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更新於 2019/3/25
















自己也沒想到踏入SONY E環後寫的第一篇心得竟然不是SONY的鏡頭 而是這顆
沒什麼人關注的 Samyang AF 50mm f1.4 FE
不過既然發在三陽區內,關於這顆鏡頭的資訊跟介紹我就不多說了,時至今日網路上的資訊也不算少
寫這篇心得一方面是想說說自己很愛的 50mm 這個焦段
另一方面這個焦段的定焦鏡在SONY E環 中實在有太多選擇
從便宜到貴的,從原廠到副廠,從手動對焦到自動對焦等等數不勝數
想必剛踏入SONY E環的人一開始都是這樣想的...
FE 50mm f/1.4 ZA 從對焦、散景到耀光、銳利度等都十分完美,當然售價也是
FE 50mm f/1.8 對焦為人詬病,畫質還不錯,這焦段自動鏡最便宜的一顆
FE 55mm f/1.8 ZA 號稱SONY良心鏡頭(?) 畫質很棒,售價也合理,重量體積也很平衡,
只是散景稍有二線性
我自己一開始單純的從預算考量,大部分人都覺得 FE 55mm ZA 是最好的選擇
從數據和售價來衡量恐怕也的確如此,只不過攝影很多時候是沒辦法以數據來比較的
這顆其實也並不便宜的 Samyang AF 50mm f1.4 FE 我就覺得挺投緣
雖然光圈全開軟了點,邊角解析度縮到2.8才能改善,甚至連重量(585g)都沒優勢
(怎麼變成來罵的XDD)
但它拍起來有種溫潤的復古味,散鏡也有點奶油味,可以說比較沒那麼有數位感
當我這樣想著,便在蝦皮上看到了不錯的二手品
















常常看到人說 40~50mm 是最接近人眼的視角,我覺得更像是 你"注視"一樣物品或一個角落時的視角
也因此特別適合拍一些小特寫,餐桌上的食物就是很常出現的model





很多人覺得 50mm 在餐桌上並不是很好用,很多空間不大的餐廳坐著是不好拍的
不過我覺得這種特寫的視角可以更好的描寫出當下的溫度跟氣氛,當然也更好突出食物的質感
前面提到這顆全開 f1.4是偏軟的,不過在旅遊食記等等用途上其實沒有很多機會全開光圈
因為更多時候你會發現你需要多一點景深






對焦雖然不慢,但的確沒有原廠那種穩定的感覺,韌體更新到新版很重要
我剛拿到時是最初版的韌體,千里迢迢地拿去公司更新XD 雖然很快不過不能自己更新算是小麻煩
再來說說邊角的部分,以非職業攝影師來說,我覺得50mm 大光圈鏡頭的確大部分可以忽略不計
畢竟這種"凝視的視角"重點通常都靠近中心
當然不是少用到就可以不注重,只是希望如果有這顆鏡頭又有強迫症的朋友能更放寬心
我覺得現代鏡以銳利度來說真的都足夠了,加上軟體的進步這個問題又變得更小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更多的時候反而是覺得很多照片銳化過頭...
儘管銳利度比不上 FE 55mm ZA,但這個問題我覺得並非拍照需要擔心的























說到餐桌以外,街拍也是 50mm 一個重要的用途,尤其是晚上
雖然走在街上的時候,你不會覺得他有多好用,偷拍來說距離短了點
走近的時候很多畫面常常又放不進去,所以這個焦段更注重在你眼睛注視的那一小塊
比起廣角鏡來說,這個焦段開始比較好找到重點,但相反的,風格也容易變得固定


























我其實不是定焦鏡頭的終極愛好者,大部分的時間我還是以變焦鏡為主。
畢竟我不是攝影師,只是個想把自己的旅遊生活和回憶以自己的審美方式記錄下來的普通人
所以旅遊上變焦鏡還是有其必要性,因為當下你和身邊的人事物互動的經驗更為重要
所以我不會說定焦鏡比較好用,但不可否認的是定焦鏡能給你更大的光圈,更夢幻的散景
對我來說它還能改變你思考的方式,"看到什麼就把它裝進框框裡面" 是沒辦法在一個焦段內實現的
如果你也一樣是考慮這顆鏡頭的板友,可以好好衡量它的優缺點,其實也還對得起售價
如果你已經有這顆鏡頭但是鮮少使用的話XD 偶爾也可以帶它出來走走
這顆不完美的美麗眼睛也推薦給和我一樣想法的人




















2019/3/25 新增戶外實拍照片
既然這篇剛好被置頂了,就多新增一些戶外照片分享給參考這顆鏡頭的人
還有本篇照片 並不是JPG 直出 都是RAW 經過LR 調整後輸出的
畢竟也不是要評測鏡頭,單純分享給大家此鏡拍出的感覺
之前分享的大多以室內食物為主,所以這邊放一些戶外應用的照片
大家也比較好看看各種狀況的散景跟壓縮感
比如有時候會碰到不怕人的小動物






或是沒帶廣角鏡頭卻又需要拍風景時的取捨構圖




但當需要特寫櫻花時,便會碰到不好處理的樹枝狀散景




這種大部分焦距外糊到一個境界的角度,其實重心如果有排好也別有另一番感覺



逆光的部分我沒特別感受到紫邊跟嚴重的耀光(數位修正前就沒有)
但對於旅遊紀錄來說,有時間特別去抓逆光照的時間不多,所以樣本太少忽略不計
只是當你有機會抓到斜射或是半逆光的照片,畫面會充滿著朦朧的光感

再來最重要的景帶人的照片,其實戶外還是有一點發揮空間的
雖然碰到大景時不若 35mm 泛用
但 50mm 小特寫的視角能更好的描繪出人和景交互的畫面
對於人物的情緒、彼此的互動、在情景下的氣氛都要更優秀



然後大光圈的好處就是可以用前景模糊的方法將畫面點綴得更豐富

寫完這篇發現其實整篇大部分說的還是 50mm 的焦段心得





希望這些分享的照片能幫助大家更了解此鏡的特性
關於鏡頭的部分如果版友有問題還是可以盡量提問XD 謝謝大家


