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橫公路一日遊 216公里 中途不充電往返 中華電動機車e-moving


高雄喬登 wrote:
一路衝到六龜的十八...(恕刪)


不太懂....問一下...

重點是只要換成 V200 就可以??不用改車??

所以這趟是多戴兩顆??

改成 V200 費用?
人間五十年、下天の内をくらぶれば、夢幻のごとくなり一度生を得て成せぬ者はあるべき か
電池真的是電車發展的關鍵,
若續航力能跟油車一樣,
價格又合理的話,
應該會有好多人換電車,
版大真有勇氣與實驗精神,
讓小綿羊也可能變大野狼,
雖然電車的發展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但想像空間是很大的
高雄喬登 wrote:
一路衝到六龜的十八...(恕刪)


看到這個標題確實挑起我的好奇心了
雖然看到前幾張照片就知道樓主如何辦到的
但還是很佩服樓主完成這項壯舉的毅力與技術跟決心

沒想到EM這樣的電動機車在樓主的技術支援下,
可以有這番能耐確實滿厲害的~
是阿 樓主真的超有實驗精神的
哈哈 這樣看起來 EM的表現比想像中的好~
也打破大家的印象 原來EM不只是買菜用
也可以開外掛、上山下海
重點是動力扭力超乎預期~
也希望樓主下次可以挑戰更嚴苛的旅程囉~

Flash已過期 wrote:
看到這個標題確實挑...(恕刪)


雖然看到前幾張照片就知道樓主如何辦到的=還好有被看到腳踏板的鋰鐵電池,剛好有停車就拍幾張照片留念,讓還不太了解電動車的人們可以知道電動車也可超遠程的運用方式,只要搭載夠用量的電池量是可以有很好的運用,不管是原車設計就已經搭載大容量的電池,或是透過外掛增加電池總量,或是透過其他的可運用模式來達自己想要的運用,電動跟任何交通工具一樣,終究需要能源的支援才可能達成想要的續航力。

但還是很佩服樓主完成這項壯舉的毅力與技術跟決心=還好,剛好高雄喬登喜歡旅行,喜歡旅行於山林間,又剛好發現電動車比引擎式的汽車或摩托車來得更能享受旅行的樂趣,因此整趟旅行下來疲累感比汽車或摩托車來得少很多。

沒想到EM這樣的電動機車在樓主的技術支援下,
可以有這番能耐確實滿厲害的~=透過道路實測在於了解電動車的特性與從那個方向著手技術增進是很有幫住的,高雄喬登應該算是有點憨慢的,只能透過多年來的不斷道路實測才有辦法累積技術與經驗。

電動車如何又如何,暫時先放一旁,旅行才是這次佔一半的重點,一直想記錄下來高雄喬登走過看過的美景與相同喜歡旅行的朋友們一起分享,如何可以長時間錄影並拍攝下台灣的景色也讓高雄喬登想破頭呢,此次全程錄影雖不盡完美至少比從前來的好很多,來看最新上傳的影片,不管你是否有走過或是從未來過南橫公路,希望走過的可以重溫,沒有來過的會跟高雄喬登一樣愛上這條公路。


2017年南橫公路清晨美景 電動車一日遊3 台20公路荖濃73K到97K
已上傳於youtube影片位址

https://youtu.be/pQpkde3d-C8



高雄喬登2017.0428

wessley wrote:
不太懂....問一...(恕刪)

不太懂....問一下...

重點是只要換成 V200 就可以??不用改車??=V200是一套動力系統.不一樣的動力系統所可以的表現會不一樣。

所以這趟是多戴兩顆?? =這次旅行是把總體電池容量分成五顆可抽取式鋰鐵電池.衣需要有並聯使用.也有單獨使用.依自己需要做變動.車體內是兩組抽取式鋰鐵電池.腳踏板是兩組抽取式鋰鐵電池.後靠背綁一組.照片仔細看與影片上有註明。

改成 V200 費用?=這裡存交流.需要可上臉書詢問更多細節以及說明你的需求.會給你最佳建議。
電動機車的關鍵確實是電池
充電方式和續航力成了發展的最主要因素
不過除了這考量外大家有沒想到
為何電動機車普及度還是不夠
其實最主要還是性能和已經發展很長時間的汽油機車有差
看到大大竟可把EM騎上南橫
對於EM絕對是最有用的宣傳
也可看出電動機車發展已經愈來愈成熟
雖然是以多帶電池的方式完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
但還是對EM的性能刮目相看,
帶這麼多電池負重增加不少,
還能長途行駛,甚至爬坡,
不論對人或車都是考驗,
完成這樣壯舉,
雖然不算真正的性能測試,
應該也有參考價值
太佩服開版大了
emoving可以這樣爬也算是厲害
當然也是大大準備了足夠的電
中華汽車應該派人跟開版大切磋才是
把一個產品發揮到如此!!
其實最近路上emoving的能見度還不錯
目前都還有補助 要換車是可以考慮電動機車
看到標題我也嚇一跳
中華Emoving可以挑戰南橫
姑且不管有沒有帶電池 EM能這樣操很厲害了
雖然經過大師改造 不過還是對EM另眼相看

要比喻的話 EM就像是AE86 高雄喬登就是拓海的爸
既然EM有這樣的潛力
我想中華的工程師要再加油吧
輸給外面的改裝廠 這樣好意思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