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分享! 這樣說來, 原廠電池價格還蠻划算的.

sylow wrote:
感謝分享! 這樣說來...(恕刪)

其實我並不覺得原廠電池划算(畢竟汽車廠/通路還是要賺好幾手), 但說到真材實料倒是當之無愧!
有機會我還是會繼續尋找廠商提供真正能放出48v/20Ah的鋰鐵電池, 目標是充一次電能騎100~120km.

jonathan18999 wrote:
其實我並不覺得原廠電...(恕刪)

以e-moving要有100-120km的續航力,電池容量至少要48v/30ah才夠,2年多前我買的這家鋰鐵容量就有足瓦。

ya wo wrote:
以e-moving要有100-120km的續航力,電池容量至少要48v/30ah才夠,2年多前我買的這家鋰鐵容量就有足瓦。...(恕刪)

總電量是需要48V/30Ah沒錯, 這也就是我一直測試48V/20Ah電池的原因(加上原廠的48V/10Ah總共48V/30Ah).
我相信有許多廠商可以提供足瓦的鋰鐵電池, 不過這裡面也有一些很沒sense的廠商, 報的價錢竟然比中華汽車的電池還貴, 聽到一整個吐血. 如果ya wo兄有不錯的廠商介紹, 還請麻煩PM給我聯絡方式. Thanks!
我相信有許多廠商可以提供足瓦的鋰鐵電池, 不過這裡面也有一些很沒sense的廠商, 報的價錢竟然比中華汽車的電池還貴, 聽到一整個吐血.
jonathan18999 wrote:
...(恕刪)

看到這段,跟我2年多前所面對的問題是一樣的,您現在心境我了解,因為這些廠商視我們為一般消費者,會開高出一般市場行情,讓我們知難而退,他們出貨是要以幾億kw/h來計價,我們這些小咖他們是看不上的
2年前我要找1500w的充電器,市場上找不到,最後問到工廠,沒有出少量的,起訂量300個,所以就自己做了,到現在我們研發到第4代快速充電器,很多網友說要跟我們買,到現在沒賣出1個,是我們還沒準備好量產,我們的目標要做到高CP值的充電器。

jonathan18999大應該有試過原廠的電池跟自購的鋰鐵48v/20ah並聯一起用原廠充電器吧,約要5小時多才完成充電,我自己用的心得充電器(原廠明緯)好燙50幾度吧(電能轉換效率問題),電池溫度也不低,約45度(還沒用雷射測溫計量過)。我們的充電器1小時充完,電池溫度37-39度(我們測過多次)。鋰鐵電池充電、放電過程是化學變化,溫度越高對電池越不利,鉛酸電池也是一樣。使用壽命會降低。

原廠電池48v/10ah配上750w控制器+馬達,最大輸出1.5C,壓降比較大,我多並1組48v/10ah為48v/20ah,最大輸出變成0.75C,壓降會變小,功率會變大一點,速度快一點、爬坡會比較有力,C數降低續航力也會多一點,電池的負擔也會輕一點,所以壽命會增長。

原廠設計這樣搭配有其商業考量,降低購車入門門檻,不解的是加購一顆原廠電池,居然無法並聯使用,還得用切換開關,1顆充電器分2次充2顆電池要4小時以上(一般人不會守著電池,會去做其他的事情),而我們第4代充電器可以單顆充電,可同時雙顆充電,只要40分到1小時就可以充95%容量,充電器溫度也不高,電池的溫度也比原廠低很多

這個月確定會用e-moving來環島,低標4天完成,高標3天內,屆時會公佈測試數據。

電動車這市場未來10年只會越來越好,早點進入,機會比較多一點。
電動車這市場未來10年只會越來越好,早點進入,機會比較多一點。

以上 這句話 真得很實在~~ 雖然現在很辛苦!!

金黃白蘭地 wrote:
電動車這市場未來10...(恕刪)

人有3種
先知者
後知者
不知者

看客倌要選那種人...
ya wo wrote:
jonathan18999大應該有試過原廠的電池跟自購的鋰鐵48v/20ah並聯一起用原廠充電器吧,約要5小時多才完成充電,我自己用的心得充電器(原廠明緯)好燙50幾度吧(電能轉換效率問題),電池溫度也不低,約45度(還沒用雷射測溫計量過)。我們的充電器1小時充完,電池溫度37-39度(我們測過多次)。鋰鐵電池充電、放電過程是化學變化,溫度越高對電池越不利,鉛酸電池也是一樣。使用壽命會降低。

原廠電池48v/10ah配上750w控制器+馬達,最大輸出1.5C,壓降比較大,我多並1組48v/10ah為48v/20ah,最大輸出變成0.75C,壓降會變小,功率會變大一點,速度快一點、爬坡會比較有力,C數降低續航力也會多一點,電池的負擔也會輕一點,所以壽命會增長。

原廠設計這樣搭配有其商業考量,降低購車入門門檻,不解的是加購一顆原廠電池,居然無法並聯使用,還得用切換開關,1顆充電器分2次充2顆電池要4小時以上(一般人不會守著電池,會去做其他的事情),而我們第4代充電器可以單顆充電,可同時雙顆充電,只要40分到1小時就可以充95%容量,充電器溫度也不高,電池的溫度也比原廠低很多。
...(恕刪)

我的測試都是併聯使用, 因為我覺得電池用到沒電要停車換電池事一件很愚蠢的事, 只要試過一次就會知道這會有多不方便甚至危及安全. 並聯的好處也確實有很多, 不過並聯衍生出的一些疑慮也需要實驗證明完全沒有副作用, 甚至可能需要增加一些保護線路, 雖然我已經騎了超過2500公里了, 但是只要理論上有任何疑慮, 我就會想要做實驗證明.

至於充電器, 其實我現在有三顆充電器給三顆不同的電池, 所以我現在的做法是隨車攜帶延長線及充電器, 所以充電時間倒也不至於太久. 如果ya wo兄可以提供大C充電的充電器當然是最好, 這樣就不用帶兩個以上的充電器, 充電時間也可以縮短.

還有一件事我很好奇,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眼花了, 怎麼我從來沒有看過我的安時計顯示過1350W/27A? 雖然e-moving規格是750W/1350W的馬達, 怎麼從安時計看來比較像是500W/750W的輸出? 下次有空再裝上電流勾表試試看... 結果出爐了: 是我的安時計顯示有問題(便宜貨果然還是有bug), 用電流勾錶量電流boost最高確實有達到27A.
請教鋰鐵電池並聯的問題:
1.如要防止2顆電池電流互流,可以用蕭特基2極體嗎?
2.如要並聯另外1顆電池,是不是直接從電池正負端互接,不要直接從保護板上接比較好,以防燒掉保護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