進展跟人們對機車的使用需求上, 不在一個對等線上.

續航力要足, 速度要夠快, 因此電池會太大, 電池會快速衰減能量, 電池因此很重不易攜帶, 電池的充電品質與安全...etc, 這些痛點不是今日電池科技可以解決, 因此電能網(交換)成為睿能的突破口與賣點.

但 睿能面對的是 油車, 買油是一種能源賣斷的模式, 因此給同樣一群消費者(機車族群)以機車使用方式為比較點的一個錯誤比擬的商業場景.

可以買油 當然可以買電.
買油車 就是要管理車與油的使用 (大家很習慣)
但買電車 要管理的除了車與充電的使用上, 還有就是電池.

說穿了 電池就是一個大重點. 看看那些買了 中華已自充為主的車主體驗, 可以明顯知道 電池的衰退與壽命 是很關鍵的因素. 而電池的強大與否 也決定的續行力與引擎的能力.

我們都不滿足於小買菜車 事實也證明 白牌才是主流 (享受好的/用了就回不去的概念)

看透了這個電動機車產業, 供與需是明顯的. 大電池 強電池 強引擎 長續航 高安全 不擔心衰退 不擔心搬重電池 電池不能太貴...etc 都是剛性需求.

既然需求在這 能源網與交換方式 就是目前最佳的解決方法. 但對使用這來說 還是要面對 為什麼騎車要綁月租 這種新的能源使用方式, 尤其是由 油車的根性族群 要轉移到 新能源的使用方式, 可能用"便利性"跟更好的"車" 來吸引並建立新的電源使用習慣.

單獨講電池 消費者是不會有感的

為了解決電池的種種問題 有了電能網 有了這種新模式 當然 電池的公規與永續性就是營運的根本.

光陽的ionex, 是夾帶著以用油車者的思維 來表現自己, 並成功地抓住了油車消費者的習慣性與思維來進行演說. 充電為主 換電並行(?).

光陽的戰術看似正確 但是以自身利益來看. 充電是合乎一般邏輯, 充手機,充小電池,隨充隨用的電子用品...etc, 就是這種消費習慣,早已建立的日常習慣.

但 行車大電池 可能就不適合這樣的習慣. 重量,衰退,價格貴...etc, 不適合隨充 隨拿隨走 隨買...etc.

所以光陽在會上推小電池 推小車. 來儘量迎合自己的論點. 甚至推平均13公里的日騎乘長度, 來佐證自己論點.

可以, 光陽的論點適合鄉下 農村 單一住宅 小代步工具.

但如果希望成為主流並超越睿能, 那光陽需要的是 創新時代獨一無二的電池技術, 又小 又輕 又不易衰退 電量雙倍以上 及短時間充電 然後還要便宜 不用收月租費...

這樣可以打敗睿能 也可以稱霸世界
















正確~
所以政府最先要改正的是,將所有燃油改為實名登記配給制,
將燃油進出口買賣與零售權全部收回,重新公開招標給私人企業。
每台機車每月最低費用 299元配給2公升 499元配給5公升...超出用量另計
汽車與其他機具設備依使用量比例原則,以機車月租費乘以一定倍數。
如此才能讓台灣引領世界潮流。

感恩GOGORO!!讚嘆GOGORO!!!

s927471 wrote:
不管你用不用 都需要一個基本費 


是以能源(資源)概念為出發點的產業


水,電,電信 有網路到你的裝置,有唯一連接性。
abc99d wrote:
每台機車每月最低費用 299元配給2公升 499元配給5公升...超出用量另計...(恕刪)


如果出一個95無鉛月費方案

299 每個月可加12公升, 超過每公升25元
499 每個月可加20公升, 超過每公升23元

應該很多人會買單吧!

不過話說回來, 他的月租不僅是能源費而己
還包含電池的損耗費, 這樣比其實有點不倫不類

用租車來算, 會比較貼切一點!

月租車輛, 有一個基本費, 里程有月費
月費愈高, 每公里的單價就愈便宜!

abc99d wrote:
正確~所以政府最先...(恕刪)


睿能如果拿不到公規 就難以在台灣大增長了

光陽 就繼續拖住台灣電車的發展 主賣油車 兼賣小電車

如果我是政府要推能源政策 豬隊友是誰 就很清楚了

靈長類 wrote:
如果出一個95無鉛...(恕刪)


如果GGR 先推自充方案

或許今天的我們根本看不到 50000台的銷售了

自充為輔 但不可能是主. (以目前的電池技術來說)

換電為主 才適當 (以目前的電池價格與衰退率來說)

電池要大量 就需要利用換電方式 (為主)
少數人可以回家慢慢充...(為輔)
靈大
單單提供這費率卻沒有強制性反而凸顯油車費用較省的表象
對於推動全面電動車化沒有實質助益。
另外關於GOGORO月租費,比較周全一點的說法應該是,
電池的充電與損耗維護費、換電站的營運維護以及其他各項服務費用皆包含在其中。
其實不需要刻意去單獨強調某部分或避談掩飾某部分。


靈長類 wrote:
如果出一個95無鉛月費方案

299 每個月可加12公升, 超過每公升25元
499 每個月可加20公升, 超過每公升23元

應該很多人會買單吧!

不過話說回來, 他的月租不僅是能源費而己
還包含電池的損耗費, 這樣比其實有點不倫不類
S大
說真的您對GOGORO真的信心嚴重不足,
只要照目前政府通過的建站補助方案推行下去,
除非有重大的預料之外的因素發生,否則GOGORO幾乎已經確定將會獨大市場。
40億建佔補助換電佔九成,GOGORO建站速度必將大幅加快。

s927471 wrote:
睿能如果拿不到公規 就難以在台灣大增長了

光陽 就繼續拖住台灣電車的發展 主賣油車 兼賣小電車

如果我是政府要推能源政策 豬隊友是誰 就很清楚了

abc99d wrote:
40億建佔補助換電佔九成...(恕刪)

公規沒下文了,1:9這事應該也一起沒了,光陽再不加快也許全部補助會被領走。
cbeck wrote:
公規沒下文了,1:9...(恕刪)
「電動機車能源補充設施」申請補助作業流程
在3/27不是已經公告了?人人有獎!

三、能源補充設施類別、規格與補助認定基準

本基準所定義之能源補充設施係指提供電動機車能源補充之設施,類別包含「交流充電設施」、「直流充電設施」、「電池交換系統設施」等。其規格與補助認定基準,說明如下:

(一)交流充電設施:指設置交流(AC)充電插座,得含充電管理系統。
(二)直流充電設施:指設置直流(DC)充電插座,得含充電管理系統,且充電器需固定於充電設施內;充電設施亦得含交流(AC)充電插座。
(三)電池交換系統設施:可使電動機車使用者快速交換電池之設施,包含乘載電池組之櫃體、充電設備、充電管理系統及交換管理系統等,但不包含供交換之電池組。
(四)能源補充設施與施工應符合「屋內線路裝置規則」及「屋外線路裝置規則」等電工法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